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药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电子书,共二十四章)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19,文件大小:1.34MB,团购合买
本书叙述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中药的性能、配伍和180味最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其他200味中药则列表简介,书末附有中药功效术语简释和药名、选方索引。 第一章 中药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药的采制 第一节 产地 第二节 采集 第三节 炮制 第四节 制剂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五味 第二节 归经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四节 功效 第五节 毒性 第四章 中药的应用 第一节 配伍 第二节 用法 第三节 用量 第四节 禁忌 第五章 解表药 第六章 清热药 第七章 泻下药 第八章 祛风湿药 第九章 化湿药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第十一章 温里药 第十二章 理气药 第十三章 止血药 第十四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五章 化痰止咳药 第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 第十七章 安神药 第十八章 开窍药 第十九章 补虚药 第二十章 收涩药 第二十一章 消食药 第二十二章 驱虫药 第二十三章 涌吐药 第二十四章 外用药 附录 1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附录 2 药名索引 附录 3 引用方剂索引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目录 绪言 第一章中药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中药的采制 第一节产地 第二节采集 第三节炮制 第四节制剂 第三章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四气五味 第二节归经 第三节升降浮沉 第四节功效 第五节毒性 第四章中药的应用 第一节配伍 第二节用法 第三节用量 第四节禁忌 第五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 列表: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胡荽、柽柳、蔓荆子、浮萍、淡豆豉、升 第六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牛黄、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 草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 第五节清虚热药

1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中药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药的采制 第一节 产地 第二节 采集 第三节 炮制 第四节 制剂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五味 第二节 归经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四节 功效 第五节 毒性 第四章 中药的应用 第一节 配伍 第二节 用法 第三节 用量 第四节 禁忌 第五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 列表: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胡荽、柽柳、蔓荆子、浮萍、淡豆豉、升 麻 第六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牛黄、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 草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地骨皮 列表:芦根、淡竹叶、谷精草、青葙子、苦参、秦皮、白鲜皮、青黛、紫花地丁、野 菊花、穿心莲、红藤、马齿苋、鸦胆子、蚤休、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熊胆、土茯苓、山 豆根、白蔹、水牛角、紫草、银柴胡、胡黄连、白薇 第七章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芒硝 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甘遂、巴豆 列表:番泻叶、芦荟、郁李仁、红大戟、京大戟、牵牛子、芫花、商陆 第八章祛风湿药 独活、秦艽、威灵仙、防已、桑寄生、五加皮、徐长卿、木瓜 列表:川乌、蚕沙、雷公藤、桑枝、稀莶草、臭梧桐、络石藤、海风藤、香加皮、千 年健、乌梢蛇、狗脊、伸筋草、青风藤、丝瓜络、鹿衔草 第九章化湿药 藿香、厚朴、苍术、砂仁 列表:佩兰、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滑石、川木通、茵陈蒿、金钱草 列表:通草、灯芯草、石苇、冬葵子、地肤子、篇蓄、瞿麦、海金沙、萆蘚 第十一章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 列表:丁香、小茴香、大茴香、高良姜、花椒、胡椒 第十二章理气药 橘皮、青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薤白、川楝子 列表:化橘红、佛手、香橼、枳壳、乌药、大腹皮、柿蒂、荔枝核、甘松、九香虫 第十三章止血药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七、茜草、蒲黄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 白及仙鹤草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 艾叶 列表:侧柏叶、苎麻根、血余炭、花蕊石、紫珠、棕榈炭、藕节、炮姜

2 青蒿、地骨皮 列表:芦根、淡竹叶、谷精草、青葙子、苦参、秦皮、白鲜皮、青黛、紫花地丁、野 菊花、穿心莲、红藤、马齿苋、鸦胆子、蚤休、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熊胆、土茯苓、山 豆根、白蔹、水牛角、紫草、银柴胡、胡黄连、白薇 第七章 泻下药 第一节 攻下药 大黄、芒硝 第二节 润下药 火麻仁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甘遂、巴豆 列表:番泻叶、芦荟、郁李仁、红大戟、京大戟、牵牛子、芫花、商陆 第八章 祛风湿药 独活、秦艽、威灵仙、防已、桑寄生、五加皮、徐长卿、木瓜 列表:川乌、蚕沙、雷公藤、桑枝、豨莶草、臭梧桐、络石藤、海风藤、香加皮、千 年健、乌梢蛇、狗脊、伸筋草、青风藤、丝瓜络、鹿衔草 第九章 化湿药 藿香、厚朴、苍术、砂仁 列表:佩兰、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滑石、川木通、茵陈蒿、金钱草 列表:通草、灯芯草、石苇、冬葵子、地肤子、萹蓄、瞿麦、海金沙、萆薢 第十一章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细辛 列表:丁香、小茴香、大茴香、高良姜、花椒、胡椒 第十二章 理气药 橘皮、青皮、枳实、木香、香附、沉香、薤白、川楝子 列表:化橘红、佛手、香橼、枳壳、乌药、大腹皮、柿蒂、荔枝核、甘松、九香虫 第十三章 止血药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白及 仙鹤草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艾叶 列表:侧柏叶、苎麻根、血余炭、花蕊石、紫珠、棕榈炭、藕节、炮姜

