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易传》人生观浅析 用之用”。《庄子·人间世》里有则寓言,讲到一棵很 译成白话文: 大的标社树是不材之木,无所可用所以匠人不砍子张问孔子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恭谨、宽 它。栎社树托梦对匠人说:“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厚、诚实、聪敏、慈惠。恭谨就能免受侮辱,宽厚能赢 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得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别人信任,聪敏能使事情 邪?”寓言最后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容易成功,慈惠就能很好的使唤别人。” 也。“无用”是全生的方法 仁,是孔子哲学的中心,仁的实质,是尽已为人, 冯友兰,对道家“无用之用”的处世观,有精辟评利他,奉公。《易传》以“厚德载物”,发扬了孔子的仁。 论:“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是也一定不 道家,不讲仁,“绝仁弃义”(《老子》),只图“避 能多为善。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恶之间。他力求无用,世”而“欲洁其身”。 但是到头来,无用对于他有大用”(《中国哲学简 杨朱,是老子的弟子,他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 史》) 累形。”孟子批评他,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立天 下,不为也。”(《孟子》 厚德载物”的人生风貌 三“持中守正”的人生规范 《易传》认为,地道:宽厚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 《易传》认为,天道:中正 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辞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 《彖辞传》释坤卦卦辞“元亨”,说:“至哉坤元’,乃‘利贞’。”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 各正芒命”,指万物慰天象之自然规律之变 大,品物咸亨’。” 化,各得其居性之正,如鸟飞,鱼能游。亦得其寿命 《彖辞传》的意思:坤卦取象于地。坤为地,又为之正如蜉蝣彩短,色寿长。 顺地能生养万物能顺承天道;体厚能载万物,面 “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和”读为“太和”,太 能包容万物,万物得以皆美。地之德又记又亨美。和非四时皆春,乃谓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 《易传》把地道之宽厚延伸为人道厚鶴载物。气皆极调谐,不越自然规律,无特殊自然灾害(如酷 《象辞传》冲身卦辞“元享”说:“地势坤。君子热、严寒、烈风、淫雨、等等)。天能保持成太和之景 以厚德载物。” 象,乃能普利万物,乃为天之正道。 《象辞传》的意思:地顺承天道,其势是顺于天 《文言传》说:“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其体厚,能载万物。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取法于地,以 《易传》把天道之中正,延伸为人道:持中守正 厚德载物 《易传》规定:一卦六爻第二爻为下卦之中位 《易传》所说的“厚德载物”实为孔子所说的仁。第五爻为上卦之中位,爻居中位是所谓“居中”“履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与门人讨论仁的事迹 中”,既象征着人在社会结构中的特定位置,又象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着人的行为不偏,合乎中道。二四爻为阴位,三、五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爻为阳位,凡阳爻“一”居阳位,阴爻“一-”居阴位 谓仁乎?” 是为“得位”、“当位”,得位为正,象征着人的行为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或环境相当。按照上述规定,位与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德是统一的,中正既是对阴阳双方所处等级地位的 仁之方也已。” 规定,又是对阴阳双方的道德规定。阴阳双方的道德 译成白话文: 行为是否中正,直接关系到政治人伦之秩序、社会之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施恩于百姓,又能和谐 周济广大民众,怎么样?能称得仁人吗?” 例《讼喜》:“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 孔子说:“何止是仁人!那一定达到圣人的境界不利涉大川.” 了,尧和舜还犯愁做不到呢!所谓仁就是:自己想立《象辞传》释讼卦卦辞说:“‘有孚窒惕中吉’,刚 身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成功也要使别人成功。如果来而得中也。” 能以自身作比方,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彖辞传》的意思:讼卦第五爻为阳爻,为刚,居 3)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恭、宽、信、敏、惠。上卦之中位,第二爻亦为阳爻,为刚,居下卦之中位,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故为“刚来得中”象征刚健之人,得中正之道 以使人。” 