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左传》上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中国传统道德在提 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12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 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 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的思 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 不仅成为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 本。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 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 义,言可复也”。6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 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中国传统 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 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道德需要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要实现这种追求,就应当明智。智,也作知, 即理智、智慧。孟子把智看成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认为“是非之心, 智也”。在古人看来,“明智”则必须“好学”,学习既包括学习一般的文化 知识,也包括学习伦理道德知识,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圣贤由学 9《礼记冠义》。 10《论语·季氏》。 11《左传昭公七年》。 12《尚书·毕命》。 13《荀子·不苟》。 14《论语·为政》。 15《论语·颜渊》。 16《论语学而》。5 9礼也 是人 的立 身之 本和 区分 人格 高 低的 标准 。孔子 说:“不 学礼 ,无以 立。” 1 0《左 传 》上 也 说:“ 礼, 人 之干 也 。无 礼 , 无以 立。” 1 1中国 传 统 道德 在提 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 醒人 们“ 事 思敬”,“ 不居 功”,“择 善而 从”。1 2 倡导 言行 一致,强调 恪守 诚信 。在 中国 古人 看来,诚是 指一 种 真实 无妄、 表里 如 一 的品 格 , 也是 道 德 的根 本 , 故“ 养 心 莫善 于 诚”。 1 3信 是指 一 种诚 实不 欺、遵 守诺 言 的品 格。孔 子不 仅提 出“ 人而 无信 ,不 知其 可也 ” 1 4的思 想, 而 且 认为 “ 民 无信 不 立”。 1 5荀 子则 进 一 步将 信 推 行于 选 贤 治国 , 使信 不仅 成为 朋友 伦理 、交 际伦 理的 规范 ,而 且 扩至 一切 伦理 关系 皆应 以诚 信为 本。中国 传统 道 德认 为,诚 信的 内容 和要 求是 多方 面的 ,但最 基本 的是 以诚 为本 ,取 信于 人,“ 与朋 友交 ,言 而有 信 ”;为 人 思 诚 ,信 以 行 义,“ 信 近于 义 ,言 可 复 也”。 1 6诚 信之 德 在 于 言必 信 , 行 必果 , 言 行 一致 , 表 里 如一 , 讲究信用,遵 守诺 言 。 追求 精神 境界 ,把 道德 理想 的实 现看 做 是一 种高 层次 的需 要。中国 传统 道德 认为 ,人 之所 以不 同于 其他 动物 ,是因 为人 有道 德,因而 ,人 们除 了有 物质 需要 外,还有 精神 需要 ,而 一切 精神 需要 中最 高尚 的需 要 就是 道德 需要。 道德 需要 是对 理想 人格 的追 求。要实 现这 种 追求 ,就 应当 明智 。智 ,也 作知, 即理 智、智慧 。孟 子把 智看 成是 判断 是非 善恶 的 一种 能力 ,认 为“ 是非 之心, 智也”。在 古人 看 来,“ 明智 ” 则必 须“ 好学”, 学习 既包 括学 习一 般的 文化 知识 ,也 包括 学 习伦 理道 德知 识 ,是 道德 修养 的重 要内 容和 途径 。圣贤 由学 9《 礼 记 ·冠 义 》。 10《 论 语 ·季 氏 》。 11《 左 传 ·昭 公 七 年 》。 12《 尚 书 ·毕 命 》。 13《 荀 子 ·不 苟 》。 14《 论 语 ·为 政 》。 15《 论 语 ·颜 渊 》。 16《 论 语 ·学 而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