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反映 在美国决策者看来,在印度支那的干涉、特别直接参与越南战争,目的都是为了遏止中 国在这一地区的扩张,但是美国也因此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首先是因为中国在这一地区 的实力和地位,从一开始就限制了美国干预的规模和限度。换句话说,美国既要遏止中国, 又不希望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冲突,这种困境从一开始就在折磨美国领导人。例如在肯尼迪执 政初期,美国政府内部曾经有人建议,在老挝形势危急时,直接向那里派遣美国军队,结果 遭到否决。反对派遣美军的人的主要理由就是担心那样做会引起中国介入,他们提出要么大 干,要么不干,除非美国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否则干脆不要直接插手。59 约翰逊政府在决定直接介入越南战争时,面临同样的困境。它每一次决定是否将军事干 涉升级时,都不得不反复考虑中国的反应,因为他们确实担心会重蹈朝鲜战争的覆辙。结果 是美国为了遏止中国而卷入越南战争,同时又因为担心同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而不得不 对军事卷入的规模和程度有所限制。 美国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北越由于得到中国的有力支持,一再拒绝了美国关于举行和 谈的建议。据美国方面的统计,直到1968年,美国为和谈而进行的大大小小的试探多达2000 多次,但是从未有结果。60北越坚持武装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在向北越提供全面援助 的同时,也一再劝告北越领导人不要轻易接受美国的和谈建议,否则越南的民族解放斗争和 完成国家统一的斗争将前功尽弃。中国的反对至少也是北越长期拒绝与美国谈判的主要原因 之一。不仅如此,中国领导人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在国际上制造反对美国和谈“阴谋”的舆 论。6中国报刊这一时期强烈谴责美国的和谈不过是企图欺骗越南人民,软化北越进行抗美 救国斗争的立场。62中国的强硬立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鼓动国际调停的努力。 中国支持北越坚决抵抗和顽强反对美国和谈“阴谋”的两手政策,确实使美国政府在越 南战争中进退两难。从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角度看,这种局面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背景,它决 定了美国如要从越南战争中“脱身”,就有必要改变其对华政策,起码不能将遏制中国作为 进行干涉的目标。另一方面,美国要缓和中美关系,就必须放弃在印度支那的军事干涉,至 少需要首先表明,它确实准备为结束军事干涉作出切实的努力 这里有必要提及1966年3月中美大使级会谈第129次会谈的情况。根据中国代表王国 权的回忆,美国代表在会谈中有意地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称呼,并在会谈结束后向 中方的翻译强调了这一用语的含义,而且中方翻译确认了那是“友好的表示”,并将此情况 转达国内。63王国权本人和有的论著认为,主要是因为受到中国国内政治形势(“文革”)的 影响,中国政府未能迅速作出反应,从而“错过了一次及时推动中美关系的有利时机”,或 者说是“失之交臂”。θ4就探讨中国对美决策的国内环境而言,必须承认“文革”造成的激 烈气氛很可能对当时处理这一情况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不过如果考虑到美国正在扩大越南战 AJ Robert S Mcnamara with Brian VanDeMark, 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 pp 64-65.102,116.218 59《一千天》,第259页。 60参阅《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第255页 61《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中卷,第750页:下卷,第74页:《周恩来外 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444471,820页:“ Documents on China and Vietnam Peace Talks", Zhai Qiang, Beijing and the vietnam Peace Talks, 1965-68, New Evidence from Chinese Sources,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Working Paper No. 18, pp 26-34 62以1965年春美国提出和谈为例,中国的报刊对国际上的所有调停努力都进行了猛烈和密集的抨击。《揭 穿约翰逊的大骗局》,《人民日报》1965年4月11日:《正告吴丹》,《人民日报》1965年4月12日:《短命 的骗局》,《人民日报》1965年4月13日:《评十七国“呼吁书”》,《人民日报》1965年4月22日:《我外 交部两次照会英国政府,不欢迎英国政府派特别代表来华讨论越南问题》,《新华月报》1965年第5期,第 153页 63王国权:《我的大使生涯》,《当代中国使节外交生涯》,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155页。 64《我的大使生涯》,第155页:《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347页反映。