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芳香化湿药 第一节概述 与芳香化湿药有关的概念 芳香化湿药 湿阻中焦证 脘腹痞满、呕吐泛酸、 「大便溏薄、食少体倦、 口甘多诞、舌苔白腻等
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 第一节 概述 一、与芳香化湿药有关的概念 芳香化湿药 湿阻中焦证 脘腹痞满、呕吐泛酸、 大便溏薄、食少体倦、 口甘多诞、舌苔白腻等
湿 阻主要见于消化系统疾病 焦 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胃肠过敏 溃疡病、胃无力或胃下垂、胃肠神 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疾病相似
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胃肠过敏、 溃疡病、胃无力或胃下垂、胃肠神 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等疾病相似。 湿 阻 中 焦 主要见于消化系统疾病
二、共同的药理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剂量:藿香、厚朴、豆蔻小剂量:兴奋 剂量:抑制 砂仁痉挛肠管:松驰
二、共同的药理 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剂量:藿香、厚朴、豆蔻 小剂量:兴奋 大剂量:抑制 机体状态:砂仁 痉挛肠管:松驰 正常肠管:促进推进运动
(2)调节胃消化液的分泌 苍术:抑制胃酸分泌(抗 溃疡) 藿香、厚朴、豆蔻:促进 胃腺分泌(助消化)
(2)调节胃消化液的分泌 苍术:抑制胃酸分泌(抗 溃疡) 藿香、厚朴、豆蔻:促进 胃腺分泌(助消化)
(3)抗溃疡 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 苍术中提取的氨基己糖具有促进胃黏 膜修复作用 进胃黏膜细胞释放
增强胃黏膜保护作用 (3)抗溃疡 苍术中提取的氨基己糖具有促进胃黏 膜修复作用 砂仁能促进胃黏膜细胞释放 前列腺素
抗病原微生物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本类药物不 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与芳香化湿药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 脾醒胃等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 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 抗病原微生物等
抗病原微生物 与芳香化湿药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 脾醒胃等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为调整胃 肠运动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抗溃疡、 抗病原微生物等。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本类药物不 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常用实验方法 ◆消化液分泌的实验法 消化酶活性测定胃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胃液量及胃液酸度测定
消化液分泌的实验法 三、常用实验方法 消化酶活性测定 胃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胃液量及胃液酸度测定
◆消化道运动的实验法 离体标本实验法:肠管、胃 在体实验法:肠管悬吊法 胃肠瘘管法 胃肠内压测定法 胃肠生物电测定法
消化道运动的实验法 离体标本实验法: 肠管、胃 在体实验 法: 肠管悬 吊法 胃肠瘘管法 胃肠生物电测定法 胃肠内压测定 法
厚朴 述 燥湿、消积、行气、平喘 功能与主治 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 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主要成份木脂素类、生物碱 类、挥发油等
厚朴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主要成份 燥湿、消积、行气、平喘 木脂素类、生物碱 类、挥发油等 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 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2)促进消化液分泌 (3)抗溃疡 (4)保肝 (5)抗菌抗病毒 (6)抗炎镇痛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调整胃肠运动功能 (2)促进消化液分泌 (3)抗溃疡 (4)保肝 (5)抗菌抗病毒 (6)抗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