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新宇宙观既确立,而阴阳家言又不符深望;其 古籍诗书凡言天,即犹言上帝。天帝至 时之儒家,则多采道家新说,旁及阴阳家,而 尊,创制万物,不与物为伍。即《论》、《孟》言 更务为变通修饰,以求融会于孔孟以来传统 天亦然亦不与物为伍。及庄周、老聃书,乃 之人生论,而儒家面目亦为之一新。予尝谓 始天地并言,则天亦下侪于地为一物,与上世 当目此时期之儒家为新儒,以示别于孔孟 天地至尊创制万物之意迥别矣。《易传》 之旧儒,而其主要分辨,即在其宇宙论方面 每天地并言,如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予论此时期之新儒,以《易传》与《小戴礼 “法象莫大乎天地”……此类不胜尽举。此 记》中诸篇为代表。盖《易传》《小戴》诸篇之 《易传》……中之宇宙观,接近道家,异于上世 产生,大率正在此期。(第253页)1 之证,一也。(第254页)11 这段话中,有两点很重要:其一、宇宙论的建构,是中国传统的天高高在上,无任何事物可相比拟 新儒家不同于旧儒家的最大分野。其二、《易传》从文献的角度看,《诗经》中时代最早的《周颂》,对 虽吸收许多道家阴阳家等学派思想,但论其最后于帝或天,便是无比崇敬,丝毫没有亵玩之心;降 归属,仍是属于儒家系统的。先从宇宙论谈起:钱至《雅》《风》的作品,便有疑惑抱怨,甚且谩恨之 先生认为我国自皇古以来,民智未开,对天地原始心,这是天在人们心中地位降低的实证。所以钱 的情状,物种终极的变化,都赋予想象。大致说先生举“天”为例,探讨它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不 来,是以宇宙为天地百神所创造主持;而人生天地同涵义,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间,死而为鬼,则又返于天帝百神之所,这便是中 “天”的概念,既然在战国时已经下侪于地为 国最早的“素朴宇宙论”。(第252页)后来人事一物,那创制一切的天帝自然也消失无存,则宇宙 日繁,民智日昌,于是出现以“人”为思考主体的人又是如何运转?万物又是怎么生灭呢?庄周、老 生哲学。这时期的思想家,亟思摆脱荒古相传、习子认为这些都只是一气的聚散!阴阳家承袭道家 俗相沿的素朴宇宙论之束缚,但终未能净尽摆脱,观点,又进一步将气分为阴阳,阴阳运转而有四 而仍依违出入于古人传说信仰的牢笼中,这时期时,发散而为五行。所以钱先生认为:“阴阳家宇 的代表就是儒家。继起的墨家,主张天志明鬼,又宙论之前一段,明承道家来!”(第254页)因而当 使得中国重返古代素朴的宇宙论。直至道家思想时的新儒家也承接这个内容发展。最明显的地方 兴起,对此素朴宇宙论尽情破坏,而皇古相传天帝便是:《周易》上下经不讲阴阳,而《十翼》却有阴阳 百神的观念才彻底廓清,不再成为国人宇宙观念观念。故钱先生云 的主干。所以要论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新宇宙观 “易以道阴阳”,其实乃据《十传》言。其 便须从庄老道家开始。(第253页)181 言阴阳,即天地也……故凡其言天地阴阳,则 于是身处此一时代巨变的的儒者,若思突破皆以指其唯一气之积与化而己。故《易传》 藩篱,自辟蹊径,则必着眼于新宇宙观的建立。而 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又曰:“广大配 建立的过程中,亦必博采道家宇宙论,重加弥缝补 天地,转变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又曰 缀,以求曲折会合于儒家人生观的旧传统。钱先 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凡 生肯定这时期儒者的贡献,他说 此皆并言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以见天地亦不 其镕铸庄老激烈破坏之宇宙论,以与孔 过阴阳四时五行……此又《易传》……之宇宙 孟中和建设之人生论凝合无间,而成为一体 观,接近道家,异于上世之证,二也。(第254 实此期间新儒家之功绩也。(第253-254 页) 《易传》中关于宇宙论的思想,既多融通道家、阴阳 而《易传》、《小戴》便是此一时期儒者的努力成果。家而来,何以钱先生仍肯定《易传》是儒家学者的 (由于本文是以讨论〈易传》为主,以下引文有关作品呢?原来《易传》中还处处呈现着刚健不已、 《小戴》的内容便酌予删节,以维持行文文气。钱生生不息的思想,而这思想便是孔孟儒家不同于 先生举证说明《易传》的宇宙论与孔孟不合,却与庄老道家的最大分别 道家相近的所在 庄老道家所创之宇宙观,可称为气化的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nw.cnki.net新宇宙观既确立 ,而阴阳家言又不符深望 ;其 时之儒家 ,则多采道家新说 ,旁及阴阳家 ,而 更务为变通修饰 ,以求融会于孔孟以来传统 之人生论 ,而儒家面目亦为之一新。