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要点,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加以应用。使学生建立辩论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课程目标4: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敢的创新精神、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2.1【职业认同】具有家国情怀,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教,具有从事生物 基础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领悟中学生物教育的意义,具有乐观向上的品 教育情怀 质,认同中学生物教师角色及其专业性和独特性,懂得生物学科教育理念 课程目标1 (M)学科素 及教育教学规律。 养(H) 3.1【学科基础】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熟悉 生物专业知识体系和架构,能综合运用生物学科知识和技能解释生命现象, 科学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社会。 4.2【教学实施】能遵循中学生认知特点,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前端分析, 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合理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生物学科 教学能力 教学内容整合,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能正确的进行教学评价,获得对 课程目标2 (H) 生物学科教学的真实感受和初步体验。 4.3【教学研究】教育实习与实践中能针对生物课程具体的教学问题,选择 合理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研究成果,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 6.1【育人规律】具有教书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 综合育人 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 课程目标3 (M) 6.2【学科育人】理解生物学科的育人内涵和意义,熟悉生物学科育人的途 径与方法,利用生物学科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爱国 情感、文化自信、思辨能力等思政元素结合生物教学进行学科育人。 7.2【反思创新】系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的训练,学会独立思 考,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与技能,创新性地解决专业学习及中学生物教育 学会反思 教学等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具有积极的教学反思体验。 课程目标4 (M)沟通合 8.2【交流沟通】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 作(M) 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倾听、有效表达, 具有良好的积极的交流沟通技能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学时分配 支撑 章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小计 课程目标 讨论 讲授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讲授法、问题学习法 2 2 课程目标1、4 第二章 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 0 4 课程目标1、4 4 讲授法、问题学习法要点, 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加以应用。使学生建立辩论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 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课程目标 4: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敢的创新精神、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教育情怀 (M)学科素 养(H) 2.1【职业认同】具有家国情怀,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教,具有从事生物 基础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领悟中学生物教育的意义,具有乐观向上的品 质,认同中学生物教师角色及其专业性和独特性,懂得生物学科教育理念 及教育教学规律。 3.1【学科基础】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熟悉 生物专业知识体系和架构,能综合运用生物学科知识和技能解释生命现象, 科学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社会。 课程目标 2 教学能力 (H) 4.2【教学实施】能遵循中学生认知特点,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前端分析, 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合理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生物学科 教学内容整合,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能正确的进行教学评价,获得对 生物学科教学的真实感受和初步体验。 4.3【教学研究】教育实习与实践中能针对生物课程具体的教学问题,选择 合理的研究方法,初步形成研究成果,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 课程目标 3 综合育人 (M) 6.1【育人规律】具有教书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培育、人格塑造、 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 6.2【学科育人】理解生物学科的育人内涵和意义,熟悉生物学科育人的途 径与方法,利用生物学科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爱国 情感、文化自信、思辨能力等思政元素结合生物教学进行学科育人。 课程目标 4 学会反思 (M)沟通合 作(M) 7.2【反思创新】系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的训练,学会独立思 考,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与技能,创新性地解决专业学习及中学生物教育 教学等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具有积极的教学反思体验。 8.2【交流沟通】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 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倾听、有效表达, 具有良好的积极的交流沟通技能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章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支撑 讲授 讨论 小计 课程目标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讲授法、问题学习法 2 0 2 课程目标 1、4 第二章 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 讲授法、问题学习法 4 0 4 课程目标 1、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