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 质,不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后,就 派人追去,杀掉了这个使者 五〉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 瑚树髙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②击之, 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③。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④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 比⑤,甚众。恺惆然⑥自失。(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②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 或云叶形,供观赏。③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④条干:枝条树干。⑤如恺许 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⑥惘然:失意的样子。 译文: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髙的珊瑚树送给王恺, 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王恺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 拿铁如意敲它,随手就打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 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就 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有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 双而且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惘然若失 〈六〉 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 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 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 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 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 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 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 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 岂不到乎? 注:①漫浪:随随便便②急:要紧 翻译:一般情况下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 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 质,不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后,就 派人追去,杀掉了这个使者。 〈五〉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 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②击之, 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③。"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④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 比⑤,甚众。恺惆然⑥自失。(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②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 或云叶形,供观赏。③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④条干:枝条树干。⑤如恺许 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⑥惘然:失意的样子。 译文: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 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王恺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 拿铁如意敲它,随手就打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 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就 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有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 双而且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惘然若失。 〈六〉 大抵现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 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 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 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 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 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 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 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 岂不到乎? 注: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翻译:一般情况下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 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