第十四章活血化瘀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怀牛膝、莪术、虎杖、水蛭 列表:乳香、没药、泽兰、鸡血藤、五灵脂、姜黄、三棱、虻虫、螗虫、穿山甲、 干漆、王不留行、自然铜、骨碎补、血蝎、西红花、苏木 第十五章化痰止咳药 第一节化痰药 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海藻 第二节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苏子、百部、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 列表:白附子、竹沥、昆布、瓦楞子、胖大海、天竺黄、海浮石、海蛤壳、礞石、白 前、前胡、马兜铃、紫菀、款冬花、白果、洋金花 第十六章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牡蛎、代赭石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 列表:珍珠、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决明子、僵蚕 第十七章安神药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 第二节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远志 列表:琥珀、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 第十八章开窍药 麝香、冰片、石菖蒲 列表:苏合香、樟脑 第十九章补虚药 第一节补气药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 第二节补血药 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白芍 第三节补阳药 鹿茸、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续断、杜仲、菟丝子、蛤蚧 第四节补阴药 北沙参、南沙参、麦冬、石斛、黄精、枸杞子、女贞子、龟甲、鳖甲 列表:西洋参、太子参、白扁豆、蜂蜜、大枣、龙眼肉、巴戟天、锁阳、仙茅、冬虫 夏草、核桃仁、海马、紫河车、海狗肾、沙苑子、天冬、百合、玉竹、桑椹子、墨旱莲草 第二十章收涩药

3 第十四章 活血化瘀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怀牛膝、莪术、虎杖、水蛭 列表:乳香、没药、泽兰、鸡血藤、五灵脂、姜黄、三棱、虻虫、蟅虫、 穿山甲、 干漆、王不留行、自然铜、骨碎补、血蝎、西红花、苏木 第十五章 化痰止咳药 第一节 化痰药 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海藻 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苏子、百部、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 列表:白附子、竹沥、昆布、瓦楞子、胖大海、天竺黄、海浮石、海蛤壳、礞石、白 前、前胡、马兜铃、紫菀、款冬花、白果、洋金花 第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牡蛎、代赭石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 列表:珍珠、珍珠母、刺蒺藜、罗布麻、决明子、僵蚕 第十七章 安神药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龙骨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远志 列表:琥珀、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 第十八章 开窍药 麝香、冰片、石菖蒲 列表:苏合香、樟脑 第十九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 第二节 补血药 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白芍 第三节 补阳药 鹿茸、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续断、杜仲、菟丝子、蛤蚧 第四节 补阴药 北沙参、南沙参、麦冬、石斛、黄精、枸杞子、女贞子、龟甲、鳖甲 列表:西洋参、太子参、白扁豆、蜂蜜、大枣、龙眼肉、巴戟天、锁阳、仙茅、冬虫 夏草、核桃仁、海马、紫河车、海狗肾、沙苑子、天冬、百合、玉竹、桑椹子、墨旱莲草 第二十章 收涩药

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乌梅、椿皮、赤石脂、莲子、海螵蛸 列表:麻黄根、浮小麦、肉豆蔻、五倍子、芡实、诃子、石榴皮、罂粟壳、金樱子 覆盆子 第二十一章消食药 山楂、麦芽、莱菔子、鸡内金 列表:神曲、谷芽 第二十二章驱虫药 使君子、槟榔、苦楝皮、贯众 列表:南瓜子、鹤虱、鹤草芽、雷丸 第二十三章涌吐药 列表:常山、瓜蒂、藜芦、胆矾、食盐 第二十四章外用药 硫黄、雄黄、升药、轻粉、白矾、炉甘石、斑蝥、蟾酥、马钱子 列表:蛇床子、儿茶、砒石、铅丹、硼砂、大蒜、土荆皮、猫爪草 附录1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附录2药名索引 附录3引用方剂索引

