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大国间关联利益看国家安全 113 伙伴。与此不同的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为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欧洲重 建提供援助,联邦德国和欧洲的复兴抑制了德国国内的极端政治势力,稳固了联邦德国的新 生政权,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在关照竞争对手关联利益的同时,美国也实现了自身的利益。 美国实施不同的对外经济战略导致了不同的后果,这需要我们反思:在新的国际政治经 济结构下,国家即便根据现实主义的政治经济原则制定对外经济战略,也需要做出一些修订。 首先,由于现代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脆弱性降低,对外经济战略不宜固执于做“最坏的打 算”。在很长一段时期,国家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确保国家生存,国家在制定对外经 济战略时可能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经过长期的国际竞争留存下来的国家, 尽管仍需要把国家生存摆在首位,但是此时却不宜在制定对外经济战略时做“最坏的打算”。 关照其他国家的利益不仅不会加剧自身的脆弱性,反而更能服务于自身的国家利益。米尔斯 海默指出的大国需要靠争夺地区霸权来赢得安全,坚守这样的逻辑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不 少大国在崛起过程中,试图取得地区乃至世界霸权。但是,它们最终得到的不是霸权,而是诸 大国的结盟以制衡其争霸行为,最终乃至被他国军事占领。①拿破仑的过度扩张导致了法国 战败和帝国的坍塌:德国的争霸导致德国陷入长期分裂并被他国军事占领。坚守现实主义政 治经济的逻辑并非总能现实地为国家利益服务。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用极端现实主义的思路 制定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与一战结束以后美国推行的对外经济战略十分类似。在新的世界 政治经济环境下,把国家生存和国家利益的逻辑推到极致,不仅无益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反而 损害了国家利益。 其次,由于利益半径在扩大,大国需要更加关注“关联利益”。当代的国际关系并非类似 于“完全竞争”的结构,而更类似于“寡头竞争”的结构。因此,大国既在改写国际结构,也深受 自身改写的国际结构的影响,这个影响包括负面影响。大国在制定对外经济战略时,不仅要 关注自身的利益,乃至还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利益。因为这些利益恰恰可能是相互关联的。一 战后的美国忽视其他协约国利益,固执于获得战争债务的对外经济战略最终无助于国家利益 的实现,反而把美国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战略重复 了一战后的错误,忽视俄罗斯国内改革的困难,不仅坚持索要债务,也没能及时给俄罗斯的改 革与转型提供援助。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援助了包括往日对手德国在内的欧洲,不仅为欧洲 赢得了持续的和平,也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回报,并使得二战后美国在世界政治上的领 导权有了更为稳固的政治基础。 不仅大国之间存在关联利益,对地缘上的边缘小国,国家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联利益。 冷战结束后,美国长期没有兑现对外援助达到国民生产总值0.7%的承诺,美国自身也受到了 牵连。萨克斯指出:“无论恐怖主义者是富人、穷人还是中产阶级,如果他们成长的社会是由 贫穷、失业、快速的人口增长、饥饿以及缺乏希望所包围,恐怖主义就有滋生的温床。不解决 这些不稳定的根源,就不能消除恐怖主义。”有些小国没有被纳入繁荣的世界,而在世界经济 DJonathan Kirshner,"Realist Political Economy:Traditional Themes and Contemporary Challenges",inMark Blyth,ed.. Routledge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pp.23-35. NORTHEAST ASIA FORUM ?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NORTHEAST ASIA FORUM 从大国间关联利益看国家安全 伙伴。与此不同的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为包括联邦德国在内的欧洲重 建提供援助,联邦德国和欧洲的复兴抑制了德国国内的极端政治势力,稳固了联邦德国的新 生政权,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在关照竞争对手关联利益的同时,美国也实现了自身的利益。 美国实施不同的对外经济战略导致了不同的后果,这需要我们反思:在新的国际政治经 济结构下,国家即便根据现实主义的政治经济原则制定对外经济战略,也需要做出一些修订。 首先,由于现代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脆弱性降低,对外经济战略不宜固执于做“最坏的打 算”。在很长一段时期,国家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确保国家生存,国家在制定对外经 济战略时可能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进入 20 世纪以后,经过长期的国际竞争留存下来的国家, 尽管仍需要把国家生存摆在首位,但是此时却不宜在制定对外经济战略时做“最坏的打算”。 关照其他国家的利益不仅不会加剧自身的脆弱性,反而更能服务于自身的国家利益。米尔斯 海默指出的大国需要靠争夺地区霸权来赢得安全,坚守这样的逻辑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不 少大国在崛起过程中,试图取得地区乃至世界霸权。但是,它们最终得到的不是霸权,而是诸 大国的结盟以制衡其争霸行为,最终乃至被他国军事占领。① 拿破仑的过度扩张导致了法国 战败和帝国的坍塌;德国的争霸导致德国陷入长期分裂并被他国军事占领。坚守现实主义政 治经济的逻辑并非总能现实地为国家利益服务。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用极端现实主义的思路 制定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与一战结束以后美国推行的对外经济战略十分类似。在新的世界 政治经济环境下,把国家生存和国家利益的逻辑推到极致,不仅无益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反而 损害了国家利益。 其次,由于利益半径在扩大,大国需要更加关注“关联利益”。当代的国际关系并非类似 于“完全竞争”的结构,而更类似于“寡头竞争”的结构。因此,大国既在改写国际结构,也深受 自身改写的国际结构的影响,这个影响包括负面影响。大国在制定对外经济战略时,不仅要 关注自身的利益,乃至还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利益。因为这些利益恰恰可能是相互关联的。一 战后的美国忽视其他协约国利益,固执于获得战争债务的对外经济战略最终无助于国家利益 的实现,反而把美国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战略重复 了一战后的错误,忽视俄罗斯国内改革的困难,不仅坚持索要债务,也没能及时给俄罗斯的改 革与转型提供援助。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援助了包括往日对手德国在内的欧洲,不仅为欧洲 赢得了持续的和平,也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回报,并使得二战后美国在世界政治上的领 导权有了更为稳固的政治基础。 不仅大国之间存在关联利益,对地缘上的边缘小国,国家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联利益。 冷战结束后,美国长期没有兑现对外援助达到国民生产总值 0.7%的承诺,美国自身也受到了 牵连。萨克斯指出:“无论恐怖主义者是富人、穷人还是中产阶级,如果他们成长的社会是由 贫穷、失业、快速的人口增长、饥饿以及缺乏希望所包围,恐怖主义就有滋生的温床。不解决 这些不稳定的根源,就不能消除恐怖主义。”有些小国没有被纳入繁荣的世界,而在世界经济 ① Jonathan Kirshner,“Realist Political Economy: Traditional Themes and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inMark Blyth, ed., Routledge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pp.23-35. 11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