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90 工程科学学报,第44卷.第2期 KEY WORDS lead-contaminated soil:remediation technology;chemical leaching method;immobilization/stabilization method; heavy lead pollution 重金属污染背景 系、相互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会影响到土壤中的 微生物、土壤表面的植物和动物,进而通过食物链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自然 进入人体,又或者土壤中的重金属经过时间的积 资源之一,土壤质量涉及到社会安定.与大气污染 累,雨水的冲刷,转移到地下水系统中,影响人类 和水体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隐蔽性、滞后性、不 饮用水安全,致使人体内重金属富集程度倍增,加 均匀性及累积性,从发生污染到危害人体健康,通 之动物和人类对重金属普遍缺乏生物降解能力, 常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容易被忽略.随着人口 进而对动植物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激增,与工业的飞速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 其中尤其受人们关注的是毒害性较大的Pd、Hg、 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 Cd、Cr以及类金属As]当这些重金属元素浓度 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 超过其效应浓度(受体可以耐受的最大限度)时, 中.在化学领域里根据金属的密度把金属分成重 就会对其机体造成毒害,进而引起受体内生理代 金属和轻金属,常把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称为 谢过程发生紊乱,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如果重 重金属.如:Au、Ag、Cu、Pb、Zn、Ni、Co、Cr和Ni 金属元素浓度继续增加达到其致死浓度时,甚至 等大约45种.但在环境领域,重金属泛指能够引 会引发受体死亡的现象.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人 起环境污染并且具有生物毒性的Hg、Cr、Pb、Cr 类造成有害后果,如肺癌、骨折、肾功能不全,并 和As等元素.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超 可能导致胆固醇增高、生育能力、肝功能以及免 标,主要是受到采矿、工业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 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受损等,因此,土壤重金属 的侵入,使得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计量明显高于 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被列为重点 土壤环境背景值,恶化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超出 监测和控制污染物 了土壤的自净化能力,从而危害了周围的生态环 多年来,尽管人们对三废(废气、废水、废弃 境.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巨大的环境挑战,也是 物)的排放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但是,我国是 日益引起世界公众关注的问题- 世界铅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同时我国铅企业普 11重金属污染现状 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现代化程度低、铅资 从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可 源浪费严重等现状,随着采矿、金属冶炼和加工、 知,我国目前有超过16%的土壤污染超标,部分土 污水排放、污水灌溉以及含铅汽油的使用,尽管国 地污染严重,我国土壤污染以无机重金属污染最 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收效并不显著,土壤铅 为严重,在重金属污染方面则以冶金工业等工矿 污染已危害我国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国民 企业为主.全球土壤恶化的情况不容乐观,全球目 健康.因此,土壤铅污染已成为近年来重毒金属污 前超过33%的土地因受到侵蚀、盐碱化、酸化和 染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化学污染,而出现中度到高度的退化,“土壤污染” 2铅污染土壤概述 被列为全球土壤功能所面临的10个最主要威胁 之 2.1土壤中铅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目前,全球仍然有超过一千万块污染场地,其 土壤中的铅污染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在 中有一半的污染场地为重金属污染阿,全世界平均 城市、农业、工业和采矿土壤中发现了高水平的 每年排放Hg约1.5万吨、Cu340万吨、Pb500万 铅9例铅的来源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大气、水和 吨、Mn1500万吨、Ni100万吨,这些污染物会通 土壤,相对于生物体影响而言,大气中的铅比水和 过大气、水等形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 土壤中的铅更容易进人生物体中.而大气和水中 严重超标m.根据相关统计,中国每年受重金属污 的铅最终也会沉淀富集于土壤中,造成土壤中的 染的食品数量为1200万吨,这导致了200亿元的 铅含量严重超标.土壤中的铅分为自然来源和人 经济损失, 为来源.