予尝谓 当目此时期之儒家为新儒 ,以示别于孔孟一 派之旧儒 ,而其主要分辨 ,即在其宇宙论方面 ……予论此时期之新儒 ,以《易传》与《小戴礼 记》中诸篇为代表。盖《易传》《、小戴》诸篇之 产生 ,大率正在此期。(第 253 页) [8 ] 这段话中 ,有两点很重要 :其一、宇宙论的建构 ,是 新儒家不同于旧儒家的最大分野。其二《、易传》 虽吸收许多道家、阴阳家等学派思想 ,但论其最后 归属 ,仍是属于儒家系统的。先从宇宙论谈起 :钱 先生认为我国自皇古以来 ,民智未开 ,对天地原始 的情状 ,物种终极的变化 ,都赋予想象。大致说 来 ,是以宇宙为天地百神所创造主持 ;而人生天地 间 ,死而为鬼 ,则又返于天帝百神之所 ,这便是中 国最早的“素朴宇宙论”。(第 252 页) [8 ]后来人事 日繁 ,民智日昌 ,于是出现以“人”为思考主体的人 生哲学。这时期的思想家 ,亟思摆脱荒古相传、习 俗相沿的素朴宇宙论之束缚 ,但终未能净尽摆脱 , 而仍依违出入于古人传说信仰的牢笼中 ,这时期 的代表就是儒家。继起的墨家 ,主张天志明鬼 ,又 使得中国重返古代素朴的宇宙论。直至道家思想 兴起 ,对此素朴宇宙论尽情破坏 ,而皇古相传天帝 百神的观念才彻底廓清 ,不再成为国人宇宙观念 的主干。所以要论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新宇宙观 , 便须从庄老道家开始。(第 253 页) [8 ] 于是身处此一时代巨变的的儒者 ,若思突破 藩篱 ,自辟蹊径 ,则必着眼于新宇宙观的建立。而 建立的过程中 ,亦必博采道家宇宙论 ,重加弥缝补 缀 ,以求曲折会合于儒家人生观的旧传统。钱先 生肯定这时期儒者的贡献 ,他说 : 其镕铸庄老激烈破坏之宇宙论 ,以与孔 孟中和建设之人生论凝合无间 ,而成为一体 , 实此期间新儒家之功绩也。(第 253 - 254 页) [8 ] 而《易传》《、小戴》便是此一时期儒者的努力成果。 (由于本文是以讨论〈易传〉为主 ,以下引文有关 《小戴》的内容便酌予删节 ,以维持行文文气。) 钱 先生举证说明《易传》的宇宙论与孔孟不合 ,却与 道家相近的所在 : 古籍诗书凡言天 ,即犹言上帝。天帝至 尊 ,创制万物 ,不与物为伍。即《论》《、孟》言 天亦然 ,亦不与物为伍。及庄周、老聃书 ,乃 始天地并言 ,则天亦下侪于地为一物 ,与上世 天地至尊创制万物之意迥别矣。《易传》…… 亦每天地并言 ,如曰“: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 “法象莫大乎天地”……此类不胜尽举。此 《易传》……中之宇宙观 ,接近道家 ,异于上世 之证 ,一也。(第 254 页) [8 ] 中国传统的天高高在上 ,无任何事物可相比拟。 从文献的角度看《, 诗经》中时代最早的《周颂》,对 于帝或天 ,便是无比崇敬 ,丝毫没有亵玩之心 ;降 至《雅》《、风》的作品 ,便有疑惑、抱怨 ,甚且谩恨之 心 ,这是天在人们心中地位降低的实证。所以钱 先生举“天”为例 ,探讨它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不 同涵义 ,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天”的概念 ,既然在战国时已经下侪于地为 一物 ,那创制一切的天帝自然也消失无存 ,则宇宙 又是如何运转 ? 万物又是怎么生灭呢 ? 庄周、老 子认为这些都只是一气的聚散 ! 阴阳家承袭道家 观点 ,又进一步将气分为阴阳 ,阴阳运转而有四 时 ,发散而为五行。所以钱先生认为“: 阴阳家宇 宙论之前一段 ,明承道家来 !”(第 254 页) [8 ] 而当 时的新儒家也承接这个内容发展。最明显的地方 便是《: 周易》上下经不讲阴阳 ,而《十翼》却有阴阳 观念。故钱先生云 : “易以道阴阳”,其实乃据《十传》言。其 言阴阳 ,即天地也 ……故凡其言天地阴阳 ,则 皆以指其唯一气之积与化而已。故《易传》 曰“: 乾 ,阳物也。坤 ,阴物也。”又曰“: 广大配 天地 ,转变配四时 ,阴阳之义配日月。”又曰 : “法象莫大乎天地 ,变通莫大乎四时。”……凡 此皆并言天地阴阳四时五行 ,以见天地亦不 过阴阳四时五行 ……此又《易传》……之宇宙 观 ,接近道家 ,异于上世之证 ,二也。(第 254 页) [8 ] 《易传》中关于宇宙论的思想 ,既多融通道家、阴阳 家而来 ,何以钱先生仍肯定《易传》是儒家学者的 作品呢 ? 原来《易传》中还处处呈现着刚健不已、 生生不息的思想 ,而这思想便是孔孟儒家不同于 庄老道家的最大分别 : 庄老道家所创之宇宙观 ,可称为气化的 8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