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10月第17卷第5期总第97期 受,但是头发全部脱落和将要离世的想法更令她难过 者比前者更重要。美国医学家玛斯雅森( H Mathiasen)认为 对张女士来说,乳房变形、体态臃肿、肥胖和身体多毛、“如果医学教育不研究医生一病人关系中的精神和情感问 丧失性欲也许比癌细胞增生更加恐怖。同时,死亡的阴影就题,那么它所培养的医生就不会有效地工作,因为最好的治 象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在她的头顶。她所承受的心理疗方法常常不是寓于刻板的科学法则之中,而只能从病人的 压力几乎使她崩溃,而医生却丝毫没有顾及到她的感受,也人类需要的评定中得到。意识到人类苦恼的医生才是个好 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医生。”什么是人类的苦恼呢?疾病带来的肉体痛苦固然是 今天,身患绝症或某些慢性病的人,到了晚期在医院里人类的苦恼,但显然不是唯一的苦恼。对某些病人来说,肉 受尽折磨之后死去,成为通常的死亡模式。医务工作者由于体上的痛苦可能是次要的,心理上的痛苦也许更加难以承 职业的特点会经常面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一个人的濒临受,尤其是濒死病人的心理痛苦,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对 死亡,不仅使这个人本人恐惧、焦虑,还常常使这个人的家人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或消除他们的心理痛苦 心绪不宁,并在这个人死后经受很长时间的心理折磨。由于同样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死亡教育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心 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疏导措施,这种心理折磨带来的负面效应理干预的技术与能力 常常是持久的,并严重影响健康 最后,死亡教育可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国家心血管 笼统地说,医护人员的职责应该是帮助病人。这是生物病科研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安贞医院的洪昭光教授在做健康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精髓所在。事实上医学本来就是教育时曾经提到过,美国人治癌症,一个一个地治,病人容易 作为一项助人的艺术产生和发展的,但怎么助人,今天医学死亡,效果不好。而小组治疗则不一样,癌症病人每周七、八 的理解却是有偏差的。为此,19%年11月,包括中国在内14个人一块儿座谈,一起聊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鼓励,就可 个国家的代表提出了新的医学!的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以使化疗副作用减小,降低病人死亡率。那些抗癌明星们没 和维护健康;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不幸;照顾和治愈有有一个人说自己是靠药物延长寿命,而都认为自己心情很愉 亡。对医学目的的这种理解,实际上就是着眼于把病人看都是心态良好,心理平衡。其实,死亡教育也具有同样的效 作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仅仅着眼于病人的疾病。就此而果。尽管没有确切资料证明这一点,但是从死亡教育以改善 言,对于绝症晚期病人,医护人员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仍然病人不良心理为目的这一点而言,应该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 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即使病人已经死亡,医护人员的工作也疗效果 仍然没有结束。这一阶段,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在于使病3.2怎样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 人康复或延长寿命,而在于帮助病人和家属在死亡面前有良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直讳言死亡。在生命还 好的心理适应。这也是“助人”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一个重要很旺盛的时候就谈论死亡问题被认为是不吉利的。6这种状 的方面。新的医学目的中所谓“追求安详死亡”,就是让濒死况可能使得人们不愿意触及死亡教育。然而,许多临床实践 病人安宁、无痛苦地离去,既包括生理上的舒适,也包括心灵经验告诉人们,死亡教育对于病人意义重大 上的宁静,即心理适应良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死 武汉大学的段德智教授可谓中国大陆开展死亡教育之 9他主要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死亡教育。 3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自身的死亡教育,并对病人及其家但是这种方法能否适用于病人及其家属尚有待研究。不过 属开展死亡教育 洪昭光教授在健康教育中提到的病人之间的小型座谈会形 上述分析表明了死亡教育的必要性。但是首先要接受式是具有可行性的。从理论上说,处于相同境遇中的人们之 死亡教育的不是病人和他们的家属,而是医护人员自身。我间的相互诉说有助于心理压力的减轻,对于缓解心理痛苦是 们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并没有死亡教育课程,绝大多数医有利的。对于此种形式,医护人员的作用是把病人组织在 护人员在濒死病人及其家属面前表现得麻木不仁,无动于起座谈。当然,医护人员也可以在座谈中起到答疑作用。 衷,缺乏人情味。医护人员冰冷的面孔常使得死者家属更加 在我国,有组织地开展死亡教育的机构应该首推上海市 心寒。许多家属在亲人死亡之际表现出绝望的无助感。 癌症康复学校。该校采取学习班制,每期为2个半月,以患 帮助病人及其家属适应死亡,这应该成为医护人员的职病1~2年的癌症病人为教学对象,用医疗讲座、气功锻炼 责。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加强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康复旅游、文化娱乐活动等手段,帮助病人走出情绪低谷,树 育,但要从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做起,首先是对医学立信心这种形式同座谈会的形式是相似的,都运用了同 生的死亡教育。 样的心理学原理。 3.1死亡教育的意义 在对病人及家属的死亡教育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他 首先,死亡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们对死亡的忌讳。