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离开学将一事无成。《礼记·中庸》 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人们通过勤奋学 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变化气质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 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墨家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 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孔子说,“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1“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18认 为“仁”这种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 人们应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吾日三省吾身”。2°荀子 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2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 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 此外,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还有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 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 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 族优良道德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 习惯之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 开的。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 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 17《论语·述而》。 18《论语·里仁》。 19《论语里仁》。 0《论语学而》。 21《荀子修身》。 66 而成 ,道 德由 学 而进 ,才 能 由学 而得 ,离 开 学将 一事 无成 。《 礼记 ·中 庸》 强调 “博 学之 ,审 问之 ,慎 思 之, 明辨 之, 笃行 之”,要 求人 们通 过勤 奋学 习,学以成德,学以成 性,“变 化气 质”。 重视 道德 践履 ,强 调修 养的 重要 性,倡导 道 德主 体要 在完 善自 身中 发挥 自己 的能 动作 用 。中 国历 史上 的儒 家 、墨 家都 认为 ,在塑 造理 想人 格的 过程 中,最 重要 的就 是 要奋 发向 上、切 磋践 履、修身 养性 。孔 子说 ,“仁 远乎 哉? 我欲 仁,斯仁 至矣 ”,1 7“ 有能 一日 用其 力于 仁矣 乎 ?我 未见 力不 足者”,1 8认 为“ 仁”这 种 道德 品质 和道 德境 界,对人 们来 说,并不 是遥 远 而不 可达 到的。 人们 应当“ 见贤 思齐 焉 ,见 不贤 而内 自省 也”,1 9 “ 吾日 三省 吾身 ”。2 0荀子 认为,“道 虽迩 ,不行 不至 ;事 虽小 ,不 为不 成”。2 1墨家也 非常 重视“ 修身”, 强调“察色修身”和“ 以身 戴行 ”, 注重 社会 环境 对人 的 道德 品质 的影 响。 此外 ,中 华民 族优 良道 德传 统的 重 要内 容还 有如 廉洁 自律 、宽 厚待 人、 艰苦 朴素、勤劳 节俭 、孝 敬父 母、尊 老 爱幼、尊师 敬业 ,以 及刚 健有 为、自 强不 息 、舍 生取 义 、见 义勇 为 、奋 发图 强等 。在长 期的 历史 发展 中 ,中 华民 族优 良道 德传 统已 经深 入到 全民 族 的思 维方 式、价值 观念 、行 为方 式和 风俗 习惯 之中 。中 华民 族虽 然历 经无 数磨 难 与困 苦,但始 终能 屹立 于世 界民 族之 林,应当 说 ,是 同中 国的 优 良传 统文 化,特 别是 优良 的道 德传 统的 作用 分不 开的。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 华民 族 的 道 德传 统 是 一 个矛 盾 体 , 具有 鲜 明 的 两重 性 。 属于 精 华 的 部 分 ,表 现 出 积 极 、革新 、进 步 的 一面 ;属 于 糟 粕 的部 分 ,则 表 现出 消 极、 17《 论 语 ·述 而 》。 18《 论 语 ·里 仁 》。 19《 论 语 ·里 仁 》。 20《 论 语 ·学 而 》。 21《 荀 子 ·修 身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