4 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乌梅、椿皮、赤石脂、莲子、海螵蛸 列表:麻黄根、浮小麦、肉豆蔻、五倍子、芡实、诃子、石榴皮、罂粟壳、金樱子、 覆盆子 第二十一章 消食药 山楂、麦芽、莱菔子、鸡内金 列表:神曲、谷芽 第二十二章 驱虫药 使君子、槟榔、苦楝皮、贯众 列表:南瓜子、鹤虱、鹤草芽、雷丸 第二十三章 涌吐药 列表:常山、瓜蒂、藜芦、胆矾、食盐 第二十四章 外用药 硫黄、雄黄、升药、轻粉、白矾、炉甘石、斑蝥、蟾酥、马钱子 列表:蛇床子、儿茶、砒石、铅丹、硼砂、大蒜、土荆皮、猫爪草 附录 1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附录 2 药名索引 附录 3 引用方剂索引

本书叙述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中药的性能、配伍和180味最常用中 药的功效和应用,其他200味中药则列表简介,书末附有中药功效术语简释和药名、选方 索引。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本书适合于各类医药专业中药学课程 的函授教学或自学选用,并可用于药学或医学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复习应试之参考

5 本书叙述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中药的性能、配伍和 180 味最常用中 药的功效和应用,其他 200 味中药则列表简介,书末附有中药功效术语简释和药名、选方 索引。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本书适合于各类医药专业中药学课程 的函授教学或自学选用,并可用于药学或医学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复习应试之参考

绪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 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 式,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中药大多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因此,多数中药属于天然药范畴 但在采集、加工、生产过程中,天然植物(动物、矿物)采集后初步加工成为中药材,进 步加工炮制为中药饮片,再经一定的工艺过程成为中药制剂,药材、饮片、制剂的形式 和性质,与其来源的天然植物(动物、矿物)已有很大区别。同时,国外其他民族也有自 已的天然药物,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不能称为中药,因此,中药与天然药是两个相 关而不同的概念 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大多称为“本草”。“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已有两千 多年历史。之所以称为“本草”,是因中药以植物来源为主,正如韩保升所说:“云本草者 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蜀本草》)本草数量众多,所记载的内容不尽相同,反映了中 药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各个时代均有反映当代中药学主要成就、记载内容较为全面的本 草,可称综合本草,或称源流本草、主流本草。其他如专门记载药物性能的药性本草,专 门记载加工炮制的炮炙本草,专门记载食物性中药或饮食疗法的食疗本草,以及图谱本草、 地方本草、单味药本草、本草便读或歌诀等。研究古今本草,是了解中药学发展历史的主 要途径。 “中药”一词产生较晚。古代本草概称为“药”。近百余年来西方医药传入,为了加 以区别,才将我国传统药物称为“中药”,“本草”也相应地被称为“中药学”。中药与西 药,均用以防治疾病,有其共通之处。有时同一药物,既是中药,又是西药,如大黄、硫 黄、炉甘石之类。但就整体来说,中药与西药的来源、历史、名称、作用、应用方法等有 很大区别,分别置于中、西两个不同的医药体系之中。凡是按照中医药理论用以防治疾病 的,就是中药。中医药理论赋予中药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中药学发展概况 【学习要求】 1.了解中药学发展概况 2.掌握《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的 主要成就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步, 是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起源、奠基、充实、成熟、现代发展几个 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古代的中药学著作一一本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记载中药学

6 绪 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 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 式,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中药大多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因此,多数中药属于天然药范畴。 但在采集、加工、生产过程中,天然植物(动物、矿物)采集后初步加工成为中药材,进 一步加工炮制为中药饮片,再经一定的工艺过程成为中药制剂,药材、饮片、制剂的形式 和性质,与其来源的天然植物(动物、矿物)已有很大区别。同时,国外其他民族也有自 已的天然药物,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不能称为中药,因此,中药与天然药是两个相 关而不同的概念。 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大多称为“本草”。“本草”一词,始见于《汉书》,已有两千 多年历史。之所以称为“本草”,是因中药以植物来源为主,正如韩保升所说:“云本草者, 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蜀本草》)本草数量众多,所记载的内容不尽相同,反映了中 药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各个时代均有反映当代中药学主要成就、记载内容较为全面的本 草,可称综合本草,或称源流本草、主流本草。其他如专门记载药物性能的药性本草,专 门记载加工炮制的炮炙本草,专门记载食物性中药或饮食疗法的食疗本草,以及图谱本草、 地方本草、单味药本草、本草便读或歌诀等。研究古今本草,是了解中药学发展历史的主 要途径。 “中药”一词产生较晚。古代本草概称为“药”。近百余年来西方医药传入,为了加 以区别,才将我国传统药物称为“中药”,“本草”也相应地被称为“中药学”。中药与西 药,均用以防治疾病,有其共通之处。有时同一药物,既是中药,又是西药,如大黄、硫 黄、炉甘石之类。但就整体来说,中药与西药的来源、历史、名称、作用、应用方法等有 很大区别,分别置于中、西两个不同的医药体系之中。凡是按照中医药理论用以防治疾病 的,就是中药。中医药理论赋予中药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中药学发展概况 【学习要求】 1.了解中药学发展概况。 2.掌握《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的 主要成就。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步, 是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起源、奠基、充实、成熟、现代发展几个 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古代的中药学著作——本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记载中药学