自然来源主要是矿石和岩石的本体值 12重金属危害 例如方铅矿(PbS)、闪锌矿(亿nS)等,世界范围内土壤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联 铅含量的变幅多为3~200mgkg,中值为35mgkgKEY  WORDS    lead-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technology; chemical  leaching  method; immobilization/stabilization  method; heavy lead pollution 1    重金属污染背景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自然 资源之一,土壤质量涉及到社会安定. 与大气污染 和水体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有隐蔽性、滞后性、不 均匀性及累积性,从发生污染到危害人体健康,通 常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容易被忽略. 随着人口 激增,与工业的飞速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 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 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 中. 在化学领域里根据金属的密度把金属分成重 金属和轻金属,常把密度大于 5 g·cm−3 的金属称为 重金属. 如: Au、Ag、Cu、Pb、Zn、Ni、Co、Cr 和 Ni 等大约 45 种. 但在环境领域,重金属泛指能够引 起环境污染并且具有生物毒性的 Hg、Cr、Pb、Cr 和 As 等元素. 我国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严重超 标,主要是受到采矿、工业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 的侵入,使得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计量明显高于 土壤环境背景值,恶化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超出 了土壤的自净化能力,从而危害了周围的生态环 境.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巨大的环境挑战,也是 日益引起世界公众关注的问题[1−4] . 1.1    重金属污染现状 从 2014 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5] 可 知,我国目前有超过 16% 的土壤污染超标,部分土 地污染严重,我国土壤污染以无机重金属污染最 为严重,在重金属污染方面则以冶金工业等工矿 企业为主. 全球土壤恶化的情况不容乐观,全球目 前超过 33% 的土地因受到侵蚀、盐碱化、酸化和 化学污染,而出现中度到高度的退化,“土壤污染” 被列为全球土壤功能所面临的 10 个最主要威胁 之一. 目前,全球仍然有超过一千万块污染场地,其 中有一半的污染场地为重金属污染[6] ,全世界平均 每年排放 Hg 约 1.5 万吨、Cu 340 万吨、Pb 500 万 吨、Mn 1500 万吨、Ni 100 万吨,这些污染物会通 过大气、水等形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 严重超标[7] . 根据相关统计,中国每年受重金属污 染的食品数量为 1200 万吨,这导致了 200 亿元的 经济损失. 1.2    重金属危害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会影响到土壤中的 微生物、土壤表面的植物和动物,进而通过食物链 进入人体,又或者土壤中的重金属经过时间的积 累,雨水的冲刷,转移到地下水系统中,影响人类 饮用水安全,致使人体内重金属富集程度倍增,加 之动物和人类对重金属普遍缺乏生物降解能力, 进而对动植物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其中尤其受人们关注的是毒害性较大的 Pd、Hg、 Cd、Cr 以及类金属 As[8] . 当这些重金属元素浓度 超过其效应浓度(受体可以耐受的最大限度)时, 就会对其机体造成毒害,进而引起受体内生理代 谢过程发生紊乱,使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如果重 金属元素浓度继续增加达到其致死浓度时,甚至 会引发受体死亡的现象. 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人 类造成有害后果,如肺癌、骨折、肾功能不全,并 可能导致胆固醇增高、生育能力、肝功能以及免 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受损等. 因此,土壤重金属 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被列为重点 监测和控制污染物. 多年来,尽管人们对三废 (废气、废水、废弃 物) 的排放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但是,我国是 世界铅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同时我国铅企业普 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现代化程度低、铅资 源浪费严重等现状,随着采矿、金属冶炼和加工、 污水排放、污水灌溉以及含铅汽油的使用,尽管国 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收效并不显著,土壤铅 污染已危害我国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国民 健康. 因此,土壤铅污染已成为近年来重毒金属污 染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2    铅污染土壤概述 2.1    土壤中铅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土壤中的铅污染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在 城市、农业、工业和采矿土壤中发现了高水平的 铅[9] . 铅的来源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大气、水和 土壤,相对于生物体影响而言,大气中的铅比水和 土壤中的铅更容易进入生物体中. 而大气和水中 的铅最终也会沉淀富集于土壤中,造成土壤中的 铅含量严重超标. 土壤中的铅分为自然来源和人 为来源. 自然来源主要是矿石和岩石的本体值[10] . 例如方铅矿 (PbS)、闪锌矿 (ZnS) 等,世界范围内土壤 铅含量的变幅多为3~200 mg·kg−1,中值为35 mg·kg−1 . · 290 · 工程科学学报,第 44 卷,第 2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