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修本草。 《新修本草》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在本草规模、内容 和形式上均具有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的药学成就,而且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随着中外交流,很快传到国外,并广为流传 然而,《新修本草》作为法典,内容经过较为严格审慎的选择,对于一些当时使用尚 少的药物(如某些民间药、外来药)或新的理论、治法未能收入,故而有所缺漏,不能反 映当时的全部药学成就。为弥补《新修本草》之不足,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广为搜 罗,作了大量增补。陈氏将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 燥、湿十剂,为中药功效分类的发端。 除了国家颁行官修本草外,北宋时期国家药局的设立,也是我国以至世界药学的重要 创举。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以后发展改名为“和剂局”、“惠民 局”,颁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最早的制剂范本。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 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北宋名医唐慎微所撰。本书以《嘉祐本 草》、《本草图经》为基础,旁征博引,广泛搜集经、史、子、集中大量药学史料,参以民 间和自已的经验。全书30卷,载药1746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 米谷、菜、有名未用共11类,附方3000余首,对药材的产地、品种鉴别等亦有贡献。《证 类本草》集北宋本草学之大成,为现今完整流传之最早的综合本草,具备了本草学较为完 善的规模。其体例严谨,注意保留文献原来面目,因而保存了大量药学史料,其功甚巨。 由于宋以前本草大多散佚,其文字多在《证类本草》中保存。《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 注》、《新修本草》等的辑复,多依赖于《证类本草》,雷敩《炮炙论》、陈藏器《本草拾遗》 以及北宋初年流行的《日华子本草》的主要内容,均可从《证类本草》中见到。本书问世 后,多次校定刊行,如大观本、政和本、大全本等,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唐宋时期其他著名本草还有: 唐·甄权《药性论》记载药物性味、主治,结合实际加以论述,并举方例印证,对后 世影响较大。唐·李珣《海药本草》所载100余种药物,大多从海外传入或移植,以“香 药”居多。唐·孟诜、张鼎编著《食疗本草》,开辟了本草学的又一个分支。五代时,韩 保升著《蜀本草》,对《新修本草》増补注释,新增药物10余种,统计了本草中七情畏恶 的药物,后世“十八反”之说即源于此。宋·寇宗奭著《本草衍义》,载药472种,对药 材品种的考订、辨正,对性味、功效、用量和药性理论的阐述,颇多发明,影响很大。南 宋·陈衍《宝庆本草折衷》载有“十九反(十八反)歌”和“六陈歌”,为现存最早记载, 对药性理论和应用和有诸多讨论。 本草学的发展成熟(金元明清)10 修本草。 《新修本草》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在本草规模、内容 和形式上均具有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的药学成就,而且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随着中外交流,很快传到国外,并广为流传。 然而,《新修本草》作为法典,内容经过较为严格审慎的选择,对于一些当时使用尚 少的药物(如某些民间药、外来药)或新的理论、治法未能收入,故而有所缺漏,不能反 映当时的全部药学成就。为弥补《新修本草》之不足,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广为搜 罗,作了大量增补。陈氏将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 燥、湿十剂,为中药功效分类的发端。 除了国家颁行官修本草外,北宋时期国家药局的设立,也是我国以至世界药学的重要 创举。1076 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以后发展改名为“和剂局”、“惠民 局”,颁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最早的制剂范本。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 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北宋名医唐慎微所撰。本书以《嘉祐本 草》、《本草图经》为基础,旁征博引,广泛搜集经、史、子、集中大量药学史料,参以民 间和自已的经验。全书 30 卷,载药 1746 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 米谷、菜、有名未用共 11 类,附方 3000 余首,对药材的产地、品种鉴别等亦有贡献。《证 类本草》集北宋本草学之大成,为现今完整流传之最早的综合本草,具备了本草学较为完 善的规模。其体例严谨,注意保留文献原来面目,因而保存了大量药学史料,其功甚巨。 由于宋以前本草大多散佚,其文字多在《证类本草》中保存。《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 注》、《新修本草》等的辑复,多依赖于《证类本草》,雷敩《炮炙论》、陈藏器《本草拾遗》 以及北宋初年流行的《日华子本草》的主要内容,均可从《证类本草》中见到。本书问世 后,多次校定刊行,如大观本、政和本、大全本等,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唐宋时期其他著名本草还有: 唐·甄权《药性论》记载药物性味、主治,结合实际加以论述,并举方例印证,对后 世影响较大。唐·李珣《海药本草》所载 100 余种药物,大多从海外传入或移植,以“香 药”居多。唐·孟诜、张鼎编著《食疗本草》,开辟了本草学的又一个分支。五代时,韩 保升著《蜀本草》,对《新修本草》增补注释,新增药物 10 余种,统计了本草中七情畏恶 的药物,后世“十八反”之说即源于此。宋·寇宗奭著《本草衍义》,载药 472 种,对药 材品种的考订、辨正,对性味、功效、用量和药性理论的阐述,颇多发明,影响很大。南 宋·陈衍《宝庆本草折衷》载有“十九反(十八反)歌”和“六陈歌”,为现存最早记载, 对药性理论和应用和有诸多讨论。 四、 本草学的发展成熟(金元明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