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片或融合成大片,类似于丹毒但无明显红肿热痛。 此外癣菌疹还可表现为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或荨麻疹样皮损。 【诊断和鉴别诊断】癣菌疹常与汗疱疹、湿疹、丹毒等相混淆,诊断与鉴 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有:①发生于皮肤癣菌感染灶炎症明显时,并随炎症消退而消 退:②起病急,皮损多形性,常对称分布:③皮损真菌检查阴性:④皮肤癣菌素 试验阳性。 【预防和治疗】首先应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灶。内用药物以抗组胺药为主 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 第六节花斑癣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又名汗斑,是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的 表浅真菌感染。 【病因】马拉色菌又称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属嗜脂酵母,是常 见的人体寄居菌,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孢子相转为菌丝相并引起花斑癣。发病 与高温潮湿、多脂多汗、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可 能具有遗传易感性。 【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颈、前胸、肩背、上臂、腋窝等皮 脂腺丰富的部位。皮损初起为以毛孔为中心、境界清楚的点状斑疹,可为褐色、 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渐增大至甲盖大小,圆形或类圆形,邻近皮损 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状,表面覆以糠秕状鳞屑(图11-5)。一般无自觉症 状,偶有轻痒。病程慢性,一般冬轻夏重,如不治疗常持续多年,传染性较弱。 图11-5 【实验室检查】直接镜检可见呈葡萄状簇集分布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和短 粗、两头钝圆的腊肠形菌丝。标本在含植物油的培养基上37℃培养3天,有奶 油色酵母菌落生成。Wood灯下皮损呈棕黄色荧光。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本病易诊晰。 有时需与白癜风、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等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患者应勒洗澡、勤换衣物,内衣应煮沸消毒。 本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可用联苯苄唑溶液或霜、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 方雷琐辛擦剂等,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2.5%硫化硒、2%酮康唑洗剂洗片或融合成大片,类似于丹毒但无明显红肿热痛。 此外癣菌疹还可表现为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或荨麻疹样皮损。 【诊断和鉴别诊断】 癣菌疹常与汗疱疹、湿疹、丹毒等相混淆,诊断与鉴 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有:①发生于皮肤癣菌感染灶炎症明显时,并随炎症消退而消 退;②起病急,皮损多形性,常对称分布;③皮损真菌检查阴性;④皮肤癣菌素 试验阳性。 【预防和治疗】 首先应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灶。内用药物以抗组胺药为主, 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 第六节 花斑癣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又名汗斑,是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的 表浅真菌感染。 【病因】 马拉色菌又称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属嗜脂酵母,是常 见的人体寄居菌,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孢子相转为菌丝相并引起花斑癣。发病 与高温潮湿、多脂多汗、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可 能具有遗传易感性。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颈、前胸、肩背、上臂、腋窝等皮 脂腺丰富的部位。皮损初起为以毛孔为中心、境界清楚的点状斑疹,可为褐色、 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渐增大至甲盖大小,圆形或类圆形,邻近皮损 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状,表面覆以糠秕状鳞屑(图 11-5)。一般无自觉症 状,偶有轻痒。病程慢性,一般冬轻夏重,如不治疗常持续多年,传染性较弱。 图 11-5 【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可见呈葡萄状簇集分布的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和短 粗、两头钝圆的腊肠形菌丝。标本在含植物油的培养基上 37℃培养 3 天,有奶 油色酵母菌落生成。Wood 灯下皮损呈棕黄色荧光。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本病易诊断。 有时需与白癜风、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等进行鉴别。 【预防和治疗】 患者应勤洗澡、勤换衣物,内衣应煮沸消毒。 本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可用联苯苄唑溶液或霜、咪康唑霜、克霉唑霜、复 方雷琐辛擦剂等,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2.5%硫化硒、2%酮康唑洗剂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