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京行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理论综迷 也仍然有学者遵照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的理解来谈 上,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显示出了重要的现代意 论这一含义丰富的概念·,还有学者仅从城市居民 义。而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研究中,认识到黑 的狭义范围来理解市民社会,这样很容易在语言转 格尔的市民社会是一个作为规范和标准的“真正的 换时产生混乱。 自由”概念,是一个建立在互主体性哲学模式之上 随着对Civil Society的深入理解,及20世纪 的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表现为从“家庭"经过“市 90年代后西方公民社会的兴起,强调公民对政治 民社会”到“国家”的各个环节的辩证发展,这也是 生活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的学者,越 自由意识的发展。这一概念对于黑格尔的伦理概念 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公民社会的译法。从中国内地 及其辩证运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正是在伦 的研究状况来看,最近几年采用这一译名的比较普 理概念的运动过程中,“市民社会”表现出了深刻的 遍。而且,就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来看,中国是一个 辩证性质?。在对伯恩斯坦的研究中,揭示出他是 拥有8,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如果采用市民社会的 提出建构市民社会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之关 术语,无形中就将广大农民排斥在外。再者,就 系问题的第一人,并探讨了他与马克思的观点的异 Civil 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而言,本来侧重的就是 同之处8。 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所以在当下,公民社会 上述研究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个人的市 确实是一种较好且较为普遍的译名。至于民间社 民社会观念,而且主要是属于评介性质的,在这一 会,则是台湾学者的译法。这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为 层次上,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对经典原著的解读, 历史学家所喜欢,在分析近代中国的民间组织时尤 希望重现原著对这一论题解释的本来面貌。然后, 宜采用。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它过于边缘化,带有台 再有限地探讨马克思、黑格尔等的市民社会理论的 湾社会发展的显著痕迹,突出强调了官民对立和台 现代意义。这些研究一般都是采用市民杜会的译 湾社会的那种自下而上的运动特征,是一个地域性 法,而且,在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时,往往把市民杜 的概念,不具备普遍性。 会等同于城市居民,并且把它当作一个历史性的概 对Civil Society的不同译法,其实代表了学者 念来理解,这样很容易产生歧义。 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从西方的传统来看,公民 除此以外,方朝晖从词源学的意义上详尽地阐 社会的概念不断发展变化,古希腊时期指城邦社 述了西方学者的两种不同的市民社会观念和两种 会,到近代出现不同的研究进路:有洛克式的社会 不同的理解趋势,指出现代市民社会是古希腊、罗 先于国家或外在于国家,有黑格尔式的国家高于社 马和中世纪的自治城市社会两种观念的融合,既是 会,还有孟德斯鸠式的以法治为核心的进路。到哈 一个“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又是“国家公民”的社 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之后,又有了从以市场经济转 会,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而成0:。 到以文化领域为划分点的变化。而要建构中国自己 邓正来曾对那一阶段的市民社会研究概况做 的公民杜会话语体系,就必须要对这个概念有自己 了一个批判性的总结。他针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 本土性的理解。 发生学背景,指出市民社会研究其实是超出于原来 中国内地学者对公民社会的理解可以分为两 的知识界讨论背景之外的一个全新领域,并指出市 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采用二分法,第二阶段主 民社会研究对学界来说有两大可以运用的资源:一 要是采用三分法。 是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实体社会的资源;一是作为认 由于国内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始于马 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解释式的资源。邓正来讨论的 克思的经典著作,所以国内相当多的研究文款集中 重点,是作为一种解释模式的市民社会在阐释中国 在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研究上,以及对与此相关的 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有多大的作用。 黑格尔、伯恩斯坦、葛兰西等人的市民社会研究上。 以此为出发点,他在分析了市民社会的中国化概念 这类研究一般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即 后,对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深人的讨 从唯物史观出发,阐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点,并 论,指出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或发展的具体道路有 力图发掘出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历史意义。在进行 两段论模式和三阶段三种动力滚动驱动式,中国市 这方面的研究时,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把“市民社 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应该是良性互动)据邓正来 会“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对应 总结,这一时期的市民社会的概念理解有以下几 物,看作是置于个人和国家之间、对私人利益和普 个特色:(1)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甚或私有产权 遍利益起调和作用的“中介体”。