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喜宴》;有的指涉都市生活,以同性恋折射现代都市人的生存梦魇,最典型的就是蔡 明亮的“水”三部曲—《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和《河流》。同为华语同性恋题材的影 片,两岸三地存在一定的差异,香港影片倾向于商业性,对同性恋的表现也更加丰富。台 湾和大陆电影总体上更倾向于艺术性,台湾特殊的政治环境使之更为积极地呼应西方前 卫理论(比如酷儿理论),在同性恋问题的表现上更为大胆;中国大陆的电影受到政府的 严格审查,同性恋电影数量最少,而且只能以独立制作的“地下电影”的面目出现。这一时 期的华语同性恋题材电影,虽然对同性恋予以了正面的表现,但同性恋往往是作为影片 主题的表现途径,表达的是超越同性恋本身的更加宏大的人性历史、政治和文化主题。 这些同性恋电影和这一时期的其他华语电影佳作一起,共同构筑了华语电影在世界影坛 的杰出地位 边静认为“暧昧”是华语同性恋电影最为鲜明而独特的美学特征之一。“暧昧”在《辞 海》中的解释有四种:一是幽暗;二是歧义、含糊、可疑、不明确;三是态度不明;四是模棱 两可,有两种或多种解释的分歧,特指男女不正当关系,广义指生活中各种模糊、立场不 确定的关系。边静在文中讨论的“暧昧”,主要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体现在同性恋 影片内容/情节的暧昧性和表现形式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暧昧性,从早期同性情谊的“隐 秘文本”,到当代正面反映同性欲望和同性关系的情节,呈现出再现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这并非是巧合,而带有某种文化的必然。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同性恋话语,最为贴 切的概括就是“暧昧”。@同性恋的行为和关系与正统的儒家伦理相悖,遭到否定和排斥; 但对比西方的严酷处境,中国文化对待同性恋略显温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比如明清) 甚至一度成为上流社会的风尚。⑩总的来看,同性恋在中国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片断呈现 的,既受到主流社会的压制,又拥有一定的文化空间。这样一种“暧昧”的意蕴同样影响了 现代的同性恋话语,并且在电影中得到了反映。和边静的讨论不同,本文关于华语影片中 暧昧”的分析,更加侧重于“暧昧”对同性恋的再现方式所具有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华语同性恋影片中的“暧昧”首先表现为身份认同的暧昧。身份认同是现代同性恋话 语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贝瑞亚当( Barry D.Adam)提出了现代同性恋身份认同的模 型,它包含下面这些要素:一是同性恋关系能够挣脱异性恋家庭和亲缘系统的结构;二是 排他性( exclusive)的同性恋伴侣关系成为可能,成为传统家庭之外的另一种形式;三是现 代同性恋关系具有更为明显的平等性,而不是像传统同性恋关系那样按照性别、年龄和 社会地位的差异组织起来;四是人们由于共同的性倾向发展大的社会网络和社区;五是 通过自我意识和群体认同同性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存在。⑩贝瑞( Barry D.Adam)对 东亚同性恋电影的研究发现现代性和全球化促进了本地新的同性恋身份的出现但东 亚同性恋身份的建构是一个杂合( hybridity)的过程既有对西方同性恋(gay)身份的模仿 借鉴,又是深深扎根于本地传统文化之中的,特别是深受所谓的“亚洲价值观”的 响。⑩和上文谈及的现代同性恋身份认同的模型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中再 现的中国当代的同性恋身份认同体现诸多暖昧的特质。首先,和异性恋家庭和亲缘结构 万方数据安的《喜宴》;有的指涉都市生活,以同性恋折射现代都市人的生存梦魇,最典型的就是蔡 明亮的“水”三部曲——《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和《河流》。同为华语同性恋题材的影 片,两岸三地存在一定的差异,香港影片倾向于商业性,对同性恋的表现也更加丰富。台 湾和大陆电影总体上更倾向于艺术性,台湾特殊的政治环境使之更为积极地呼应西方前 卫理论(比如酷儿理论),在同性恋问题的表现上更为大胆;中国大陆的电影受到政府的 严格审查,同性恋电影数量最少,而且只能以独立制作的“地下电影”的面目出现。这一时 期的华语同性恋题材电影,虽然对同性恋予以了正面的表现,但同性恋往往是作为影片 主题的表现途径,表达的是超越同性恋本身的更加宏大的人性、历史、政治和文化主题。 这些同性恋电影和这一时期的其他华语电影佳作一起,共同构筑了华语电影在世界影坛 的杰出地位。 边静认为“暖昧”是华语同性恋电影最为鲜明而独特的美学特征之一。“暖昧”在《辞 海》中的解释有四种:一是幽暗;二是歧义、含糊、可疑、不明确;三是态度不明;四是模棱 两可,有两种或多种解释的分歧,特指男女不正当关系,广义指生活中各种模糊、立场不 确定的关系。边静在文中讨论的“暖昧”,主要是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体现在同性恋 影片内容/情节的暖昧性和表现形式的不确定性。这样的暖昧性,从早期同性情谊的“隐 秘文本”,到当代正面反映同性欲望和同性关系的情节,呈现出再现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这并非是巧合,而带有某种文化的必然。中国传统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同性恋话语,最为贴 切的概括就是“暖昧”。⑨同性恋的行为和关系与正统的儒家伦理相悖,遭到否定和排斥; 但对比西方的严酷处境,中国文化对待同性恋略显温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比如明清), 甚至一度成为上流社会的风尚。⑩总的来看,同性恋在中国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片断呈现 的,既受到主流社会的压制,又拥有一定的文化空间。这样一种“暖昧”的意蕴同样影响了 现代的同性恋话语,并且在电影中得到了反映。和边静的讨论不同,本文关于华语影片中 “暖昧”的分析,更加侧重于“暖昧”对同性恋的再现方式所具有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华语同性恋影片中的“暖昧”首先表现为身份认同的暧昧。身份认同是现代同性恋话 语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贝瑞·亚当(Barry D.Adam)提出了现代同性恋身份认同的模 型,它包含下面这些要素:一是同性恋关系能够挣脱异性恋家庭和亲缘系统的结构;二是 排他性(exclusive)的同性恋伴侣关系成为可能,成为传统家庭之外的另一种形式;三是现 代同性恋关系具有更为明显的平等性,而不是像传统同性恋关系那样按照性别、年龄和 社会地位的差异组织起来;四是人们由于共同的性倾向发展大的社会网络和社区;五是 通过自我意识和群体认同,同性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存在。⑩贝瑞(Barry D.Adam)对 东亚同性恋电影的研究发现,现代性和全球化促进了本地新的同性恋身份的出现,但东 亚同性恋身份的建构是一个杂合(hybridity)的过程,既有对西方同性恋(gay)身份的模仿 和借鉴,又是深深扎根于本地传统文化之中的,特别是深受所谓的“亚洲价值观”的影 响。⑥和上文谈及的现代同性恋身份认同的模型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中再 现的中国当代的同性恋身份认同,体现诸多暖昧的特质。首先,和异性恋家庭和亲缘结构 口 87 经 济 社 会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