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城市贫图状况分析及反贫困对算4 这种状态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迅速增长的教育支出使很多家庭因教就业打击,促使这些人群容易形成丧 入分配制度和福利政策的不合理及致贫,调查中一些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失工作动机,听天由命,依赖低保的失 制度保障体系的缺乏.由于中国收入消费支出的比例已高达30%之多,而能”文化,这对城市反贫困造成了新 分配制度和福利政策在贫富之间和行对于原本贫困的家庭来说,大学1万的挑战 业之间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中国多元1年的学费和城市高额的生活费44医疗方面 近十几年来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穷人使得子女享受高等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城市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着就业难 收入不变,相对收入更低,富人收入尽管国家已对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给予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子女教育 大幅提高,从而产生穷人更穷富人更了一定的教育补贴,但主要限于一定难和法律救助难等六难现象。其 富的局面。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学杂费的减免,而这些费用在教育费中医疗难是主要困难之一,在民政部 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大多在0.24用总支出中的比例正逐渐下降,且享的一项调查中,64.9%的低保家庭 和0.36之间,而中国2009年的基受补贴的政策也比较苛刻教育负担中就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慢性病或大 尼系数为0.47,目前已达0.5.中繁重使贫困家庭不得不放弃受教育的病病人,医疗费用高使很多非贫困家 国的贫富差距之大,财富分配不均机会,因此,贫困家庭的子女通常在庭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且由此无法 衡,城市贫民的生活境况的严峻性也低学历和低技能的情况下就卷入了就摆脱贫困.近年,中国医疗保险制度 由此可见一斑。尽管近几年中国出台业市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弱.收入已在绝大多数城市得到广泛实施,在 了很多涉及民生的政策.完善了城市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反哺父辈的定程度上防止了因病致贫现象的产 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力度不足、扶希望也较小,从而更容易形成低人生。但仍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在非正 持资金有限和享受人群面窄,城市贫力资本投资一低就业一低收入一低人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和流动人口不能 问题仍然严峻.从近年进入城市最力资本投资”的贫困恶性循环和贫困平等地享受医疗保险带来的好处 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来看,人数不仅没 际传递现象 些地方因地方财力较差,未能做到应 有减少,还有增加态势。有学者在对4.3就业方面 保尽保.二是,即使有了医疗保险制 1998-2009年中国36个城市低 在对城市低保家庭的调查中发度,病人多,医疗水平设施不足,医 保”标准变化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城现他们致贫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但是疗水平差,医务人员供不应求,医药贵 市低保标准的增长率远低于职工平均有些属于持续性贫困,需要享有长期乱收费等等现象仍普遍存在,看病难 资增长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低保政策,短期内难以具备脱贫的可费用高始终困扰着贫困家庭.更多的 率,加上近年物价高涨和CP指数的能.而另一些家庭属于暂时性贫困 选择有病扛着,不敢就医。一旦小 不断攀升,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数应只要能够实现就业,通过一段时期过病拖成大病,这些家庭又将进一步跌 是逐年增加的,反贫困的迫切性也进渡,即可摆脱贫困状况,对于第二类入贫困的深渊 步加大 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扶持是非常重要 除了以上4项因素外,地区自 4.2教育方面 的.然而这类低保家庭的成员大多难身的社会经济因素也是贫困产生的原 贫困群体往往集经济贫困.知识以获得较稳定的职业,失业.不充分因之一.从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分布来 贫困.素质贫困于一身。提高知识水就业以及就业质量偏低,使他们收入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贫困人 平和就业的素质能力是摆脱经济贫困低且不稳定,他们总是艰难地徘徊在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落后的欠发达地 的有效路径,因此教育对脱贫是至关基本生存需要、子女教育.疾病风险区.东北部的老工业基地和产业结构 重要的。但从对享受城市低保家庭的的多重压力下,步履维艰.随着中国明显单一且对资源有着强烈依赖的城 调查情况看,大部分适龄子女只接受用人单位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市.由此可见,虽然中国在经济快速 过九年义务教育,享受大专教育的屈高,缺乏就业技能的贫困家庭成员更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期出现了贫富差 指可数,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费用过难以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就业机距拉大,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现 高.中国1980年代中期,教育产业会,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声望、象,但经济的发展与城市贫困并非矛 化的思想占上风,取代了教育公益化,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先天劣势及长期的盾的,关键在于制度政策的有效配合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htp/w201.现代城市研究1态,这种状态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 收入分配制度和福利政策的不合理及 制度保障体系的缺乏。