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二章胺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胺的化学性质(碱性、烃基化、酰基化、与亚硝酸反应、芳胺的特性、伯胺的 特性、季铵的性质)及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掌握重氮盐及其性质。 3.熟悉胺及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4.熟悉胺的制备方法。 5.了解胺及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6,了解重氮甲烷的性质。 【教学内容】 1.胺的分类与命名。 2.胺的制备。 3.胺的结构:氨和脂肪胺的分子结构:芳胺的结构:手性氮原子。 4.胺的物理性质。 5.胺的化学性质(碱性强度及影响因素:酰化反应:与亚硝酸反应:芳胺的特性一氧 化、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伯胺的特殊反应一与醛类的缩合、异腈反应):季铵盐与季铵碱。 6.胺的个别化合物。 7.重氮盐及其性质:制备: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放氮反应一羟基取代、卤素 取代、腈基取代、硝基取代、氢原子取代:留氮反应一还原反应、偶合反应)。 8.重氮甲烷和碳烯:结构:形成:重要反应。 9.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0.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脂肪族硝基化合物α一H的活泼性:硝基的还 原反应)》 【教学方式】 PPT授课、教师讲授。 第十三章杂环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重要的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环的稳定性及性质。 2.掌握重要苯稠杂环、稠杂环的结构与性质。 3.熟悉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母核的命名。 【教学内容】 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单杂原子五元杂环化合物:结构与特征:水溶性:环的稳定性:酸碱性:化学性质 (卤代反应、磺化反应、硝化反应、傅一克酰化反应等):衍生物。 ·332··332· 第十二章 胺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胺的化学性质(碱性、烃基化、酰基化、与亚硝酸反应、芳胺的特性、伯胺的 特性、季铵的性质)及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掌握重氮盐及其性质。 3.熟悉胺及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4.熟悉胺的制备方法。 5.了解胺及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6.了解重氮甲烷的性质。 【教学内容】 1.胺的分类与命名。 2.胺的制备。 3.胺的结构:氨和脂肪胺的分子结构;芳胺的结构;手性氮原子。 4.胺的物理性质。 5.胺的化学性质(碱性强度及影响因素;酰化反应;与亚硝酸反应;芳胺的特性—氧 化、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伯胺的特殊反应—与醛类的缩合、异腈反应);季铵盐与季铵碱。 6.胺的个别化合物。 7.重氮盐及其性质:制备;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放氮反应—羟基取代、卤素 取代、腈基取代、硝基取代、氢原子取代;留氮反应—还原反应、偶合反应)。 8.重氮甲烷和碳烯:结构;形成;重要反应。 9.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0.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脂肪族硝基化合物α—H 的活泼性;硝基的还 原反应) 【教学方式】 PPT 授课、教师讲授。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 【目的要求】 1.掌握重要的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环的稳定性及性质。 2.掌握重要苯稠杂环、稠杂环的结构与性质。 3.熟悉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母核的命名。 【教学内容】 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单杂原子五元杂环化合物:结构与特征;水溶性;环的稳定性;酸碱性;化学性质 (卤代反应、磺化反应、硝化反应、傅-克酰化反应等);衍生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