这是许多医护人员感到在实践中死亡教 育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死亡教育并非必然要触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及死亡这样的字眼。死亡教育的实质是帮助人们认清生命 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所以对于医学生而言,树立的本质,让人们接受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教育的目的并非 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是至关重要的。16世纪法国作家蒙劝导人们死亡,而是帮助人们活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讲, 田告诉人们: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但是在中国,能够激发人们生命活力和动力的教育形式都是死亡教育的 文化传统的原因使人们总是倾向于回避死亡话题。这显然好形式。这也是死亡教育在中国台湾地区被本土化为“生死 不是明智的态度。在大学生活中,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教育”的重要原因 挫折、就业压力等问题,很多大学生都会遇到。问题是积极 但是由于死亡教育在我国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就目前情 地还是消极地对待。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况而言,开展死亡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死亡教育 分,会遇到比其他专业大学生更多的挑战(如在解剖课中会的形式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直接面对尸体,以及比其他专业大学生对生命有更为理性的 参考文献 解析性认识),所以更应该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医学生只[1]沈毅人对死亡的态度及其意义[1浙江学刊,1995,5 有具备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成为豁达乐观的医护人员 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死亡教育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2]郑晓江.中国人死亡态度之探讨—死亡的神秘化 其次,死亡教育可以培养医护人员掌握对濒死病人及其 [J].上饶师范学 2000,5:7 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的技术与能力。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病[3]杜治政许志伟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学 人的疾病,更应该关注病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行为,有时,后 出版社2002.414 0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受 ,但是头发全部脱落和将要离世的想法更令她难过。 对张女士来说 ,乳房变形、体态臃肿、肥胖和身体多毛、 丧失性欲也许比癌细胞增生更加恐怖。同时 ,死亡的阴影就 象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在她的头顶。她所承受的心理 压力几乎使她崩溃 ,而医生却丝毫没有顾及到她的感受 ,也 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今天 ,身患绝症或某些慢性病的人 ,到了晚期在医院里 受尽折磨之后死去 ,成为通常的死亡模式。医务工作者由于 职业的特点会经常面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一个人的濒临 死亡 ,不仅使这个人本人恐惧、焦虑 ,还常常使这个人的家人 心绪不宁 ,并在这个人死后经受很长时间的心理折磨。由于 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疏导措施 ,这种心理折磨带来的负面效应 常常是持久的 ,并严重影响健康。 笼统地说 ,医护人员的职责应该是帮助病人。这是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精髓所在。事实上 ,医学本来就是 作为一项助人的艺术产生和发展的 ,但怎么助人 ,今天医学 的理解却是有偏差的。为此 ,1996 年 11 月 ,包括中国在内 14 个国家的代表提出了新的医学目的 :预防疾病和损伤 ,促进 和维护健康 ;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不幸 ;照顾和治愈有 病的人 ,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 ; 避免早死 ,追求安详死 亡[5 ] 。对医学目的的这种理解 ,实际上就是着眼于把病人看 作一个整体的人 ,而不是仅仅着眼于病人的疾病。就此而 言 ,对于绝症晚期病人 ,医护人员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仍然 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即使病人已经死亡 ,医护人员的工作也 仍然没有结束。这一阶段 ,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在于使病 人康复或延长寿命 ,而在于帮助病人和家属在死亡面前有良 好的心理适应。这也是“助人”的一个方面 ,而且是一个重要 的方面。新的医学目的中所谓“追求安详死亡”,就是让濒死 病人安宁、无痛苦地离去 ,既包括生理上的舒适 ,也包括心灵 上的宁静 ,即心理适应良好。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通过死 亡教育。 3 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自身的死亡教育 ,并对病人及其家 属开展死亡教育 上述分析表明了死亡教育的必要性。但是首先要接受 死亡教育的不是病人和他们的家属 ,而是医护人员自身。我 们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并没有死亡教育课程 ,绝大多数医 护人员在濒死病人及其家属面前表现得麻木不仁 ,无动于 衷 ,缺乏人情味。医护人员冰冷的面孔常使得死者家属更加 心寒。许多家属在亲人死亡之际表现出绝望的无助感。 帮助病人及其家属适应死亡 ,这应该成为医护人员的职 责。从这个角度来说 ,应该加强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死亡教 育 ,但要从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做起 ,首先是对医学 生的死亡教育。 