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1期 塞友春等:一种用于电视调谐器的宽带CMOS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2031 其中gs为M3管的跨导.当电路满足50n阻抗 该噪声电流分别作用于A点和B点,流入B点 匹配条件时(Rs=R:=502,R。=R:=502),有 的噪声电流与M1管的漏源噪声电流类似,在噪声 8MI gM3 =1/Rs (7) 抵消条件下可以被完全抵消,因此只需考虑流入A 若M2管的跨导为gg,则辅助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点的噪声电流作用.该电流通过Rs到地,在A点产 为 生的噪声电压功率为 -Av=-g(RL‖1/gMs)=-geRs/2(8) ,RA=,RRξ=4kTRξ/RE (18) 忽略M3管的衬偏效应,可以计算得到源极跟随器 因此,R:在输出端贡献的噪声电压功率为 M3管的电压增益为 Avs 8Ms RL/(1+gMs RL)=1/2 (9) Va.RE Va.ReAAVE =4kTRE (19) 这样,M1管的噪声电流在输出端贡献的噪声电压 (3)MOS管M2和M3的噪声贡献 为 MOS管M2和M3的噪声电流直接贡献在输 出端,与输出端的等效阻抗相乘即可得到相应的噪 Vao=VA(-Av)+Vn.B A v3 =-in.MI[Rs(-8M2 Rs/2)+(RE Rs)/2] 声电压.而输出端到地的等效阻抗R。=R,‖1/ gs=Rs/2,因此M2和M3两管在输出端贡献的噪 (10) 声电压功率为 要使输出噪声电压为0,即'。=0,则有 8M2 =(1+RF/Rs)/Rs (11) vi.M2.MS =4kTy(gM2 gM)(R)2 称(11)式为“噪声抵消条件”.在满足噪声抵消条件 kTy(gM2 +gMs)Rs (20) 时,(8)式可表示为 将(7)和(11)式代入(20)式,可得 -Av=-(1+Rr/Rs)/2 (12) Vi.ME.M kTy[(1+Rr/Rs)/Rs+1/Rs]R 输出端的信号电压为 kTy(2Rs RE) (21) Vs.o=vs.A(-Av)V:.BAvs (4)电阻R,的噪声贡献 =-V.A[(1+R/Rs)/2-(1-gmRE)/2] 电阻R,在输出端贡献的噪声电压功率为 =-Vs.ARE/Rs (13) va.R=4kTRL (22) 因此电路总电压增益为 将(16),(19),(21),(22)以及(14)式代入(15)式,可 AVE Vs.0/Vs.A =-RF/Rs (14) 以得到在满足阻抗匹配和噪声抵消条件情况下电路 3.2噪声系数计算 的噪声系数为 NF =1+R:+y(2Rs Rr)/4+R 计算噪声系数时,可以先分别计算出电路中每 (RE/Rs)2Rs 个独立噪声源在输出端的噪声电压贡献,然后根据 这些噪声源的无关性,将它们直接相加得到输出端 =1+是+子×(+() 总的噪声电压功率,再等效到输入端从而得到电路 (23) 总的噪声系数四.图3电路的噪声系数可以表示为 由(14)和(23)式可以看到,反馈电阻Rr与电 压增益成正比,与噪声系数成反比.只要R的取值 NF= Vao.to AVE X 4kTRs 足够大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电压增益和很小的噪声系 =1+ ++地a+成(15) 数.但是,如果R,取值很大,g也必须设计很大以 AVE X 4kTRs 满足(11)式的噪声抵消条件,这样会导致电路功耗 过大.因此实际电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功耗和噪声系 其中vMm,v.RF,ve.s和V.RL分别表示M1管, 数的权衡关系,选取适当的R值. 电阻Rr,M2和M3管以及电阻RL在输出端贡献 的噪声电压功率. 3.3电路实现 (1)MOS管M1的噪声贡献 图4是具体电路实现.输入级采用nMOS和 (10)式即为MOS管M1在输出端的噪声电压 pMOS互补管形式,pMOS管M1B的作用是通过电 分量.在满足噪声抵消条件(11)式的情况下,M1管 的噪声被完全抵消,因此 流复用技术增加输入级的跨导,从而降低电路功耗. 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采用交流耦合,设计时R2取 =0 (16) 值较大,这样既能保证第一级信号有效传输到第二 (2)电阻R,的噪声贡献 级,又能提供足够大的交流阻抗以保证第一级的电 电阻R。的噪声电流可以表示为 压增益不受影响.Cascode管M2B用于提高电路的 云RF=4kT/RE (17) 反向隔离(S1z)性能.pMOS管M4和M5组成的电第11期 廖友春等: 一种用于电视调谐器的宽带 犆犕犗犛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其中 犵犕3 为 犕3管的跨导.