58 在美国决策者看来,在印度支那的干涉、特别直接参与越南战争,目的都是为了遏止中 国在这一地区的扩张,但是美国也因此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首先是因为中国在这一地区 的实力和地位,从一开始就限制了美国干预的规模和限度。换句话说,美国既要遏止中国, 又不希望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冲突,这种困境从一开始就在折磨美国领导人。例如在肯尼迪执 政初期,美国政府内部曾经有人建议,在老挝形势危急时,直接向那里派遣美国军队,结果 遭到否决。反对派遣美军的人的主要理由就是担心那样做会引起中国介入,他们提出要么大 干,要么不干,除非美国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否则干脆不要直接插手。59 约翰逊政府在决定直接介入越南战争时,面临同样的困境。它每一次决定是否将军事干 涉升级时,都不得不反复考虑中国的反应,因为他们确实担心会重蹈朝鲜战争的覆辙。结果 是美国为了遏止中国而卷入越南战争,同时又因为担心同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而不得不 对军事卷入的规模和程度有所限制。 美国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北越由于得到中国的有力支持,一再拒绝了美国关于举行和 谈的建议。据美国方面的统计,直到 1968 年,美国为和谈而进行的大大小小的试探多达 2000 多次,但是从未有结果。60北越坚持武装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在向北越提供全面援助 的同时,也一再劝告北越领导人不要轻易接受美国的和谈建议,否则越南的民族解放斗争和 完成国家统一的斗争将前功尽弃。中国的反对至少也是北越长期拒绝与美国谈判的主要原因 之一。不仅如此,中国领导人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在国际上制造反对美国和谈“阴谋”的舆 论。61中国报刊这一时期强烈谴责美国的和谈不过是企图欺骗越南人民,软化北越进行抗美 救国斗争的立场。62中国的强硬立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鼓动国际调停的努力。 中国支持北越坚决抵抗和顽强反对美国和谈“阴谋”的两手政策,确实使美国政府在越 南战争中进退两难。从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角度看,这种局面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背景,它决 定了美国如要从越南战争中“脱身”,就有必要改变其对华政策,起码不能将遏制中国作为 进行干涉的目标。另一方面,美国要缓和中美关系,就必须放弃在印度支那的军事干涉,至 少需要首先表明,它确实准备为结束军事干涉作出切实的努力。 这里有必要提及 1966 年 3 月中美大使级会谈第 129 次会谈的情况。根据中国代表王国 权的回忆,美国代表在会谈中有意地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称呼,并在会谈结束后向 中方的翻译强调了这一用语的含义,而且中方翻译确认了那是“友好的表示”,并将此情况 转达国内。63王国权本人和有的论著认为,主要是因为受到中国国内政治形势(“文革”)的 影响,中国政府未能迅速作出反应,从而“错过了一次及时推动中美关系的有利时机”,或 者说是“失之交臂”。64就探讨中国对美决策的国内环境而言,必须承认“文革”造成的激 烈气氛很可能对当时处理这一情况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不过如果考虑到美国正在扩大越南战 58 可参阅 Robert S.Mcnamara with Brian VanDeMark, 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 pp 64-65, 102,116, 218. 59 《一千天》,第 259 页。 60 参阅《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第 255 页。 61 《周恩来年谱 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年版,中卷,第 750 页;下卷,第 74 页;《周恩来外 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444,471,820 页;“Documents on China and Vietnam Peace Talks”, Zhai Qiang, Beijing and the Vietnam Peace Talks, 1965-68, New Evidence from Chinese Sources,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Working Paper No. 18, pp 26-34.. 62 以 1965 年春美国提出和谈为例,中国的报刊对国际上的所有调停努力都进行了猛烈和密集的抨击。《揭 穿约翰逊的大骗局》,《人民日报》1965 年 4 月 11 日;《正告吴丹》,《人民日报》1965 年 4 月 12 日;《短命 的骗局》,《人民日报》1965 年 4 月 13 日;《评十七国“呼吁书”》,《人民日报》1965 年 4 月 22 日;《我外 交部两次照会英国政府,不欢迎英国政府派特别代表来华讨论越南问题》,《新华月报》1965 年第 5 期,第 153 页。 63 王国权:《我的大使生涯》,《当代中国使节外交生涯》,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4——155 页。 64 《我的大使生涯》,第 155 页;《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 347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