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但二者也有区别,伦理学范畴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相对于政治观念、法律观 念、宗教观念和艺术观念来划分的,故伦理学上的德育侧重人的行为规范和风尚,培养人们 一定的道德品质(如背叛祖国、汉奸,抢劫,坑蒙拐骗)。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 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因此,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道德教育,是指伦理学上的,即道 德品质教育;广义的道德教育,则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 分。 (2)德育与智有不同。 智育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认知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 理观问题。 德育也要以认识为基础,但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 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如果一个学生只有某种道德规范的认识,而无这种道德上 的需要,没有感到这种道德的价值,缺乏积极的态度和情感,那么就不可能用这种规范来调 节他个人的行为。因此,德育不能停留在一般的道德认识上(腐败者满口仁义道德、人民利 益、反腐倡廉),它应当着重去解决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即引导学生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 内化为自身的需要,通过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善恶、是非、公私、荣辱,正确进行道 德评价,坚定履行道德义务,转化为自身的品德(运城市纪检书记梁雨润)。只有注重解决 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品德。 3、德育具有阶级性和历史性。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学校德育的性质不同。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不同的阶级的经济利益的 不同或对立,因而,学校德育也具有阶级性,被经济阶级用来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和劳动 者,为维护其政治经济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学校的德育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德育,要反对和抵制封建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为社会 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德育的内容只有阶级的道 德规范,而无公共的道德准则,我们学校的社会主义德育,也包括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的 道德准则,即“遵守数百年来人民就知道的、数千年来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 公共生活规则”,如文明行为、人道主义、民主自由等。但是掌握这些公共的道德准则,也 是为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服务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道德的标准也不同,如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在现 代社会,巾帼不让须眉。 4、德育概念的扩展 除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外,还有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 在大德育概念统摄下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其具 体的教育过程、内容、方法、手段都不相同,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也是不 同步的,世界观正确的政治上未必进步,政治上进步的道德未必高尚。德育必须正视个体思 想道德方面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不能以一种教育取代其他的教育。在当前的德育实践中,政 治教育所占的比例过大,这不仅影响了政治教育本身的效果,对德育的其他方面也有不利影 响。 对德育本质的正确把握有利于深层次理解德育的内涵。认识德育本质的重要方面,是认 清德育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德育内部的特殊矛盾。德育活动的各构成要素(德育施教者、 德育受教者、德育内容、德育手段等)之间因带有共同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德育各要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德育过程的种种矛盾。但贯穿德育活动过程始终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 盾,只能是社会的外在要求(主要是有教育者所代表和体现)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之 间的矛盾。德育的其他矛盾都是由此而生的。德育中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德育内部的特殊矛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