由于中国收入 分配制度和福利政策在贫富之间和行 业之间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中国 近十几年来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穷人 收入不变,相对收入更低,富人收入 大幅提高,从而产生穷人更穷富人更 富的局面。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 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大多在 0.24 和 0.36 之间,而中国 2009 年的“基 尼系数”为 0.47,目前已达 0.5,中 国的贫富差距之大,财富分配不均 衡,城市贫民的生活境况的严峻性也 由此可见一斑。尽管近几年中国出台 了很多涉及民生的政策,完善了城市 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力度不足、扶 持资金有限和享受人群面窄,城市贫 困问题仍然严峻。从近年进入城市最 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来看,人数不仅没 有减少,还有增加态势。有学者在对 1998 ~ 2009 年 中 国 36 个 城 市“ 低 保”标准变化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城 市低保标准的增长率远低于职工平均 工资增长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率,加上近年物价高涨和 C P I 指数的 不断攀升,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数应 是逐年增加的,反贫困的迫切性也进 一步加大。 4.2 教育方面 贫困群体往往集经济贫困、知识 贫困、素质贫困于一身。提高知识水 平和就业的素质能力是摆脱经济贫困 的有效路径,因此教育对脱贫是至关 重要的。但从对享受城市低保家庭的 调查情况看,大部分适龄子女只接受 过九年义务教育,享受大专教育的屈 指可数,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费用过 高。中国 1980 年代中期,教育产业 化的思想占上风,取代了教育公益化, 迅速增长的教育支出使很多家庭因教 致贫,调查中一些家庭的教育支出占 消费支出的比例已高达 30% 之多。而 对于原本贫困的家庭来说,大学 1 万 多元 1 年的学费和城市高额的生活费 使得子女享受高等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尽管国家已对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给予 了一定的教育补贴,但主要限于一定 学杂费的减免,而这些费用在教育费 用总支出中的比例正逐渐下降,且享 受补贴的政策也比较苛刻。教育负担 繁重使贫困家庭不得不放弃受教育的 机会。因此,贫困家庭的子女通常在 低学历和低技能的情况下就卷入了就 业市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弱,收入 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反哺父辈的 希望也较小,从而更容易形成“低人 力资本投资—低就业—低收入—低人 力资本投资”的贫困恶性循环和贫困 代际传递现象。 4.3 就业方面 在对城市低保家庭的调查中发 现他们致贫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但是 有些属于持续性贫困,需要享有长期 低保政策,短期内难以具备脱贫的可 能。而另一些家庭属于暂时性贫困, 只要能够实现就业,通过一段时期过 渡,即可摆脱贫困状况。对于第二类 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扶持是非常重要 的。然而这类低保家庭的成员大多难 以获得较稳定的职业,失业、不充分 就业以及就业质量偏低,使他们收入 低且不稳定,他们总是艰难地徘徊在 基本生存需要、子女教育、疾病风险 的多重压力下,步履维艰。随着中国 用人单位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 高,缺乏就业技能的贫困家庭成员更 难以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就业机 会。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声望、 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先天劣势及长期的 就业打击,促使这些人群容易形成丧 失工作动机,听天由命,依赖低保的“失 能”文化,这对城市反贫困造成了新 的挑战。 4.4 医疗方面 城市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着就业难、 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子女教育 难和法律救助难等“六难”现象。其 中医疗难是主要困难之一,在民政部 的一项调查中,64.9% 的低保家庭 中就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慢性病或大 病病人,医疗费用高使很多非贫困家 庭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且由此无法 摆脱贫困。近年,中国医疗保险制度 已在绝大多数城市得到广泛实施,在 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因病致贫现象的产 生。但仍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在非正 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和流动人口不能 平等地享受医疗保险带来的好处,一 些地方因地方财力较差,未能做到应 保尽保。二是,即使有了医疗保险制 度,病人多,医疗水平设施不足,医 疗水平差,医务人员供不应求,医药贵, 乱收费等等现象仍普遍存在,看病难, 费用高始终困扰着贫困家庭,更多的 人选择有病扛着,不敢就医。一旦小 病拖成大病,这些家庭又将进一步跌 入贫困的深渊。 除了以上 4 项因素外,地区自 身的社会经济因素也是贫困产生的原 因之一。从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分布来 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贫困人 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落后的欠发达地 区、东北部的老工业基地和产业结构 明显单一且对资源有着强烈依赖的城 市。由此可见,虽然中国在经济快速 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期出现了贫富差 距拉大,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现 象,但经济的发展与城市贫困并非矛 盾的,关键在于制度政策的有效配合。 中国城市贫困状况分析及反贫困对策 蒋贵凰 宋迎昌 2011.10 现代城市研究 1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