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神思》为《文心雕龙》第二十六篇,专论写作特别是写作诗赋等抒情状物作品时的思维活动。执笔为文必始于运 思,故该篇列于《文心》“下篇”创作论之首。 在刘勰以前,陆机《文赋》对于创作思维已有精彩的描述,刘勰实深受其影响。《神思》中论及创作思维在时间、 空间上的广阔性,论及此种思维之伴随语言和物象,也说到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充盈与活跃。这些都是《文赋》已经 讲到过的。《神思》中新的、值得注意的地方则有以下几点: 鮮明地提出了“神与物游"的命题,论及作家思维与外物的关系,亦即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刘勰说:“故思 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 塞,则神有遁心。”一再将“神"与物”相对提出。赞语亦云:“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创作中既求表现物之形貌,同 时又以心之理”(指作家所欲抒写的事理、情志)与之相应和;也就是说,作品中既描绘物象,又表现作者情 志。刘勰还没有提岀情与景交融一类命题,但既说τ物以貌求,心以理应",那么应该可以推论:作品中抒写情志与 描绘物象,二者该是相应和的、合拍的。 应该指出,刘勰这儿所说的物”是有限定的:它只限于感性事物,首先是指自然景物,也包括人工制造而有形貌声 色之物,如宫殿等等。其物还不等于今日所谓客观事物。刘勰论创作思维中的心物关系,实偏重于自然景物与作家 情志间的关系 《神思》探讨了如何保证创作思维的通畅活跃的问题。刘勰首先从“志气和"辞令两方面论述这一问题,即认 为临文之际的精神状态和运用文辞的能力,是思维畅通与否的关键。然后就从这两方面着手加以解决。关于志 气",刘勰强调"贵在虚静¨,即临文之际须心思髙度集中而不繁杂。在《养气》中,还说写作应从容率情,优柔适 会”,即应处于从容、宽舒、自由而无所拘束的精神状态之中,听凭文思自来,不可强求。《养气》很强调作家应 劳逸结合,精神健旺,那样才能常处于创作欲望强烈、跃跃欲试的状态中。关于辞令",刘勰强调广泛阅读、研味 前人的著作文章,以提高语言能力。《神思》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硏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积学"句 意谓广泛读书积累,包括积累词语、典故等。酌理句指硏究种种事理、思想观点。在刘勰看来,也还是要通过学 习典籍以提髙这方面的识见能力。积学重在记诵、积累材料,酌理重在思考、融会贯通。"硏阋"句是说揣摩、学 习前人的写作技巧,提髙鉴赏、分析、批判能力。甽驯致"句指从容玩味文辞。硏阅"句重在理性分析,徴致"句较多 欣赏玩味的意思。刘勰认为,通过这几方面的观摩学习,做到博练,便能大大提髙写作能力,包括驱遣文辞的本 领,于是临文构思时便能汨汩滔滔,文思通畅。总之,刘勰从临文之际的精神状态和平日的积学揣摩两方面, 即秉心和养术两方面,论述如何保证文思畅达的问题,比较切实可行,富于实践的意义 三、刘勰首次使用了意象”一语。意象"的语源,出于《周易·系辞上》:坚圣人立象以尽意。"象指卦爻之象,它们 象征着种种事物、事情、事理。刘勰所谓意象",就是指作家头脑中的燱意,它可以是具体的、形象的,也可以是 比较抽象的、概括的。它虽包括但并不等于今日所谓形象。后世(主要是宋代以后)论文艺创作时常用意象” 词,刘勰则是首次将其语用于文论之中,值得我们注意 文心雕龙·体性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口口,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 郑口口口,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口口,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口口口。故辞理庸俊口口口,莫能翻其才;风趣 刚柔口口口,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口口口,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口口口,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口口口。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口 曰典雅,二日远奥,三日精约,四日显附,五曰繁缛,六日壮丽,七日新奇, 八曰轻靡。典雅者,镕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口口口口远奥者,复采曲文口口口,经理玄宗者也口口口口精约者,核字 省句,剖析毫厘者也口口口口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口口口口繁缛者,博喻采口口口,炜烨枝派者也口口口 壮丽者,高论宏裁口口口,卓烁异采者也口口口口新奇者,摈古竟今,危侧趣诡者也口口口口轻靡者口口口,浮文弱植 口口口,缥缈附俗者也口口口。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口口口。 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口口口。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口口,莫非情性。是以贾 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口口口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口口口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口口口子政简易,故趣昭而 事博口口口口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口口¤平子淹通,故恵周而藻密口口口仲宣躁竞,故颖岀而才果口口口公幹气 褊,故言壮而情骇口口口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口□叔夜俊侠,故兴髙而采烈口口口口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口口口口土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口口口。