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 、中药的起源(先秦) 从远古时期到秦皇朝建立,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步发现、认识和使用药 物,从感性的经验过渡到理性的认识,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形成文字记载,是中药的起源 阶段,也是中药学的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依靠采食植物和渔猎维持生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难 免误食有害的“食物”以致产生呕吐、腹泻等反应甚至中毒,偶然也因吃了某些“食物 而使原有的腹痛、便秘等病痛得到缓解。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对有关自然 产物的药效或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觅食时有意识地辨别、选择,以避免中毒或用以 解除某些病证,药物就因此而产生。有关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 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古人通过反复积累,从无意识的偶然体验,到 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药物的发现与寻找食物有关,饮食方式的改进,如火的应用,烹调术的进步,酒、醋 的发现,催生了早期药物加工、应用技术,出现炮炙、配伍和汤剂、酒剂等。“药食同源 是对中药起源的概括。 药物知识的流传,最初仅靠口耳相授。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开始有了早期 文字一一甲骨文、金文。最早的“药”字见于金文,《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也”,明 确提出了“药”乃治病之物,并以植物类居多。 先秦时期未出现本草著作,关于药物的知识已有文字记载。《诗经》为西周至春秋时 代的作品,记有50多种植物名称,为后来本草所收载。《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 载有动物、植物和矿物药120余种,并明确提出了它们的功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可能为战国时期所作,在52个病名下,载方280首,涉及药物 247种,对药物的炮制、制剂、配伍、禁忌等亦有记述。 先秦时期药物的发现与使用,药物知识的积累和流传,为本草的出现和中药学的形成 准备了条件 本草学的奠基(秦汉至南北朝)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治病经验的积累,受当时经济、文化、哲学的影响,我国 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重要医学典籍。 与此同时,药物知识更加丰富,药物理论初步形成,出现了专门记载药物的著作一一本草, 和通晓药物知识的专业人员。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奠定中药学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已有 多种本草著作问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作者不详,可能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经历了较长 时期的撰写、流传、补充、完善的过程,大约成书于东汉年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 草。该书先以“序例”简述了本草学基本理论,包括五味、四性、有毒无毒及随证的用药

7 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 一、 中药的起源(先秦) 从远古时期到秦皇朝建立,人们通过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步发现、认识和使用药 物,从感性的经验过渡到理性的认识,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形成文字记载,是中药的起源 阶段,也是中药学的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依靠采食植物和渔猎维持生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难 免误食有害的“食物”以致产生呕吐、腹泻等反应甚至中毒,偶然也因吃了某些“食物” 而使原有的腹痛、便秘等病痛得到缓解。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对有关自然 产物的药效或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觅食时有意识地辨别、选择,以避免中毒或用以 解除某些病证,药物就因此而产生。有关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 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古人通过反复积累,从无意识的偶然体验,到 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药物的发现与寻找食物有关,饮食方式的改进,如火的应用,烹调术的进步,酒、醋 的发现,催生了早期药物加工、应用技术,出现炮炙、配伍和汤剂、酒剂等。“药食同源” 是对中药起源的概括。 药物知识的流传,最初仅靠口耳相授。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开始有了早期 文字——甲骨文、金文。最早的“药”字见于金文,《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也”,明 确提出了“药”乃治病之物,并以植物类居多。 先秦时期未出现本草著作,关于药物的知识已有文字记载。《诗经》为西周至春秋时 代的作品,记有 50 多种植物名称,为后来本草所收载。《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 载有动物、植物和矿物药 120 余种,并明确提出了它们的功用。197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可能为战国时期所作,在 52 个病名下,载方 280 首,涉及药物 247 种,对药物的炮制、制剂、配伍、禁忌等亦有记述。 先秦时期药物的发现与使用,药物知识的积累和流传,为本草的出现和中药学的形成 准备了条件。 二、 本草学的奠基(秦汉至南北朝)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治病经验的积累,受当时经济、文化、哲学的影响,我国 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重要医学典籍。 与此同时,药物知识更加丰富,药物理论初步形成,出现了专门记载药物的著作——本草, 和通晓药物知识的专业人员。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奠定中药学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已有 多种本草著作问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经集注》。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作者不详,可能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经历了较长 时期的撰写、流传、补充、完善的过程,大约成书于东汉年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 草。该书先以“序例”简述了本草学基本理论,包括五味、四性、有毒无毒及随证的用药

