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6,文件大小:450.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云南中医学院 教 案 类别日校 专业中。医 层次本科 班级 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教研室中医基础理论 教师 授课时间200年月日至200年月日 教务处印制

云 南 中 医 学 院 教 案 类 别 日 校 专 业 中 医 层 次 本 科 班 级 课 程 中医基础理论 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教 师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至 200 年 月 日 教务处印制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月日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员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小班学时3 职务 (大班、小班) 绪论 授课题目(章,节)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1)中医学的概念与学科属性及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识记: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各历史阶段的重要典籍,杰出医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成就、意义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0分钟,讲解,板书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 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 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 法:25分钟,讲解,板书;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20分钟,讲解,板书;(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3分钟,讲解,板书;2、宋金元时期:20分钟,讲解,板书;3、明清时 期:10分钟,讲解,板书;4、近代与现代:2分钟,讲解,板书;(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20 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学习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的杰出医家及其代表著作与主要成就、意义 难点:1、通过学习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理解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医学创新的思路。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月

1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1)中医学的概念与学科属性及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识记: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各历史阶段的重要典籍,杰出医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成就、意义。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0 分钟,讲解,板书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 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 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 法:25 分钟,讲解,板书;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20 分钟,讲解,板书;(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3 分钟,讲解,板书;2、宋金元时期:20 分钟,讲解,板书;3、明清时 期:10 分钟,讲解,板书;4、近代与现代:2 分钟,讲解,板书;(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20 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学习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的杰出医家及其代表著作与主要成就、意义。 难点:1、通过学习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理解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医学创新的思路。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月日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员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小班学时3 职务 (大班、小班) 绪论 授课题目(章,节)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整体观念的涵义及内容,是指导全部中医学的理性认识总方法,是中医学的本质特征 (2)辨证论治的概念(症、证、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区别及关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 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内容、结构及意义。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概念:3分钟,讲解,板书 体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9分钟,讲解,板书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9分钟,讲解,板书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1分钟,讲解,板书 4.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8分钟,讲解,板书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20分钟,讲解,板书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15分钟,讲解,板书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6分钟,讲解,板书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5分钟,讲解,板书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4分钟,讲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基本概念:整体观念、证、症、病、辨证 2.整体观念的意义 3.病、证、症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难点:1.证的概念 2.病、证、症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2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绪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整体观念的涵义及内容,是指导全部中医学的理性认识总方法,是中医学的本质特征; (2)辨证论治的概念(症、证、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区别及关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 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内容、结构及意义。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概念:3 分钟,讲解,板书 体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9 分钟,讲解,板书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9 分钟,讲解,板书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1 分钟,讲解,板书 4.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8 分钟,讲解,板书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20 分钟,讲解,板书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15 分钟,讲解,板书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6 分钟,讲解,板书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5 分钟,讲解,板书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4 分钟,讲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基本概念:整体观念、证、症、病、辨证 2.整体观念的意义 3.病、证、症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难点:1.证的概念 2.病、证、症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月日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员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小班学时2 职务 (大班、小班)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授课题目(章,节) 概说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精和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内容及特点。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内容及特点。10分钟,讲解 第一节精气学说 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的基本概念:气的基本概念。30分钟,讲解,板书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40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难点:1.理解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3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概说 第一节 精气学说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精和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内容及特点。