正在加载图片...
宏观钰济研兀2015年第11期 方面,民营银行的准入在一定程度上引 lamotta、 Nocera和 Sironi(2007)在对欧洲银行样 入了竞争机制,但是由于“牌照”的审核机制尚本的实证研究中发现,银行的绩效和股权集中 不成熟,导致传统国有银行的地位难以撼动。虽度无显著相关。(3)在研究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 然以股权分散为代表的民生银行和以股权集中效的影响方面, Andres和 Vallelado(2008)基于美 为代表的招商银行在我国的股份制银行中都取国银行的样本研究发现,董事会的规模和构成 得了不俗的业绩,但国有“黄金股”的否决权,在对银行绩效有显著影响,其中合理的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结构中仍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那规模是提升银行绩效的关键。 Dahya、 Dimitrov和 么究竟是保持现状还是更大程度的放开?另一 McConnell(2008)在对多个国家企业价值与董事 方面,现阶段实施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于不同会结构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法律约束力较低 规模、不同控股性质的银行是否都适用?是否真国家,独立董事对稳定公司价值起了重要作用。 正起到了丰富金融产品、完善金融生态的作用?国内学者谭兴民、宋增基和杨天赋(2010)对上 这对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市公司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 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析,发现董事会规模和绩效显著负相关,而与董 事会成员持股比例正相关。由于商业银行经营 二、文献回顾 货币的特殊性和高杠杆导致的绩效指标错配, 使得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的文献较 公司治理是控制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孙月静(2006)发现股 成本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权结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有显著影响,同 多集中于股权构成属性、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结时发现高管薪酬对银行绩效有显著正效应。金 构三个方面。(1)在研究股权构成属性对公司绩晓成和纪明辉(2006)发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同 效的影响方面, Jensen和 Meckling(1976)发现内董事会规模正相关,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负 部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经营绩效正向相关。而相关。李艳虹(2008)发现较小的董事会规模以 McConnell和 Servaes(1990)、Alen和Gale(1998)及极端的股权集中度(分散度)对提升银行绩效 在随后的研究中给出了不同的结论,前者认为内和风险控制有积极作用。 部股东持股比例同公司绩效呈先增后减的线性 除了公司治理结构外,多元化经营也是提 关系;后者认为随着内部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升公司绩效的重要途径。一部分学者赞成多元 公司绩效存在先升后降的波动效应,当内部股东化经营的正效应,他们认为由于金融产品的创 持股比例达到7%和38%时,经营绩效将实现峰新,促使金融消费和金融服务的延伸,在一定程 值拐点。国内学者在硏究股权构成中国有股属性度上实现了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同时根据资 时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许小年(1997)认为国有股产组合理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间业务的 比例的提高会拖累公司绩效。张红军(2000)通过融合也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其中,Alln和 对385家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发现,托宾Q值和Gale(1998)通过构建两因素市场模型论证了美 国有股无显著关系。(2)在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国商业银行涉足证券、保险业后明显降低了市 司绩效的影响方面, Shleifer和 Vishny(1997)认为场风险。 Wurgler(2000以美国和瑞士的商业银 高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效应。行为样本,通过风险模拟实证了银行、证券、保 Kima、 Kitsabunnarat- Chatjuthamardb和 Nofsingerc险业务的组合会稳定利润来源,同时还发现了 (2007)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价值越低。多元化经营的大型银行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1432015年第11期 一方面,民营银行的准入在一定程度上引 入了竞争机制,但是由于“牌照”的审核机制尚 不成熟,导致传统国有银行的地位难以撼动。虽 然以股权分散为代表的民生银行和以股权集中 为代表的招商银行在我国的股份制银行中都取 得了不俗的业绩,但国有“黄金股”的否决权,在 公司治理结构中仍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那 么究竟是保持现状还是更大程度的放开?另一 方面,现阶段实施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对于不同 规模、不同控股性质的银行是否都适用?是否真 正起到了丰富金融产品、完善金融生态的作用? 这对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 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公司治理是控制因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 成本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 多集中于股权构成属性、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结 构三个方面。(1)在研究股权构成属性对公司绩 效的影响方面,Jensen 和 Meckling(1976)发现内 部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经营绩效正向相关。而 McConnell 和 Servaes(1990)、Allen 和 Gale(1998) 在随后的研究中给出了不同的结论,前者认为内 部股东持股比例同公司绩效呈先增后减的线性 关系;后者认为随着内部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 公司绩效存在先升后降的波动效应,当内部股东 持股比例达到 7%和 38%时,经营绩效将实现峰 值拐点。国内学者在研究股权构成中国有股属性 时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许小年(1997)认为国有股 比例的提高会拖累公司绩效。张红军(2000)通过 对 385 家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发现,托宾 Q 值和 国有股无显著关系。(2)在研究股权集中度对公 司绩效的影响方面,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 高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效应。 Kima、Kitsabunnarat-Chatjuthamardb 和 Nofsingerc (2007)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价值越低。 Iannotta、Nocera 和 Sironi(2007)在对欧洲银行样 本的实证研究中发现,银行的绩效和股权集中 度无显著相关。(3)在研究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绩 效的影响方面,Andres 和 Vallelado(2008)基于美 国银行的样本研究发现,董事会的规模和构成 对银行绩效有显著影响,其中合理的独立董事 规模是提升银行绩效的关键。Dahya、Dimitrov 和 McConnell(2008)在对多个国家企业价值与董事 会结构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法律约束力较低 国家,独立董事对稳定公司价值起了重要作用。 国内学者谭兴民、宋增基和杨天赋(2010)对上 市公司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 析,发现董事会规模和绩效显著负相关,而与董 事会成员持股比例正相关。由于商业银行经营 货币的特殊性和高杠杆导致的绩效指标错配, 使得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的文献较 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孙月静(2006)发现股 权结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有显著影响,同 时发现高管薪酬对银行绩效有显著正效应。金 晓成和纪明辉(2006)发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同 董事会规模正相关,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负 相关。李艳虹(2008)发现较小的董事会规模以 及极端的股权集中度(分散度)对提升银行绩效 和风险控制有积极作用。 除了公司治理结构外,多元化经营也是提 升公司绩效的重要途径。一部分学者赞成多元 化经营的正效应,他们认为由于金融产品的创 新,促使金融消费和金融服务的延伸,在一定程 度上实现了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同时根据资 产组合理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间业务的 融合也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其中,Allen 和 Gale(1998)通过构建两因素市场模型论证了美 国商业银行涉足证券、保险业后明显降低了市 场风险。Wurgler(2000)以美国和瑞士的商业银 行为样本,通过风险模拟实证了银行、证券、保 险业务的组合会稳定利润来源,同时还发现了 多元化经营的大型银行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14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