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 夫才由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口口口,功在初化,器成采定,难可翻移。故董孑雕琢,必先雅制口口口,沿根讨 叶,思转自圆口口,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口口口,得其环中,则辐凑相成口口口。故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 口口口,文之司南口口口,用此道也 赞曰:才性异区,文体繁诡口口。辞为肌肤,志实骨髓。雅丽黼黻,淫巧朱紫口口口。习亦凝真口口口,功沿渐靡《神思》为《文心雕龙》第二十六篇,专论写作特别是写作诗赋等抒情状物作品时的思维活动。执笔为文必始于运 思,故该篇列于《文心》“下篇”创作论之首。 在刘勰以前,陆机《文赋》对于创作思维已有精彩的描述,刘勰实深受其影响。《神思》中论及创作思维在时间、 空间上的广阔性,论及此种思维之伴随语言和物象,也说到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充盈与活跃。这些都是《文赋》已经 讲到过的。《神思》中新的、值得注意的地方则有以下几点: 一、鲜明地提出了“神与物游”的命题,论及作家思维与外物的关系,亦即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刘勰说:“故思 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 塞,则神有遁心。”一再将“神”与“物”相对提出。赞语亦云:“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创作中既求表现物之形貌,同 时又以“心”之“理”(指作家所欲抒写的事理、情志)与之相应和;也就是说,作品中既描绘物象,又表现作者情 志。刘勰还没有提出情与景交融一类命题,但既说“物以貌求,心以理应”,那么应该可以推论:作品中抒写情志与 描绘物象,二者该是相应和的、合拍的。 应该指出,刘勰这儿所说的“物”是有限定的:它只限于感性事物,首先是指自然景物,也包括人工制造而有形貌声 色之物,如宫殿等等。其物还不等于今日所谓客观事物。刘勰论创作思维中的心物关系,实偏重于自然景物与作家 情志间的关系。 二、《神思》探讨了如何保证创作思维的通畅活跃的问题。刘勰首先从“志气”和“辞令”两方面论述这一问题,即认 为临文之际的精神状态和运用文辞的能力,是思维畅通与否的关键。然后就从这两方面着手加以解决。关于“志 气”,刘勰强调“贵在虚静”,即临文之际须心思高度集中而不繁杂。在《养气》中,还说写作应“从容率情,优柔适 会”,即应处于从容、宽舒、自由而无所拘束的精神状态之中,听凭文思自来,不可强求。《养气》很强调作家应 劳逸结合,精神健旺,那样才能常处于创作欲望强烈、跃跃欲试的状态中。关于“辞令”,刘勰强调广泛阅读、研味 前人的著作文章,以提高语言能力。《神思》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积学”句 意谓广泛读书积累,包括积累词语、典故等。“酌理”句指研究种种事理、思想观点。在刘勰看来,也还是要通过学 习典籍以提高这方面的识见能力。“积学”重在记诵、积累材料,“酌理”重在思考、融会贯通。“研阅”句是说揣摩、学 习前人的写作技巧,提高鉴赏、分析、批判能力。“驯致”句指从容玩味文辞。“研阅”句重在理性分析,“驯致”句较多 欣赏玩味的意思。刘勰认为,通过这几方面的观摩学习,做到“博练”,便能大大提高写作能力,包括驱遣文辞的本 领,于是临文构思时便能汩汩滔滔,文思通畅。总之,刘勰从临文之际的精神状态和平日的积学揣摩两方面, 即“秉心”和“养术”两方面,论述如何保证文思畅达的问题,比较切实可行,富于实践的意义。 三、刘勰首次使用了“意象”一语。“意象”的语源,出于《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象指卦爻之象,它们 象征着种种事物、事情、事理。刘勰所谓“意象”,就是指作家头脑中的“意”,它可以是具体的、形象的,也可以是 比较抽象的、概括的。它虽包括但并不等于今日所谓“形象”。后世(主要是宋代以后)论文艺创作时常用“意象”一 词,刘勰则是首次将其语用于文论之中,值得我们注意。 文心雕龙·体性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 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 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 八曰轻靡。典雅者,镕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远奥者,复采曲文,经理玄宗者也;精约者,核字 省句,剖析毫厘者也;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繁缛者,博喻采,炜烨枝派者也; 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新奇者,摈古竞今,危侧趣诡者也;轻靡者,浮文弱植 ,缥缈附俗者也。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文辞根叶,苑囿其中矣。 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 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 事博;孟坚雅懿,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幹气 褊,故言壮而情骇;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 夫才由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采定,难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 叶,思转自圆,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凑相成。故宜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 ,文之司南,用此道也。 赞曰:才性异区,文体繁诡。辞为肌肤,志实骨髓。雅丽黼黻,淫巧朱紫。习亦凝真,功沿渐靡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