原则;药物配伍的“七情”;药物的剂型选择、服药法以及药物产地、采集等内容,初步 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继以上、中、下三品分类药物,“三品”是按药物的有毒与无毒 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对药物的粗略分类。该书共载药物365种,其中包括植物药 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每一药物记述了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功用、别名 生境等。全书基本上分成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所收载的药物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如常 山截疟,黄连治痢,大黄泻下,麻黄平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 半夏止呕,茵陈退黄等。《本经》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 对后世本草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综合本草,都渊源于《本经》而有所发 展 《本经》原书早佚,现在见到的各种版本,均为明清以降本草学家根据《本草经集注》 残卷、《新修本草》残写本及《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其它著作中保存的《本经》文 字辑复而成。最早辑复者为南宋王炎《本草正经》,已失传。现存十多种辑复本中流传较 广者有二孙本(清·孙星衍、孙冯翼辑)、顾本(清·顾观光辑)、森本(日本森立之辑)。 历代医家除了辑复《本经》外,并作了大量的考证、校勘、注释和发挥,形成了为数众多 的《本经》系统本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清·徐大椿《神农 本草经百种录》,清·陈念祖《神农本草经读》,清·邹澍《本经疏证》等。近年则有尚志 钧、王筠默、马继兴、曹元宇等的辑复、校注本出版。 《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问家、道教人物,晚年隐居茅山 时人敬为“山中宰相”。《本草经集注》以陶弘景整理、订正的《本经》365种药物为基础, 并增补“名医副品”365种,加上陶弘景本人的注解和评议而成。“名医副品”又称“名医 别录”,为陶弘景收集、整理汉代、魏晋诸名医在多种《本经》传本中新增补的药物资料 撰写而成。陶弘景在撰写《本草经集注》时,把辑入该书的、除《本经》以外的有关资料 称为“名医副品”,待该书撰成后,将这些新增补的资料全面汇集成书时则称《名医别录》 《本草经集注》共三卷,分上、中、下三品收载药物,一般称730种(实际当在此数以上), 除补充、订正《本经》365种外,其余均为新增。记述药物的内容比较广泛,除正名、性 味、有毒无毒、主治、别名外,还记有产地、生境、采制等,少数药物简述药材性状或用 法。对药物性味、主治的记载更切合实际,还最早在药物条目中记载了方剂,有较高的临 床实用价值。全书分序例和药物两部分。序例注释了《本经》的序例,并增补了许多药物 采收、鉴别、炮制和配制方法、诸病通用药等,大大增强了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首创 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各 类仍依《本经》分为上、中、下三品。而诸病通用药按所治81个病症列举药物,实际上 是对上述分类的补充,对药物的功效分类方法有重要意义。陶弘景把《本经》和“名医副 品”的药物条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以朱、墨分写,朱写《本经》文,墨写“名医副 品”文,仅以小字注文补充作者增添的内容。这种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编写方式在综合 本草中一直延续到明代。它使有关本草文献得以保持原貌。《本草经集注》较全面地搜集 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条理分明、考订严密,是汉魏以来本草学的一次较为全面 的总结,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对本草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8 原则;药物配伍的“七情”;药物的剂型选择、服药法以及药物产地、采集等内容,初步 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继以上、中、下三品分类药物,“三品”是按药物的有毒与无毒、 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对药物的粗略分类。该书共载药物 365 种,其中包括植物药 252 种,动物药 67 种,矿物药 46 种。每一药物记述了性味、有毒无毒、主治功用、别名、 生境等。全书基本上分成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所收载的药物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如常 山截疟,黄连治痢,大黄泻下,麻黄平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 半夏止呕,茵陈退黄等。《本经》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 对后世本草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综合本草,都渊源于《本经》而有所发 展。 《本经》原书早佚,现在见到的各种版本,均为明清以降本草学家根据《本草经集注》 残卷、《新修本草》残写本及《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其它著作中保存的《本经》文 字辑复而成。最早辑复者为南宋王炎《本草正经》,已失传。现存十多种辑复本中流传较 广者有二孙本(清·孙星衍、孙冯翼辑)、顾本(清·顾观光辑)、森本(日本森立之辑)。 历代医家除了辑复《本经》外,并作了大量的考证、校勘、注释和发挥,形成了为数众多 的《本经》系统本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明·缪希雍《本草经疏》,清·徐大椿《神农 本草经百种录》,清·陈念祖《神农本草经读》,清·邹澍《本经疏证》等。近年则有尚志 钧、王筠默、马继兴、曹元宇等的辑复、校注本出版。 《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问家、道教人物,晚年隐居茅山, 时人敬为“山中宰相”。《本草经集注》以陶弘景整理、订正的《本经》365 种药物为基础, 并增补“名医副品”365 种,加上陶弘景本人的注解和评议而成。“名医副品”又称“名医 别录”,为陶弘景收集、整理汉代、魏晋诸名医在多种《本经》传本中新增补的药物资料 撰写而成。陶弘景在撰写《本草经集注》时,把辑入该书的、除《本经》以外的有关资料 称为“名医副品”,待该书撰成后,将这些新增补的资料全面汇集成书时则称《名医别录》。 《本草经集注》共三卷,分上、中、下三品收载药物,一般称 730 种(实际当在此数以上), 除补充、订正《本经》365 种外,其余均为新增。记述药物的内容比较广泛,除正名、性 味、有毒无毒、主治、别名外,还记有产地、生境、采制等,少数药物简述药材性状或用 法。对药物性味、主治的记载更切合实际,还最早在药物条目中记载了方剂,有较高的临 床实用价值。全书分序例和药物两部分。序例注释了《本经》的序例,并增补了许多药物 采收、鉴别、炮制和配制方法、诸病通用药等,大大增强了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首创 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 7 类,各 类仍依《本经》分为上、中、下三品。而诸病通用药按所治 81 个病症列举药物,实际上 是对上述分类的补充,对药物的功效分类方法有重要意义。陶弘景把《本经》和“名医副 品”的药物条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以朱、墨分写,朱写《本经》文,墨写“名医副 品”文,仅以小字注文补充作者增添的内容。这种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编写方式在综合 本草中一直延续到明代。它使有关本草文献得以保持原貌。《本草经集注》较全面地搜集、 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条理分明、考订严密,是汉魏以来本草学的一次较为全面 的总结,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对本草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仅存残卷。今人尚志钧根据残存及《证类本草》《本草纲 目》等辑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之相应,本草出现,并为药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已具备了综合本草的雏形:《本草经 集注》补充、发展,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本草模式。至此,本草学从基本理论、药物分 类和药物知识内容均有了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体系,为本草学的发展充实打下了基础,对 后世影响极大。同期的其他本草,如淳于意《药论》、《胎胪药录》、《李当之本草》、《李当 之药录》、《吴普本草》、《药对》等逐渐湮没, 这一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制药技术的进步。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 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系统总结了药物的加工炮制 技术,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后世所称炮制十七法,渊源于此。该书是我国第 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制药化学,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其发展引人注目。东晋炼丹家葛洪所著《抱朴子》对 炼丹的方法与所取得的成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硫、铅、雄黄、丹砂、硝石作了认 真的研究,不仅展示了许多化学反应,也介绍了烧灼、升华、结晶、蒸馏、水浴等操作技 术。后来的陶弘景也精通炼丹术,并有许多专著。有许多炼丹术的成果反映在本草学中 些药物如铅膏药、丹药来源于炼丹术。中国古代炼丹术成为现代制药化学的先驱 本草学的整理充实(唐宋) 唐宋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社会长期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医 药的发展。这一时期中药学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参与,颁行了《新修本草》等官修 本草和建立了国家药局;二是重视药学资料的整理研究,出现了文献巨著《证类本草》。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由苏敬、李勣等主持编纂,它是在《本草经集注》的 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全书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本草部分共载药844种 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有名未用等9类,记述药物的性味、主治功 用及产地、采制等内容。另有药图、图经两部分,对药物形态加以描述对照。这种图文并 行的编写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药图资料主要来自当时首次开展的全国性药 物普查,较为真实可靠。对于药物功用的描述,采取了详细考察、实事求是的态度。该书 对《本草经集注》所载的400多种药物进行了考证,对唐代以前的本草进行了整理修订。 其新增的114种药物,如郁金、薄荷、蒲公英、稀莶、刘寄奴等,至今仍是常用的疗效确 切的药物。该书收载了20多种外来药,如龙脑香、安息香、诃黎勒、阿魏、胡椒等,丰 富了中国药学宝库。《新修本草》于唐显庆四年(659年)颁行全国,有较高的权威性,它 不仅开创了官修本草的历史,而且具有药典性质,与1542年欧洲纽伦堡政府颁布的药典 相比,要早出880多年。此后,宋代刘翰、马志等编撰的《开宝本草》,掌禹锡、林忆等 编撰的《嘉祐补注本草》,苏颂编撰的《图经本草》,王继先、高绍功等以《证类本草》为 依托编撰的《绍兴本草》,以及明代刘文泰等编撰的《本草品汇精要》等,均为著名的官

