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七、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359 不但如此,由于门第势力的不断扩大,父子之伦(即家族秩序)在理论上 尤超乎君臣之伦(即政治秩序)之上,成为基础的基础了。这一点,袁宏 (三二八一三七六年)的史论足资证明。袁宏说: 夫君臣父子,名教之本也。然则名教之作,何为者也?盖准天 地之性,求自然之理,拟议以制其名,因循以弘其教,辩物成器,以 通天下之务者也。是以高下莫尚于天地,故贵贱拟斯以辩物:尊卑 莫大于父子,故君臣象兹以成器。天地,无穷之道;父子,不易之 体。夫以无穷之天地,不易之父子,故尊单永固而不逾,名教大定 而不乱。置之六合,充塞字宙,自今及古,其名不去者也。(《后汉 纪》卷二十六初平二年条) 袁氏首先说明“君臣父子”是“名教之本”,接着又强调“君臣”关系是仿 效“父子”关系而来的,可见东晋时代士大夫是把家族秩序放在比政治 秩序更为基本的位置上(至于“贵贱”法“天地高下”之说,则显然是为当 时门第社会的阶级制度作辩护)。所以我们如果对“名教”一词采取广 义的看法,则东晋以后的清谈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决不可视为 “纸上空文”,这一点后文还会谈到。现在让我们先从广义的观点分析 一下汉末以来的名教危机。 (二)君臣关系的危机 当时的名教危机在君臣一伦上的确表现得最为突出。汉代去古代 “封建”之世不远,地方官(如郡守)和他所辟用的僚属之间本来就有一 种君臣的名分。东汉以后更由于察举制的长期推行,门生与举主之间 也同样有君臣之义。这些所谓“门生放吏”便形成了门第的社会基础。 这些士人在未直接受命于朝廷之前,只是地方长官或举主的臣下,而不 是“天子之臣”。即便以后进身于朝廷,依当时的道德观念,他们仍然要 忠于“放主”[3引。因此一般士人之于皇帝最多只有一种间接的君臣观 念,但并不必然有实质的君臣关系。魏明帝景初元年(二三七年)公孙 渊叛魏自立为燕王,令官属郭昕、柳浦等七百八十九人上书明帝,表示 他们只向公孙一家效忠,其中有这样几句话: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