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含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各育不但具有互含性,同时又具有相互制约性。各育过程的完善为德 育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德育成效显著也会促进其他各育健康发展:反之,各育过程有问题 也影响德育效果,德育过程和其他各育过程同样受到牵制。然而,德育毕竟不同于其他各育, 德育过程和其他各育过程各有不同的特点、任务和作用,但他们是无法相互替代的,它们构 成全面发展的不同方面,缺一不可。 德育过程不同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工作过程,而思想品德形成 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双边共同活动过程,而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受教有者个体思想矛盾运动发展 过程。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过程是人思想品德形成不可 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外部条件和主导力量。德育过程的组织 与实施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受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为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必须找到德育工作运行的基本规律。教育者 应该在摸清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教育过程的规律,有针对性地组织 德育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 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通俗地讲,就是能 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并形成一种信念,指导人的行为。比如黄继光,董存瑞、邱 少云都是因为具备了“为国捐躯、无比伟大”的道德信念,才会有那样的行为的,知是品德 形成的基础。 启示:德育过程常常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要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道德 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 成正确的道德观。这对调节他们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一般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 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如 对善良的歌颂,对正义的崇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不道德行为的厌恶、 憎恨等。情感在品德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米没 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 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识也将停留在口头上。 例如,有的学生懂得劳动伟大的道理,却好逸恶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劳动毫无兴 趣和情感,怕脏、怕累。只有道德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情感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 为,否则,道德发展只能停留在认识阶段。如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医生明知道拿回扣、要红 包不道德,但是照拿不误,拿了也心安理得,没有丝毫的愧疚和不安,也是由于缺乏道德情 感的缘故,而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这些革命战士之所以有那样伟大的行为,不仅因为他 们有道德认识,同时因为他们有“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情感,才促进他们产生那样伟 大的行为。 启示:在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善于激发他们对道德行为的敬 佩、爱慕之情,要引导他们]去体验进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比如体验帮助他人之 后得到赞扬的幸福。感到道德的价值和需要,以发展他们的深厚道德情感。 人们往往有许多劣根性,如懒惰、自私、所以有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往往不足以产 生道德行为,还需要意志的调节。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常常表现为 意志活动,即为实现个人确定的道德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 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