《易传》关于中正之道的论述,显然源于儒家历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易传 》人生 观浅析 用之用 ” 。 《庄子 · 人间世 》里有则寓言 , 讲到一棵很 大的栋社树 , 是不材之 木 , 无所可用 , 所以匠 人不砍 它 。 栋社树托梦对匠人说 “ 予求无所可用久 矣 。 几 死 , 乃今得之 , 为予大用 。 使予也而有用 , 且得有此大 邪 ”寓言最后说 “ 人 皆知有用之用 , 莫知无用之用 也 。 , 无用 ”是全生的方法 。 冯友兰 , 对道家 “ 无用之用 ”的处世观 , 有精辟评 论 “ 善于全生的人 , 一定不能多为恶 , 但是也一定不 能多为善 。 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恶之间 。 他力求无用 , 但 是到头 来 , 无 用 对 于 他有大用 。 《中国哲学简 史 》 译成 白话文 子 张问孔子怎样实行仁德 。 孔子说 有 恭谨 、 宽 厚 、 诚实 、 聪敏 、 慈惠 。 恭谨就能免受侮辱 , 宽厚能赢 得大众的拥护 , 诚实能得到别人信任 , 聪敏能使事情 容易成功 , 慈惠就能很好的使唤别人 。 ” 仁 , 是孔子哲学的中心 。 仁的实质 , 是尽 己为人 , 利他 , 奉公 。 《易传 》以 “ 厚德载物 ” , 发扬了孔子的仁 。 道 家 , 不讲仁 , “ 绝 仁弃义 ” 《老子 》 , 只 图 “ 避 世 ”而 “ 欲洁其身 ” 。 杨朱 , 是老子的弟子 , 他主张 “ 全性保真 , 不 以物 累形 。 ”孟子批评他 , 说 “ 杨子取为我 , 拔一毛而立天 下 , 不为也 。 ” 《孟子 》 二 “ 厚德载物 ”的人生风貌 三 “ 持中守正 ”的人生规范 《易传 》认为 , 地道 宽厚 。 《坤终 》“ 元亨 。 利牡马之贞 。 君子有枚往 , 先迷 后得主 , 利 , 西南得朋 , 东北丧朋 。 安贞吉 。 ” 《象辞传 》释坤 卦卦辞 “ 元亨 ” , 说 “ 至哉坤 ‘元 , , 万物资生 , 乃顺承天 。 坤厚载物 , 德合无疆 。 含弘光 大 , 品物咸 ‘亨 ’ 。 ” 《象辞传 》的意 思 坤卦取象于地 。 坤为地 , 又 为 顺 , 地能生养万物 , 能顺承天道 体厚能载万物 , 面广 能包容万物 , 万物得以 皆美 。 地之德 , 又元善又亨美 。 《易传 》把地道之宽厚 , 延伸为人道 厚德载物 。 《象辞传 》释坤卦卦辞 “ 元亨 ” , 说 “ 地势坤 。 君子 以厚德载物 。 ” 《象辞传 》的意思 地顺承天道 , 其势是顺于天 , 其体厚 , 能载万物 。 君子观此卦象 , 从而取法于地 , 以 厚德载物 。 《易传 》所说的 “ 厚德载物 ” , 实为孔子所说的仁 。 《论语 》中 , 记载了孔子与门人讨论仁的事迹 。 樊迟问仁 , 子曰 “ 爱人 ” 。 子贡曰 “ 如有博施于 民而能济众 , 何如 可 谓仁乎 ’ 子曰 “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 尧舜其犹病诸 。 夫 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 , 能近取譬 , 可谓 仁之方也 已 。 ” 译成白话文 子贡说 “ 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施 恩于百姓 , 又 能 周济广大民众 , 怎么样 能称得仁人吗 ” 孔子说 “ 何止是仁人 那一定达到圣人的境界 了 , 尧和舜还犯愁做不到呢 所谓仁就是 自己想立 身而使别人立身 , 自己想成功也要使别人成功 。 如果 能以 自身作比方 , 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 ” 子张间仁于孔子 。 子 日 “ 恭 、 宽 、 信 、 敏 、 惠 。 恭则不侮 , 宽则得众 , 信则人任焉 , 敏则有功 , 惠则足 以使人 。 ” 《易传 》认为 , 天道 中正 。 《象辞传 》说 “ 乾道变化 , 各正性命 。 保合大和 , 乃 ‘利贞 ’ 。 ” “ 各正性命 ” , 指万物适应天象之 自然规律之变 化 , 各得其属性之正 , 如鸟能飞 , 鱼能游 。 亦得其寿命 之正 , 如蚌蟒寿短 , 龟鹤寿长 。 “ 保合大和 , 乃 ‘利贞 ’ 。 , 大和 ”读为 “ 太和 ” , 太 和非四 时 皆春 , 乃谓春暖 、 夏热 、 秋凉 、 冬寒 , 四 时之 气 皆极调谐 , 不越 自然规律 , 无特殊 自然灾害 如酷 热 、 严寒 、 烈风 、 淫 雨 、 等等 。 天能保持成太和之 景 象 , 乃能普利万物 , 乃为天之正道 《文言传 》说 “ 大哉乾乎 刚健中正 , 纯粹精也 。 ” 《易传 》把天道之中正 , 延伸为人道 持中守正 。 《易传 》规定 一卦六艾 , 第二丈为下卦之 中位 , 第五艾为上卦之 中位 。 丈居 中位 ,是所谓 “ 居中 ” 、 “ 履 中 ” , 既象征着人在社会结构 中的特定位置 , 又象征 着人 的行为不偏 , 合乎中道 。 二 、 四艾为阴位 , 三 、 五 艾 为阳位 , 凡阳艾 “ 一 ”居 阳位 , 阴艾 “ 一 一 ” 居阴位 , 是为 “ 得位 ” 、 “ 当位 ” , 得位为正 , 象征着人 的行为与 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或环境相当 。 按照上述规定 , 位与 德是统一的 。 中正 既是对阴阳双方所处等级地位的 规定 , 又是对阴阳双方的道德规定 。 阴阳双方的道德 行为是否 中正 , 直接关系到政治人伦之秩序 、 社会之 和谐 。 例 ,《讼鑫 》“ 有孚 , 窒惕 , 中吉终凶 。 利见大人 。 不利涉大川 。 ” 《象辞传 》释讼 卦卦辞说 “ ‘有孚窒惕中吉 ’ , 刚 来而得中也 。 ” 《象辞传 》的意思 讼 卦第五艾为阳交 , 为刚 , 居 上卦之中位 , 第二艾亦为阳艾 , 为刚 , 居下卦之 中位 , 故为 “ 刚来得中 ” , 象征刚健之人 , 得 中正之道 。 《易传 》关于 中正之道 的论述 , 显然源于 儒家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