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内容及特点。10 分钟,讲解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的基本概念;气的基本概念。30 分钟,讲解,板书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40 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难点:1.理解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月日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员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小班学时3 职务 (大班、小班)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授课题目(章,节) 概说第一节精气学说第二节阴阳学说概说: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阴阳的基本概念及特征:阴阳学说的概念。 (3)明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1)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20分钟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20分钟,讲解, 板书 第二节阴阳学说 概说:5分钟,讲解,板书一、阴阳的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35分钟,讲解,板书(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p5分钟,讲解,板书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上的用以释 自然的方法论。(一)阴阳对立制约:对立制约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 般规律15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阴阳的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难点:1.正确理解并区别哲学与医学意义的精与气的概念 2.理解哲学与医学意义的精与气的联系。 3.阴阳的概念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4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概说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概说;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阴阳的基本概念及特征;阴阳学说的概念。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1)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20 分钟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20 分钟,讲解, 板书 第二节 阴阳学说 概说:5 分钟,讲解,板书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35 分钟,讲解,板书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25 分钟,讲解,板书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上的用以阐释 自然的方法论。(一)阴阳对立制约:对立制约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 一般规律 15 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阴阳的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难点:1.正确理解并区别哲学与医学意义的精与气的概念。 2.理解哲学与医学意义的精与气的联系。 3.阴阳的概念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小班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节阴阳学说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 长转化、自和平衡)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1)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阴阳互根互用: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规 律,15分钟,讲解,板书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 规律,25分钟,讲解,板书 阳消长,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10分钟 讲解,板书;阴阳转化,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 规律,15分钟,讲解,板书;阴阳自和与平衡,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 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15分钟,讲解,板书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0分钟,讲解,板书: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10分钟,讲解,板书: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20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用于阐释病理变化及确定治则 难点:1.理解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理解阴阳学说六方面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 3.通过讲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深刻影响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5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 长转化、自和平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1)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阴阳互根互用: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规 律,15 分钟,讲解,板书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 规律,25 分钟,讲解,板书 阴阳消长,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10 分钟, 讲解,板书;阴阳转化,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 规律,15 分钟,讲解,板书;阴阳自和与平衡,含义及用于说明自然界某些事物、现象(包括人的生命 活动)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15 分钟,讲解,板书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0 分钟,讲解,板书;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10 分钟,讲解,板书;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20 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用于阐释病理变化及确定治则 难点:1.理解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理解阴阳学说六方面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 3.通过讲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深刻影响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E学时2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节阴阳学说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衰,15分钟,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作诊断疾病的总纲和基本方法,10分 钟,讲解,板书;用于疾病的防治,指导养生和治疗疾病(确定治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选择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阳双补)以及概括药物性能。15分钟,讲解 板书 第三节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5分钟,讲解,板书;(二)五行特性,35分钟,讲解 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用于阐释病理变化及确定治则 2.五行的基本概念 3.五行的抽象特性 难点:1.理解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2.通过讲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深刻影响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月

