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过量的咸味阻止血液的正常流动并改变血液的颜色,而过多的甘味会伤骨脱发。药物也分 为10类,其中某些如“解充血药”似乎挺有道理,但也有一些不那么清楚,如“轻药”与“重药”。 这些理论在传统的中国没有得到确实的改善。是什么防止中国人认识到微生物是疾病传媒 的秘密?为什么他们没有进一步追究气、味与脉络之间的关系,直到观察到的现象与身体内部 连贯性和谐性的问题,以重新思考他们的概念?原因很可能是医药过于复杂(比如与弹道学和 行星运动相比,而这些欧洲人感兴趣的领域并不吸引中国人)。如果首先在一个简单些的领 域,可能会比较容易。在那些后来真正取得进步的有限的几个领域,常常是不去考虑以往的理 论,而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例如,17世纪流行病学家吴有性认为从根本上看,疾病均由各 种“杂气因素起作用而诱发,不同杂气因素造成不同种类(如人、牛、鸡)发生不同疾病,并 且由同种类的一员传染给另一员,这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看法了。其著作《瘟疫论》是针对 1641年大瘟疫的回答,PI91对刘完素仅由六气来解释病因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很奇 怪,就我所知还,后来没有人继续吴有性的观点,他的观点其实很有出成果的潜能 在社会和组织方面,中国中古医药同样值得注意。公元978年出版了《钦定太平圣惠 方》,列有1万6千多种药方和药物,大多根据公元610年的《诸病源候总论》而来。会议 992年印刷时有100卷,这些书分发给各州政府。1051年从中精选5卷印出,题为《简要济众 方》,作为乡村医生的手册。热带疾病也引起政府的关注。1018年印出陈尧叟的《集验方》 并发给广南路的官员,因为南方缺少合适的药物:1048年又编成《庆历善救方》。约在11世 纪末,命全国名医将秘方上交政府评价;12世纪初,由此又编成两本新书: Remedies from the Office of the Grand Physician【《?太医署救方》】选择297种药列出,及经增补5卷本 Remedies from the Board of Harmonious Pharmaceutics【?尚药局救方》】,成为南宋时期标准 参考书。书中所列各药由位于京师的政府药厂来配制,第一座药厂1076年建立,售给百姓的 价格原则上是一般市价的三分之二。 政府还印刷重要的医学经典。1026至1027年出版了《黄帝内经》和另外两本早期重要著 作。1057年成立“校正医书局”;从1061至1069年出版或再版了包括《伤寒论》在内的10部 基础医书,后来起到最主要的启示作用,奠定了北方学派。1088年出的5部巾箱本的医学经 典都销售极好。因此大约在1100年时,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此前与当时最好的医学知识一般 都不是不可及的。 同时国家还有全国范围的医疗等级制度,最上层是医官,在公元1114年有1000多名,虽 然这个数字没有维持很久。在京城太医署P192招收学生有300名额;1113年又在各府、州建 立医校。考试分三级,除了最低一级,前两级既有笔试又要求胜任临床。10项专门科目各设 教授,包括接生、针灸、口喉、眼耳、战伤以及脉搏等。一些官方专家还撰写专论。如1263 年陈自明《外科精要》即一例。法医学也很重要。约在1000年前后,对认为是被杀死的人 定要验尸。宋慈《宋提刑洗冤集录》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之后又有几本出版,其 中有名的是元代王与的《无冤录》。80 出,过量的咸味阻止血液的正常流动并改变血液的颜色,而过多的甘味会伤骨脱发。药物也分 为 10 类,其中某些如“解充血药”似乎挺有道理,但也有一些不那么清楚,如“轻药”与“重药”。 这些理论在传统的中国没有得到确实的改善。是什么防止中国人认识到微生物是疾病传媒 的秘密?为什么他们没有进一步追究气、味与脉络之间的关系,直到观察到的现象与身体内部 连贯性和谐性的问题,以重新思考他们的概念?原因很可能是医药过于复杂(比如与弹道学和 行星运动相比,而这些欧洲人感兴趣的领域并不吸引中国人)。如果首先在一个简单些的领 域,可能会比较容易。在那些后来真正取得进步的有限的几个领域,常常是不去考虑以往的理 论,而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例如,17 世纪流行病学家吴有性认为从根本上看,疾病均由各 种“杂气”因素起作用而诱发,不同杂气因素造成不同种类(如人、牛、鸡)发生不同疾病,并 且由同种类的一员传染给另一员,这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看法了。其著作《瘟疫论》是针对 1641 年大瘟疫的回答,P191 对刘完素仅由六气来解释病因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很奇 怪,就我所知还,后来没有人继续吴有性的观点,他的观点其实很有出成果的潜能。 在社会和组织方面,中国中古医药同样值得注意。公元 978 年出版了《钦定太平圣惠 方》,列有 1 万 6 千多种药方和药物,大多根据公元 610 年的《诸病源候总论》而来。会议 992 年印刷时有 100 卷,这些书分发给各州政府。1051 年从中精选 5 卷印出,题为《简要济众 方》,作为乡村医生的手册。热带疾病也引起政府的关注。1018 年印出陈尧叟的《集验方》 并发给广南路的官员,因为南方缺少合适的药物;1048 年又编成《庆历善救方》。约在 11 世 纪末,命全国名医将秘方上交政府评价;12 世纪初,由此又编成两本新书:Remedies from the Office of the Grand Physician【《?太医署救方》】选择 297 种药列出,及经增补 5 卷本 Remedies from the Board of Harmonious Pharmaceutics【?尚药局救方》】,成为南宋时期标准 参考书。书中所列各药由位于京师的政府药厂来配制,第一座药厂 1076 年建立,售给百姓的 价格原则上是一般市价的三分之二。 政府还印刷重要的医学经典。1026 至 1027 年出版了《黄帝内经》和另外两本早期重要著 作。1057 年成立“校正医书局”;从 1061 至 1069 年出版或再版了包括《伤寒论》在内的 10 部 基础医书,后来起到最主要的启示作用,奠定了北方学派。1088 年出的 5 部巾箱本的医学经 典都销售极好。因此大约在 1100 年时,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此前与当时最好的医学知识一般 都不是不可及的。 同时国家还有全国范围的医疗等级制度,最上层是医官,在公元 1114 年有 1000 多名,虽 然这个数字没有维持很久。在京城太医署 P192 招收学生有 300 名额;1113 年又在各府、州建 立医校。考试分三级,除了最低一级,前两级既有笔试又要求胜任临床。10 项专门科目各设 教授,包括接生、针灸、口喉、眼耳、战伤以及脉搏等。一些官方专家还撰写专论。如 1263 年陈自明《外科精要》即一例。法医学也很重要。约在 1000 年前后,对认为是被杀死的人一 定要验尸。宋慈《宋提刑洗冤集录》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之后又有几本出版,其 中有名的是元代王与的《无冤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