正是在这个意义 为基础的:(2)市民社会的内在联系是内生于市场 —93- 万方数据《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理论综述 也仍然有学者遵照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的理解来谈 论这一含义丰富的概念“,还有学者仅从城市居民 的狭义范围来理解市民社会,这样很容易在语言转 换时产生混乱。 随着对Civil Society的深入理解,及20世纪 90年代后西方公民社会的兴起,强调公民对政治 生活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的学者,越 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公民社会的译法。从中国内地 的研究状况来看,最近几年采用这一译名的比较普 遍。而且,就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来看,中国是一个 拥有8、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如果采用市民社会的 术语,无形中就将广大农民排斥在外。再者。就 Civil 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而言,本来侧重的就是 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所以在当下,公民社会 确实是一种较好且较为普遍的译名。至于民间社 会,则是台湾学者的译法。这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为 历史学家所喜欢,在分析近代中国的民间组织时尤 宜采用。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它过于边缘化,带有台 湾社会发展的显著痕迹,突出强调了官民对立和台 湾社会的那种自下而上的运动特征,是一个地域性 的概念,不具备普遍性j]。 对Civil Society的不同译法,其实代表了学者 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从西方的传统来看,公民 社会的概念不断发展变化,古希腊时期指城邦社 会,到近代出现不同的研究进路:有洛克式的社会 先于国家或外在于国家,有黑格尔式的国家高于社 会,还有盂德斯鸠式的以法治为核心的进路。到哈 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之后.又有了从以市场经济转 到以文化领域为划分点的变化。而要建构中国自己 的公民社会话语体系,就必须要对这个概念有自己 本土性的理解。 中国内地学者对公民社会的理解可以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采用二分法,第二阶段主 要是采用三分法。 由于国内对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始于马 克思的经典著作,所以国内相当多的研究文献集中 在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研究上,以及对与此相关的 黑格尔、伯恩斯坦、葛兰西等人的市民社会研究上。 这类研究一般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即 从唯物史观出发.阐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点,并 力图发掘出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历史意义。在进行 这方面的研究时,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把“市民社 会”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对应 物,看作是置于个人和国家之间、对私人利益和普 遍利益起调和作用的“中介体”。正是在这个意义 一93 上,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显示出了重要的现代意 义。。而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研究中,认识到黑 格尔的市民社会是一个作为规范和标准的“真正的 自由”概念,是一个建立在互主体性哲学模式之上 的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表现为从“家庭”经过“市 民社会”到“国家”的各个环节的辩证发展,这也是 自由意识的发展。这一概念对于黑格尔的伦理概念 及其辩证运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正是在伦 理概念的运动过程中,“市民社会”表现出了深刻的 辩证性质”。在对伯恩斯坦的研究中,揭示出他是 提出建构市民社会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之关 系问题的第一人,并探讨了他与马克思的观点的异 同之处8。 上述研究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个人的市 民社会观念,而且主要是属于评介性质的。在这一 层次上,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对经典原著的解读, 希望重现原著对这一论题解释的本来面貌。然后, 再有限地探讨马克思、黑格尔等的市民社会理论的 现代意义。这些研究一般都是采用市民社会的译 法,而且,在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时,往往把市民社 会等同于城市居民,并且把它当作一个历史性的概 念来理解,这样很容易产生歧义。 除此以外,方朝晖从词源学的意义上详尽地阐 述了西方学者的两种不同的市民社会观念和两种 不同的理解趋势,指出现代市民社会是古希腊、罗 马和中世纪的自治城市社会两种观念的融合,既是 一个“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又是“国家公民”的社 会,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而成“…。 邓正来曾对那一阶段的市民社会研究概况做 了一个批判性的总结。他针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 发生学背景,指出市民社会研究其实是超出于原来 的知识界讨论背景之外的一个全新领域,并指出市 民社会研究对学界来说有两大可以运用的资源:一 是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实体社会的资源;一是作为认 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解释式的资源。邓正来讨论的 重点,是作为一种解释模式的市民社会在阐释中国 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时有多大的作用。 以此为出发点,他在分析了市民社会的中国化概念 后,对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 论,指出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或发展的具体道路有 两段论模式和三阶段三种动力滚动驱动式,中国市 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应该是良性互动”“。据邓正来 总结,这一时期的市民社会的概念理解有以下几 个特色:(1)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甚或私有产权 为基础的;(2)市民社会的内在联系是内生于市场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