3. 1 死亡教育的意义 首先 ,死亡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 观。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 ,自杀已成 为 15 至 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所以对于医学生而言 ,树立 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是至关重要的。16 世纪法国作家蒙 田告诉人们 :谁教会人死亡 ,就是教会人生活。但是在中国 , 文化传统的原因使人们总是倾向于回避死亡话题。这显然 不是明智的态度。在大学生活中 ,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 挫折、就业压力等问题 ,很多大学生都会遇到。问题是积极 地还是消极地对待。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会遇到比其他专业大学生更多的挑战 (如在解剖课中会 直接面对尸体 ,以及比其他专业大学生对生命有更为理性的 解析性认识) ,所以更应该树立科学的人生态度。医学生只 有具备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观 ,成为豁达乐观的医护人员 , 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死亡教育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其次 ,死亡教育可以培养医护人员掌握对濒死病人及其 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的技术与能力。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病 人的疾病 ,更应该关注病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行为 ,有时 ,后 者比前者更重要。美国医学家玛斯雅森 (H·Mathiasen) 认为 , “如果医学教育不研究医生 —病人关系中的精神和情感问 题 ,那么它所培养的医生就不会有效地工作 ,因为最好的治 疗方法常常不是寓于刻板的科学法则之中 ,而只能从病人的 人类需要的评定中得到。意识到人类苦恼的医生才是个好 医生。”什么是人类的苦恼呢 ? 疾病带来的肉体痛苦固然是 人类的苦恼 ,但显然不是唯一的苦恼。对某些病人来说 ,肉 体上的痛苦可能是次要的 ,心理上的痛苦也许更加难以承 受 ,尤其是濒死病人的心理痛苦 ,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对 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 ,缓解或消除他们的心理痛苦 , 同样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死亡教育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心 理干预的技术与能力。 最后 ,死亡教育可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国家心血管 病科研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安贞医院的洪昭光教授在做健康 教育时曾经提到过 ,美国人治癌症 ,一个一个地治 ,病人容易 死亡 ,效果不好。而小组治疗则不一样 ,癌症病人每周七、八 个人一块儿座谈 ,一起聊天 ,互相介绍经验 ,互相鼓励 ,就可 以使化疗副作用减小 ,降低病人死亡率。那些抗癌明星们没 有一个人说自己是靠药物延长寿命 ,而都认为自己心情很愉 快 ,充满信心 ,对未来充满希望 ,心理上不害怕。总结原因 , 都是心态良好 ,心理平衡。其实 ,死亡教育也具有同样的效 果。尽管没有确切资料证明这一点 ,但是从死亡教育以改善 病人不良心理为目的这一点而言 ,应该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 疗效果。 3. 2 怎样对病人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一直讳言死亡。在生命还 很旺盛的时候就谈论死亡问题被认为是不吉利的。[6 ]这种状 况可能使得人们不愿意触及死亡教育。然而 ,许多临床实践 经验告诉人们 ,死亡教育对于病人意义重大。 武汉大学的段德智教授可谓中国大陆开展死亡教育之 第一人。[9 ]他主要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死亡教育。 但是这种方法能否适用于病人及其家属尚有待研究。不过 , 洪昭光教授在健康教育中提到的病人之间的小型座谈会形 式是具有可行性的。从理论上说 ,处于相同境遇中的人们之 间的相互诉说有助于心理压力的减轻 ,对于缓解心理痛苦是 有利的。对于此种形式 ,医护人员的作用是把病人组织在一 起座谈。当然 ,医护人员也可以在座谈中起到答疑作用。 在我国 ,有组织地开展死亡教育的机构应该首推上海市 癌症康复学校。该校采取学习班制 ,每期为 2 个半月 ,以患 病 1~2 年的癌症病人为教学对象 ,用医疗讲座、气功锻炼、 康复旅游、文化娱乐活动等手段 ,帮助病人走出情绪低谷 ,树 立信心。[10 ]这种形式同座谈会的形式是相似的 ,都运用了同 样的心理学原理。 在对病人及家属的死亡教育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他 们对死亡的忌讳。这是许多医护人员感到在实践中死亡教 育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 ,死亡教育并非必然要触 及死亡这样的字眼。死亡教育的实质是帮助人们认清生命 的本质 ,让人们接受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教育的目的并非 劝导人们死亡 ,而是帮助人们活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讲 , 能够激发人们生命活力和动力的教育形式都是死亡教育的 好形式。这也是死亡教育在中国台湾地区被本土化为“生死 教育”的重要原因。 但是由于死亡教育在我国毕竟是一个新事物 ,就目前情 况而言 ,开展死亡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尤其是死亡教育 的形式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 沈毅. 人对死亡的态度及其意义[J ]. 浙江学刊 ,1995 ,5 : 126. [2 ] 郑晓江. 中国人死亡态度之探讨 ———死亡的神秘化 [J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0 ,5 :7. [3 ] 杜治政. 许志伟. 医学伦理学辞典[M]. 郑州 :郑州大学 出版社 ,2002. 414.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年 10 月第 17 卷第 5 期总第 97 期 — 7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