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 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 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第二十一章)此章中有许多时间用语,河上公注曰:“甫,始也”、 此,今也”。我们还发现,说“唯恍唯忽”、“窈兮冥兮”很可能指的就是时间。如果真能 作此解的话,那么此章就可看作是谈论时间之“道”与存在之“物”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老子》中既言“道之为物”、“道者万物之奥”、“道生万物”,又言“复归于无物”、“道隐 无名”等,可见此“物”并不是指与意识相对的“物质”,而是相当于今人所讲可以泛指 切的“东西”。这种似物非物的“东西”,应该就是指时间。老子以“物”来言“道”,是受 于语言局限的缘故。“古”“今”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开始靠主观意识来宰制时间,即人 类社会历史时间观的形成。“自古及今”体现的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很明显是具有 向度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由过去向现在又向未来推进的。历史时间概念虽然淡化了时间问题 的哲学原味,但却使人类可以拥有经验感知的普遍的时间观。这一时间观中,所要面对和解 决的主要是人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哲学问题。老子之所以能“以此”“阅 众甫”而“知众甫之然”,关键就在他能深入浅出地对待时间问题,从历史经验和目前现实 出发来考察时间之“道”中人事物运行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二 十三章)此处的“朝”、“日”、“久”都是一般的时间概念。老子对“天地”的观察,主要是 从自然现象入手。而对自然现象,如“飘风”、“骤雨”,又是放在时间尺度上来考量的。此 处以“能长且久”的天地中自然现象的“不能久”,来推知“人”事的不能持久。这体现了 老子对时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反思,对事物现象具有时间性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对“久”的 重视和向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此处的 “先天地生”,与前文的“天地之始”,都追溯到历史的尽头,充分体现了老子相当彻底的历 史时间观。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子正是借助对时间问题的认识和追问,来认识 宇宙本原的,一个“先”字把宇宙天地时间都向度化了,也都物化了。因此他追求的不是让 物回归,而是“法”(效仿)“原物”能够持久保存的道理。于是,他深入理解了“先天地” 之“道”具有“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逝”“远”“反”循环往复的 特点(此特点也与时间极其相似),并以此作为自身效法的最高准则。从时间问题的角度来 理解,老子之所以要效法自然,并不是因为自然是多么神秘和伟大,而是因为自然具有“持 久”的魅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终日”尽管所表示的时间不长,但在 具体的语境中却也是一个可以代表“持久”的时间概念。可见老子对持之以恒的重视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物壮则老”,描述了在时间中物化的 规律。如果说永恒的时间就是所谓的“道”,那么任何物只要不能持久不变就是“不道”,就 会早死。换言之,“道”因混成而与时间始终如一故永恒,而“物”因演变而与时间不能同 步一致故短暂。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老子认为能够“不失其所”就是“久” 再次体现他对“久”的重视。“物壮则老”,老则死:死与生是相对的。在老子看来,物“ 死而不亡”,并不能称得上是“久”,因为物化的过程已经在有限的时间中结束了,只有概念 上的意义还继续存在着,所以称之为“寿”。“寿”,无疑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概念,但与长 久相比明显短暂了许多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4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 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 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第二十一章)此章中有许多时间用语,河上公注曰:“甫,始也”、 “此,今也”。我们还发现,说“唯恍唯忽”、“窈兮冥兮”很可能指的就是时间。如果真能 作此解的话,那么此章就可看作是谈论时间之“道”与存在之“物”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 《老子》中既言“道之为物”、“道者万物之奥”、“道生万物”,又言“复归于无物”、“道隐 无名”等,可见此“物”并不是指与意识相对的“物质”,而是相当于今人所讲可以泛指一 切的“东西”。这种似物非物的“东西”,应该就是指时间。老子以“物”来言“道”,是受 于语言局限的缘故。“古”“今”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开始靠主观意识来宰制时间,即人 类社会历史时间观的形成。“自古及今”体现的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很明显是具有 向度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由过去向现在又向未来推进的。历史时间概念虽然淡化了时间问题 的哲学原味,但却使人类可以拥有经验感知的普遍的时间观。这一时间观中,所要面对和解 决的主要是人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哲学问题。老子之所以能“以此”“阅 众甫”而“知众甫之然”,关键就在他能深入浅出地对待时间问题,从历史经验和目前现实 出发来考察时间之“道”中人事物运行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第二 十三章)此处的“朝”、“日”、“久”都是一般的时间概念。老子对“天地”的观察,主要是 从自然现象入手。而对自然现象,如“飘风”、“骤雨”,又是放在时间尺度上来考量的。此 处以“能长且久”的天地中自然现象的“不能久”,来推知“人”事的不能持久。这体现了 老子对时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反思,对事物现象具有时间性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对“久”的 重视和向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此处的 “先天地生”,与前文的“天地之始”,都追溯到历史的尽头,充分体现了老子相当彻底的历 史时间观。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子正是借助对时间问题的认识和追问,来认识 宇宙本原的,一个“先”字把宇宙天地时间都向度化了,也都物化了。因此他追求的不是让 物回归,而是“法”(效仿)“原物”能够持久保存的道理。于是,他深入理解了“先天地” 之“道”具有“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逝”“远”“反”循环往复的 特点(此特点也与时间极其相似),并以此作为自身效法的最高准则。从时间问题的角度来 理解,老子之所以要效法自然,并不是因为自然是多么神秘和伟大,而是因为自然具有“持 久”的魅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终日”尽管所表示的时间不长,但在 具体的语境中却也是一个可以代表“持久”的时间概念。可见老子对持之以恒的重视。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物壮则老”,描述了在时间中物化的 规律。如果说永恒的时间就是所谓的“道”,那么任何物只要不能持久不变就是“不道”,就 会早死。换言之,“道”因混成而与时间始终如一故永恒,而“物”因演变而与时间不能同 步一致故短暂。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老子认为能够“不失其所”就是“久”, 再次体现他对“久”的重视。“物壮则老”,老则死;死与生是相对的。在老子看来,物“虽 死而不亡”,并不能称得上是“久”,因为物化的过程已经在有限的时间中结束了,只有概念 上的意义还继续存在着,所以称之为“寿”。“寿”,无疑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概念,但与长 久相比明显短暂了许多。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