9 《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仅存残卷。今人尚志钧根据残存及《证类本草》、《本草纲 目》等辑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与之相应,本草出现,并为药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已具备了综合本草的雏形;《本草经 集注》补充、发展,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本草模式。至此,本草学从基本理论、药物分 类和药物知识内容均有了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体系,为本草学的发展充实打下了基础,对 后世影响极大。同期的其他本草,如淳于意《药论》、《胎胪药录》、《李当之本草》、《李当 之药录》、《吴普本草》、《药对》等逐渐湮没。 这一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制药技术的进步。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 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系统总结了药物的加工炮制 技术,收录了 300 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后世所称炮制十七法,渊源于此。该书是我国第一 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制药化学,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其发展引人注目。东晋炼丹家葛洪所著《抱朴子》对 炼丹的方法与所取得的成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对硫、铅、雄黄、丹砂、硝石作了认 真的研究,不仅展示了许多化学反应,也介绍了烧灼、升华、结晶、蒸馏、水浴等操作技 术。后来的陶弘景也精通炼丹术,并有许多专著。有许多炼丹术的成果反映在本草学中, 一些药物如铅膏药、丹药来源于炼丹术。中国古代炼丹术成为现代制药化学的先驱。 三、 本草学的整理充实(唐宋) 唐宋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社会长期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医 药的发展。这一时期中药学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参与,颁行了《新修本草》等官修 本草和建立了国家药局;二是重视药学资料的整理研究,出现了文献巨著《证类本草》。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由苏敬、李勣等主持编纂,它是在《本草经集注》的 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全书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本草部分共载药 844 种, 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有名未用等 9 类,记述药物的性味、主治功 用及产地、采制等内容。另有药图、图经两部分,对药物形态加以描述对照。这种图文并 行的编写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药图资料主要来自当时首次开展的全国性药 物普查,较为真实可靠。对于药物功用的描述,采取了详细考察、实事求是的态度。该书 对《本草经集注》所载的 400 多种药物进行了考证,对唐代以前的本草进行了整理修订。 其新增的 114 种药物,如郁金、薄荷、蒲公英、豨莶、刘寄奴等,至今仍是常用的疗效确 切的药物。该书收载了 20 多种外来药,如龙脑香、安息香、诃黎勒、阿魏、胡椒等,丰 富了中国药学宝库。《新修本草》于唐显庆四年(659 年)颁行全国,有较高的权威性,它 不仅开创了官修本草的历史,而且具有药典性质,与 1542 年欧洲纽伦堡政府颁布的药典 相比,要早出 880 多年。此后,宋代刘翰、马志等编撰的《开宝本草》,掌禹锡、林忆等 编撰的《嘉祐补注本草》,苏颂编撰的《图经本草》,王继先、高绍功等以《证类本草》为 依托编撰的《绍兴本草》,以及明代刘文泰等编撰的《本草品汇精要》等,均为著名的官