6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衰,15 分钟,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作诊断疾病的总纲和基本方法,10 分 钟,讲解,板书;用于疾病的防治,指导养生和治疗疾病(确定治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选择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阳双补)以及概括药物性能。15 分钟,讲解, 板书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5 分钟,讲解,板书;(二)五行特性,35 分钟,讲解, 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用于阐释病理变化及确定治则 2.五行的基本概念 3.五行的抽象特性 难点:1.理解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2.通过讲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深刻影响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E学时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五行学说第四节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五行分类方法及对自然界和人体分类的具体内容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10分钟,讲解,板书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与相克,15分钟,讲解,板书;(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5分钟,讲解,板书:(三)五行相乘与相侮,20分钟,讲解,板书;(四)五行的母子相及,10分钟, 讲解,板书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5分钟,讲解,板书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5分钟,讲解,板书;指导疾病的诊断,推测病位、推断病情,5分 钟;指导疾病的治疗,确定治则治法(虚则补母,实则泻子,扶弱抑强的常用治法),30分钟,讲解 板书 第四节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5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制化的含义及意义 2.以五行学说为指导,确定治则治法 难点:1.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三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7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五行分类方法及对自然界和人体分类的具体内容。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10 分钟,讲解,板书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相生与相克,15 分钟,讲解,板书;(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5 分钟,讲解,板书;(三)五行相乘与相侮,20 分钟,讲解,板书;(四)五行的母子相及,10 分钟, 讲解,板书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5 分钟,讲解,板书;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5 分钟,讲解,板书;指导疾病的诊断,推测病位、推断病情,5 分 钟;指导疾病的治疗,确定治则治法(虚则补母,实则泻子,扶弱抑强的常用治法),30 分钟,讲解, 板书。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5 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制化的含义及意义 2.以五行学说为指导,确定治则治法 难点:1.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三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职务 (大班、小班) E学时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五脏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2)脏腑的分类。 (3)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熟悉: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二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一、藏象的基本概念,《内经》“藏象”,即藏于体内的脏器, 其生理病理现象表现于外。藏象学说是以硏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 诸窍的关系,以及与自然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10分钟,讲解,板书;二、藏象学 说的形成,藏象学说是通过长期的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反复的医疗实践,结合一定的解剖认 识,主要运用“以象测脏”的研究方法而形成的医学理论。20分钟,讲解,板书: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0分钟,讲解,板书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满而不实)、六腑(实而不满)、奇恒之腑(形近六腑,功 似五脏),30分钟;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10分钟,讲解,板书 第二节五脏 心:(一)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血,主脉),20分钟,讲解,板书:藏神,概 念、原理,20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三种内脏各自的内容及其生理功能特点 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难点:1.对中医藏象的理解,中医学的脏腑,不仅仅是形态学结构的脏器,而是在其形态学结构的 基础上,赋予了某些特殊机能的生理病理学系统 2.对心藏神的理解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8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 藏象: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2)脏腑的分类。 (3)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熟悉: 了解: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二章 藏象: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一、藏象的基本概念,《内经》“藏象”,即藏于体内的脏器, 其生理病理现象表现于外。藏象学说是以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 诸窍的关系,以及与自然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10 分钟,讲解,板书;二、藏象学 说的形成,藏象学说是通过长期的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反复的医疗实践,结合一定的解剖认 识,主要运用“以象测脏”的研究方法而形成的医学理论。20 分钟,讲解,板书;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0 分钟,讲解,板书;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满而不实)、六腑(实而不满)、奇恒之腑(形近六腑,功 似五脏),30 分钟;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10 分钟,讲解,板书 第二节 五脏 一、心:(一)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血,主脉),20 分钟,讲解,板书;藏神,概 念、原理,20 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三种内脏各自的内容及其生理功能特点 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难点:1.对中医藏象的理解,中医学的脏腑,不仅仅是形态学结构的脏器,而是在其形态学结构的 基础上,赋予了某些特殊机能的生理病理学系统。 2.对心藏神的理解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200 教案完成时间:200年月日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年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专业技术 授课方式 职务 (大班、小班) E学时2 第二章藏象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节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心脏的生理功能。 熟悉:(1)心主血脉、心主藏神的常见病理反映。 (2)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了解:(1)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心包络简况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心:(一)主要生理功能:藏神,神的含义和内容;心主藏神包括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主 持全身各脏腑组织一切生理活动的功能,其机理和意义。常见生理反映。“五脏藏神”。心主血脉与心臧 神之间的关系。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40分钟,讲解,板书。(二)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5 分钟,讲解,板书。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5分钟,讲解,板书:在窍 为舌,5分钟,讲解,板书:在志为喜,5分钟,讲解,板书;在液为汗,7分钟,讲解,板书:与夏气 相通应,3分钟,讲解,板书。附:心包络,10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难点:1.心藏神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月

9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200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 年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教 员 专业技术 职 务 授课方式 (大班、小班) 小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 藏象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2、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1)心脏的生理功能。 熟悉:(1)心主血脉、心主藏神的常见病理反映。 (2)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了解:(1)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心包络简况。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一、心:(一)主要生理功能:藏神,神的含义和内容;心主藏神包括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和主 持全身各脏腑组织一切生理活动的功能,其机理和意义。常见生理反映。“五脏藏神”。心主血脉与心藏 神之间的关系。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40 分钟,讲解,板书。(二)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5 分钟,讲解,板书。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5 分钟,讲解,板书;在窍 为舌,5 分钟,讲解,板书;在志为喜,5 分钟,讲解,板书;在液为汗,7 分钟,讲解,板书;与夏气 相通应,3 分钟,讲解,板书。附:心包络,10 分钟,讲解,板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难点:1.心藏神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6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