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个课程上花特别大的功夫,他写出来的paper,有可能达到研究生的水平。只有在课程比较 少的情况下,你才有可能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而且发觉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可以 准备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 所以,如果哪个大学能强制规定本科生选课最多不得超过6门,那就是功德无量。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谈通识教育改革。现在大家似乎以为通识教育开的课越多越好,这学 期开出了200门课,明年开400门…问题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课,再多又有什么 用呢? 三、法商学院应该成为后本科教育 美国大学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条件有多好,而是美国大学很像大学的样子,是书 香社会,人在里面读书都心无旁骛。我在美国的时候一直惊讶,他们怎么做到的呢?我们现 在的大学非常嘈杂,原因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业化、市场化。但我想大家都知道, 要讲商业化、市场化,美国不会比我们差,美国的诱惑也不会比我们小。为什么他们的学校 和学生和我们不一样?有些差别一看就知道:美国很多大学都建在非常偏僻的地方,特别是 那些非常有名的文理学院。我在美国的很多朋友都把子女送到这些地方,周围方圆一百里没 有人烟。学校规定网络到某个钟点全部切断,没有电视,没有地方玩,但这里是特别好的学 校。 为什么他们的学生那么安静?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商学院、法学院设在后本科教 育。我国所有的商学院、法学院都是本科教育,而在美国,只有本科特别优秀的人才能考入 这两个学院,因为它们考分非常高,这样一来就一箭双雕、两边都可以保证:只有本科通识 教育学得好,才有可能考入法、商学院:同时也保证了进入法、商学院的是通识教育中付出 努力比较大、天资可能也比较好的学生。假定美国的法、商学院都设在本科,那么整个美国 100年的通识教育制度就会被冲得七零八落。道理很简单,这两个学院与市场经济联系比较 紧密,这意味着他们工作以后收入会比较高,如果不需要4年通识教育而直接可以进法、商 学院,那么每个家庭都会把子女直接送去,那么本科其他的课程设置就会受到冲击。把法、 商学院放在后本科教育,就可以保证本科4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制度,可以安心读书,然后 思考本科毕业后是否进一步进入法、商学院深造。这样可以避免大学遭受这两个与市场经济 联系过于紧密的学科的冲击。 而现在,在北大,商学院、法学院的学生,包括各种非学历班的学生,加起来占了很大 比例。商学院、法学院最近几年扩张很厉害,当然同我们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有关。但是商 学院、法学院目前的这个定位,直接阻碍了大学实施通识教育。 现在是不是改变商学院、法学院定位的时机?我觉得现在不是,但这是个目标,以后要 改革就要朝这个方向,否则,整个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无从谈起。如果5一10年内,商学院和 法学院都改到本科后教育,你既然是吃香的专业,就仍然有挑选学生的优势,那么大学本科 受过通识教育的最好的学生仍然会报考,这些学生基础好,这也保证了整个大学的人文教育。 这是我的希望。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涉及到大学内外很多部门的协调,需要比较大的共识。 四、通识教育核心何在个课程上花特别大的功夫,他写出来的 paper,有可能达到研究生的水平。只有在课程比较 少的情况下,你才有可能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点上,而且发觉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可以 准备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 所以,如果哪个大学能强制规定本科生选课最多不得超过 6 门,那就是功德无量。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谈通识教育改革。现在大家似乎以为通识教育开的课越多越好,这学 期开出了 200 门课,明年开 400 门……问题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课,再多又有什么 用呢? 三、法商学院应该成为后本科教育 美国大学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条件有多好,而是美国大学很像大学的样子,是书 香社会,人在里面读书都心无旁骛。我在美国的时候一直惊讶,他们怎么做到的呢?我们现 在的大学非常嘈杂,原因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业化、市场化。但我想大家都知道, 要讲商业化、市场化,美国不会比我们差,美国的诱惑也不会比我们小。为什么他们的学校 和学生和我们不一样?有些差别一看就知道:美国很多大学都建在非常偏僻的地方,特别是 那些非常有名的文理学院。我在美国的很多朋友都把子女送到这些地方,周围方圆一百里没 有人烟。学校规定网络到某个钟点全部切断,没有电视,没有地方玩,但这里是特别好的学 校。 为什么他们的学生那么安静?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商学院、法学院设在后本科教 育。我国所有的商学院、法学院都是本科教育,而在美国,只有本科特别优秀的人才能考入 这两个学院,因为它们考分非常高,这样一来就一箭双雕、两边都可以保证:只有本科通识 教育学得好,才有可能考入法、商学院;同时也保证了进入法、商学院的是通识教育中付出 努力比较大、天资可能也比较好的学生。假定美国的法、商学院都设在本科,那么整个美国 100 年的通识教育制度就会被冲得七零八落。道理很简单,这两个学院与市场经济联系比较 紧密,这意味着他们工作以后收入会比较高,如果不需要 4 年通识教育而直接可以进法、商 学院,那么每个家庭都会把子女直接送去,那么本科其他的课程设置就会受到冲击。把法、 商学院放在后本科教育,就可以保证本科 4 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制度,可以安心读书,然后 思考本科毕业后是否进一步进入法、商学院深造。这样可以避免大学遭受这两个与市场经济 联系过于紧密的学科的冲击。 而现在,在北大,商学院、法学院的学生,包括各种非学历班的学生,加起来占了很大 比例。商学院、法学院最近几年扩张很厉害,当然同我们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有关。但是商 学院、法学院目前的这个定位,直接阻碍了大学实施通识教育。 现在是不是改变商学院、法学院定位的时机?我觉得现在不是,但这是个目标,以后要 改革就要朝这个方向,否则,整个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无从谈起。如果 5-10 年内,商学院和 法学院都改到本科后教育,你既然是吃香的专业,就仍然有挑选学生的优势,那么大学本科 受过通识教育的最好的学生仍然会报考,这些学生基础好,这也保证了整个大学的人文教育。 这是我的希望。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涉及到大学内外很多部门的协调,需要比较大的共识。 四、通识教育核心何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