修本草。 《新修本草》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在本草规模、内容 和形式上均具有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的药学成就,而且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随着中外交流,很快传到国外,并广为流传 然而,《新修本草》作为法典,内容经过较为严格审慎的选择,对于一些当时使用尚 少的药物(如某些民间药、外来药)或新的理论、治法未能收入,故而有所缺漏,不能反 映当时的全部药学成就。为弥补《新修本草》之不足,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广为搜 罗,作了大量增补。陈氏将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 燥、湿十剂,为中药功效分类的发端。 除了国家颁行官修本草外,北宋时期国家药局的设立,也是我国以至世界药学的重要 创举。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以后发展改名为“和剂局”、“惠民 局”,颁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最早的制剂范本。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 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北宋名医唐慎微所撰。本书以《嘉祐本 草》、《本草图经》为基础,旁征博引,广泛搜集经、史、子、集中大量药学史料,参以民 间和自已的经验。全书30卷,载药1746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 米谷、菜、有名未用共11类,附方3000余首,对药材的产地、品种鉴别等亦有贡献。《证 类本草》集北宋本草学之大成,为现今完整流传之最早的综合本草,具备了本草学较为完 善的规模。其体例严谨,注意保留文献原来面目,因而保存了大量药学史料,其功甚巨。 由于宋以前本草大多散佚,其文字多在《证类本草》中保存。《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 注》、《新修本草》等的辑复,多依赖于《证类本草》,雷敩《炮炙论》、陈藏器《本草拾遗》 以及北宋初年流行的《日华子本草》的主要内容,均可从《证类本草》中见到。本书问世 后,多次校定刊行,如大观本、政和本、大全本等,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唐宋时期其他著名本草还有: 唐·甄权《药性论》记载药物性味、主治,结合实际加以论述,并举方例印证,对后 世影响较大。唐·李珣《海药本草》所载100余种药物,大多从海外传入或移植,以“香 药”居多。唐·孟诜、张鼎编著《食疗本草》,开辟了本草学的又一个分支。五代时,韩 保升著《蜀本草》,对《新修本草》増补注释,新增药物10余种,统计了本草中七情畏恶 的药物,后世“十八反”之说即源于此。宋·寇宗奭著《本草衍义》,载药472种,对药 材品种的考订、辨正,对性味、功效、用量和药性理论的阐述,颇多发明,影响很大。南 宋·陈衍《宝庆本草折衷》载有“十九反(十八反)歌”和“六陈歌”,为现存最早记载, 对药性理论和应用和有诸多讨论。 本草学的发展成熟(金元明清)

