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地觀卦」:「上〈巽〉下〈坤〉·中存〈艮〉〈坤〉·地之上有山·積為垣牆之義 成高大之勢,山地之上,又為〈巽〉風為之局揚,高大光厚,威儀盛美,必有可 觀者焉’君子得之則為壯觀之象」°觀者’觀也之象就是自性的流露·正如《老 子道德經》所說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J12此乃用中之意’也就是觀卦 的最超越的境界 中觀的自性流露’其自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所以無法汙染σ因此, 從以上的抄本描繪得知’筆者描繪了三幅「咖啡臼蓮菩薩」用的是「我」’以我 見丶我思丶我所感’作為創作的依據’因此每一次都受到自己情識的改變’因此 每一次所描繪的其結果都會不一樣υ假若用中觀的法門進行創作那麼就是自性 裏面的性德自然流露·即使不學就會了。這說明了觀卦的最高意義是用「中觀」 不染濁的自性,作為藝術創作的根源。 肆丶結論 〈觀〉卦的「觀」’以藝術表現和藝術創作者的關係分別論娏’其一丶就一 般人的感觀知覺的「觀」’分成「大觀在上」(外觀)丶「下觀而仁」(內觀)丶「觀 天之神道」(直觀)對於藝術創作的表現·事實上乃是「存有」的課題,存有 切萬法萬物’包含「我」的存有·因此對於〈觀〉卦:上〈巽〉下〈坤〉,中存 〈艮〉〈坤》·地上有山’風在山上吹著·思緒纏繞在風情萬種的意境之中·因此 作為「我」的心識與所見的宇宙現象·產生心隨境轉·因此這個「我」和宇宙現 象都是存有的一切「相」’藝術家以既有的相’觀看宇宙現象的種種相’這裡說 明具體的「觀法」’謂觀一念之心’存在於「相」°此觀與藝術的表現仍然存在於 「有」存在於「相」正如〈觀〉卦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象曰:「觀我生 觀民也φ觀「我」與「觀民」指的都是存有之相。因為「存有之相」·所以心隨 境轉·也就是說有一個「我」的心執著在璄相上’這樣的「觀」還處在一個執著 的「我」的藝術觀 觀〉卦的「觀」’其二丶乃是超越性的觀仰,猶如上九:「觀其生’君子無 咎。」3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14象徵高尚的隱士’超然脫俗’就此觀一 念之心·乃以天台三觀∶空觀丶假觀丶中觀’說明本體與相之間的關是「一」 不是二,(就如同人的手掌是一,但是有兩面’正面和背面)因此不落人空觀亦 不落λ假觀;就「空觀」而言其本體是空。就「假觀」而言’「假」是現相’也 就是說從「相」上觀看’或從「現象」上觀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可以從 辯證上得知∶本體是「空」’現相是「假」的’所以就產生了「真空妙有」’此妙 有就是「假有」’也就是說「不離真玍·而行假有」’這就是藝術最高的境界。達 到藝術最高的境界,首先還是回歸到真「觀」的功夫’如何把宇宙的真相丶人生 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1991年)冊48·頁2008 12《老子註》,頁131 《周易譯注》,頁177 14《周易譯注》,頁1787 地觀卦」:「上〈巽〉下〈坤〉,中存〈艮〉〈坤〉,地之上有山,積為垣牆之義, 成高大之勢,山地之上,又為〈巽〉風為之扇揚,高大光厚,威儀盛美,必有可 觀者焉,君子得之則為壯觀之象」。觀者,觀也之象就是自性的流露,正如《老 子道德經》所說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12此乃用中之意,也就是觀卦 的最超越的境界。 中觀的自性流露,其自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所以無法汙染。因此, 從以上的抄本描繪得知,筆者描繪了三幅「咖啡白蓮菩薩」用的是「我」,以我 見、我思、我所感,作為創作的依據,因此每一次都受到自己情識的改變,因此 每一次所描繪的其結果都會不一樣。假若用中觀的法門進行創作,那麼就是自性 裏面的性德自然流露,即使不學就會了。這說明了觀卦的最高意義是用「中觀」 不染濁的自性,作為藝術創作的根源。 肆、結論 〈觀〉卦的「觀」,以藝術表現和藝術創作者的關係分別論述,其一、就一 般人的感觀知覺的「觀」,分成「大觀在上」(外觀)、「下觀而化」(內觀)、「觀 天之神道」(直觀)對於藝術創作的表現,事實上乃是「存有」的課題,存有一 切萬法萬物,包含「我」的存有,因此對於〈觀〉卦:上〈巽〉下〈坤〉,中存 〈艮〉〈坤〉,地上有山,風在山上吹著,思緒纏繞在風情萬種的意境之中,因此 作為「我」的心識與所見的宇宙現象,產生心隨境轉,因此這個「我」和宇宙現 象都是存有的一切「相」,藝術家以既有的相,觀看宇宙現象的種種相,這裡說 明具體的「觀法」,謂觀一念之心,存在於「相」。此觀與藝術的表現仍然存在於 「有」、存在於「相」;正如〈觀〉卦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象曰:「觀我生, 觀民也。觀「我」與「觀民」指的都是存有之相。因為「存有之相」,所以心隨 境轉,也就是說有一個「我」的心執著在境相上,這樣的「觀」還處在一個執著 的「我」的藝術觀。 〈觀〉卦的「觀」,其二、乃是超越性的觀仰,猶如上九:「觀其生,君子無 咎。」13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14象徵高尚的隱士,超然脫俗,就此觀一 念之心,乃以天台三觀:空觀、假觀、中觀,說明本體與相之間的關係是「一」 不是二,(就如同人的手掌是一,但是有兩面,正面和背面)因此不落入空觀亦 不落入假觀;就「空觀」而言其本體是空。就「假觀」而言,「假」是現相,也 就是說從「相」上觀看,或從「現象」上觀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可以從 辯證上得知:本體是「空」,現相是「假」的,所以就產生了「真空妙有」,此妙 有就是「假有」,也就是說「不離真空,而行假有」,這就是藝術最高的境界。達 到藝術最高的境界,首先還是回歸到真「觀」的功夫,如何把宇宙的真相、人生 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1991 年)冊 48,頁 2008。 12 《老子註》,頁 131。 13 《周易譯注》,頁 177。 14 《周易譯注》,頁 17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