当电路满足50Ω 阻抗 匹配条件时(犚犛=犚犻=50Ω,犚狅=犚犔=50Ω),有 犵犕1 =犵犕3 =1/犚犛 (7) 若 犕2管的跨导为犵犕2,则辅助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为 -犃犞 =-犵犕2(犚犔‖1/犵犕3)=-犵犕2犚犛/2 (8) 忽略 犕3管的衬偏效应,可以计算得到源极跟随器 犕3管的电压增益为 犃犞3 =犵犕3犚犔/(1+犵犕3犚犔)=1/2 (9) 这样,犕1管的噪声电流在输出端贡献的噪声电压 为 狏狀,狅 =狏狀,犃(-犃犞)+狏狀,犅犃犞3 =-犻狀,犕1[犚犛(-犵犕2犚犛/2)+ (犚犉 +犚犛)/2] (10) 要使输出噪声电压为0,即狏狀,狅=0,则有 犵犕2 = (1+犚犉/犚犛)/犚犛 (11) 称(11)式为“噪声抵消条件”.在满足噪声抵消条件 时,(8)式可表示为 -犃犞 =- (1+犚犉/犚犛)/2 (12) 输出端的信号电压为 狏狊,狅 =狏狊,犃(-犃犞)+狏狊,犅犃犞3 =-狏狊,犃[(1+犚犉/犚犛)/2- (1-犵犕1犚犉)/2] =-狏狊,犃犚犉/犚犛 (13) 因此电路总电压增益为 犃犞犉 =狏狊,狅/狏狊,犃 =-犚犉/犚犛 (14) 3.2 噪声系数计算 计算噪声系数时,可以先分别计算出电路中每 个独立噪声源在输出端的噪声电压贡献,然后根据 这些噪声源的无关性,将它们直接相加得到输出端 总的噪声电压功率,再等效到输入端从而得到电路 总的噪声系数[1] .图3电路的噪声系数可以表示为 犖犉= 狏2 狀,狅,狋狅狋犪犾 犃2 犞犉 ×4犽犜犚犛 =1+ 狏2 狀,犕1 +狏2 狀,犚犉 +狏2 狀,犕2,犕3 +狏2 狀,犚犔 犃2 犞犉 ×4犽犜犚犛 (15) 其中 狏2 狀,犕1,狏2 狀,犚犉,狏2 狀,犕2,犕3和狏2 狀,犚犔分别表示 犕1管, 电阻 犚犉,犕2和 犕3管以及电阻 犚犔 在输出端贡献 的噪声电压功率. (1)犕犗犛管 犕1的噪声贡献 (10)式即为 犕犗犛管 犕1在输出端的噪声电压 分量.在满足噪声抵消条件(11)式的情况下,犕1管 的噪声被完全抵消,因此 狏2 狀,犕1 =0 (16) (2)电阻 犚犉 的噪声贡献 电阻 犚犉 的噪声电流可以表示为 犻2 狀,犚犉 =4犽犜/犚犉 (17) 该噪声电流分别作用于 犃 点和犅点,流入犅点 的噪声电流与 犕1管的漏源噪声电流类似,在噪声 抵消条件下可以被完全抵消,因此只需考虑流入 犃 点的噪声电流作用.该电流通过 犚犛 到地,在 犃 点产 生的噪声电压功率为 狏2 狀,犚犉,犃 =犻2 狀,犚犉犚2 犛 =4犽犜犚2 犛/犚犉 (18) 因此,犚犉 在输出端贡献的噪声电压功率为 狏2 狀,犚犉 =狏2 狀,犚犉,犃犃2 犞犉 =4犽犜犚犉 (19) (3)犕犗犛管 犕2和 犕3的噪声贡献 犕犗犛管 犕2和 犕3的噪声电流直接贡献在输 出端,与输出端的等效阻抗相乘即可得到相应的噪 声电压.而输出端到地的等效阻抗 犚 狅 =犚犔 ‖1/ 犵犕3=犚犛/2,因此 犕2和 犕3两管在输出端贡献的噪 声电压功率为 狏2 狀,犕2,犕3 =4犽犜γ(犵犕2 +犵犕3)(犚 狅 )2 =犽犜γ(犵犕2 +犵犕3)犚2 犛 (20) 将(7)和(11)式代入(20)式,可得 狏2 狀,犕2,犕3 =犽犜γ[(1+犚犉/犚犛)/犚犛 +1/犚犛]犚2 犛 =犽犜γ(2犚犛 +犚犉) (21) (4)电阻 犚犔 的噪声贡献 电阻 犚犔 在输出端贡献的噪声电压功率为 狏2 狀,犚犔 =4犽犜犚犔 (22) 将(16),(19),(21),(22)以及(14)式代入(15)式,可 以得到在满足阻抗匹配和噪声抵消条件情况下电路 的噪声系数为 犖犉=1+犚犉 +γ(2犚犛 +犚犉)/4+犚犔 (犚犉/犚犛)2犚犛 =1+犚犛 犚犉 +γ 4 ×犚犛 犚犉 2犚犛 犚犉 ( +1)+ 犚犛 (犚犉 ) 2 (23) 由(14)和(23)式可以看到,反馈电阻 犚犉 与电 压增益成正比,与噪声系数成反比.只要 犚犉 的取值 足够大就可以得到很大的电压增益和很小的噪声系 数.但是,如果 犚犉 取值很大,犵犕2也必须设计很大以 满足(11)式的噪声抵消条件,这样会导致电路功耗 过大.因此实际电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功耗和噪声系 数的权衡关系,选取适当的 犚犉 值. 3.3 电路实现 图4 是 具 体 电 路 实 现.输 入 级 采 用 狀犕犗犛 和 狆犕犗犛互补管形式,狆犕犗犛管 犕1犅的作用是通过电 流复用技术增加输入级的跨导,从而降低电路功耗. 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采用交流耦合,设计时 犚2 取 值较大,这样既能保证第一级信号有效传输到第二 级,又能提供足够大的交流阻抗以保证第一级的电 压增益不受影响.犆犪狊犮狅犱犲管 犕2犅用于提高电路的 反向隔离(犛12)性能.狆犕犗犛管 犕4和 犕5组成的电 203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