10 修本草。 《新修本草》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在本草规模、内容 和形式上均具有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的药学成就,而且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随着中外交流,很快传到国外,并广为流传。 然而,《新修本草》作为法典,内容经过较为严格审慎的选择,对于一些当时使用尚 少的药物(如某些民间药、外来药)或新的理论、治法未能收入,故而有所缺漏,不能反 映当时的全部药学成就。为弥补《新修本草》之不足,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广为搜 罗,作了大量增补。陈氏将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 燥、湿十剂,为中药功效分类的发端。 除了国家颁行官修本草外,北宋时期国家药局的设立,也是我国以至世界药学的重要 创举。1076 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以后发展改名为“和剂局”、“惠民 局”,颁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最早的制剂范本。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 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北宋名医唐慎微所撰。本书以《嘉祐本 草》、《本草图经》为基础,旁征博引,广泛搜集经、史、子、集中大量药学史料,参以民 间和自已的经验。全书 30 卷,载药 1746 种,分为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 米谷、菜、有名未用共 11 类,附方 3000 余首,对药材的产地、品种鉴别等亦有贡献。《证 类本草》集北宋本草学之大成,为现今完整流传之最早的综合本草,具备了本草学较为完 善的规模。其体例严谨,注意保留文献原来面目,因而保存了大量药学史料,其功甚巨。 由于宋以前本草大多散佚,其文字多在《证类本草》中保存。《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 注》、《新修本草》等的辑复,多依赖于《证类本草》,雷敩《炮炙论》、陈藏器《本草拾遗》 以及北宋初年流行的《日华子本草》的主要内容,均可从《证类本草》中见到。本书问世 后,多次校定刊行,如大观本、政和本、大全本等,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唐宋时期其他著名本草还有: 唐·甄权《药性论》记载药物性味、主治,结合实际加以论述,并举方例印证,对后 世影响较大。唐·李珣《海药本草》所载 100 余种药物,大多从海外传入或移植,以“香 药”居多。唐·孟诜、张鼎编著《食疗本草》,开辟了本草学的又一个分支。五代时,韩 保升著《蜀本草》,对《新修本草》增补注释,新增药物 10 余种,统计了本草中七情畏恶 的药物,后世“十八反”之说即源于此。宋·寇宗奭著《本草衍义》,载药 472 种,对药 材品种的考订、辨正,对性味、功效、用量和药性理论的阐述,颇多发明,影响很大。南 宋·陈衍《宝庆本草折衷》载有“十九反(十八反)歌”和“六陈歌”,为现存最早记载, 对药性理论和应用和有诸多讨论。 四、 本草学的发展成熟(金元明清)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19页,可试读4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