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喝台沿2014年第3期 年,美联储第一次允许银行将岁入的5%用于投资活动,这是对《1933年银行法》的进 步实质性松动。1987年,格林斯潘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国会在这一年第一次开始 讨论废除《1933年银行法》的提案。沃尔夫冈·赖尼克( Wolfgang reinicke)认为,这 次废除《1933年银行法》的提议之所以在国会中得到大力支持,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家 提出的理由是—金融监管限制了美国金融机构在吸引国际投资上的竞争力。①而 这里“竞争力”的实际含义就是金融机构为国际投资增值的能力,因为只有能为投资 增值,对投资者来说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由于银行家们在游说时对国际竞争力的强 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美国的两党斗争,因此历次对于废除《1933年银行法》的讨论 都在不同程度上同时得到两党议员的支持。2克林顿上台后,继续推行“新自由主义” 经济政策,并且任命鲁宾为财政部长,让格林斯潘继续留任美联储主席。鲁宾和格林 斯潘都是放松金融管制的坚定支持者。因此,到了1996年,银行已经可以将岁入的 25%用于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的投资活动(《1933年银行法》实际上已经不起作用), 999年正式废除《1933年银行法》,美国进入了所谓“监管放手( hands- -off regulation)” 的金融化时代。 如果我们要从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历史制度中发现原因的话,这里的关键点在 于,“光环效应”所带来的大量资本流入给美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即要为这批投资 持续增值的压力,因此也需要大量从事金融工程和金融服务专业的人才。而在这一过 程中,随着资本流入量的不断增加,金融从业人员的劳动力价值被人为地“虚高”了。 唐纳德·托马斯科维克( Donald tomaskovic- Devey)和林庚厚(Ken- Hou lin)借助 租金”理论部分说明了这部分“虚高”的工资是如何通过“人为”因素获得的。他们 认为,美国金融从业人员的高额收入不是像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由于金 融行业的高生产率所带来的高额利润所决定的。相反,美国金融从业人员的高额收入 是通过设置制度性的壁垒获得了远远超过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超额利润”,③也即 租金”。由于金融业的高额工资收入的根源不在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利润率 和生产率,而是制度性(垄断和管制)的后果,因此,它也不会随着利润率和生产率的 波动而波动,而是随着制度的变迁而变化,或者更准确地说,其利润率和生产率也是制 度性的后果。这里所谓的“制度”实际上指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从20世纪80年代以 Wolfgang Reinicke, Banking, Politics, and Global Finance: American Commercial Banks and Regul Change, 1980-1990, Aldershot: Edward Elgar, 1995 2 Matthew Sherman,"A Short History of Financial De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pp9-10 G Donald Tomaskovic-Devey and Ken-Hou Lin, "Income Dynamics, Economic Rents, and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U. S. Economy,pp. 538-559 1392014 年第 3 期 年,美联储第一次允许银行将岁入的 5% 用于投资活动,这是对《1933 年银行法》的进 一步实质性松动。 1987 年,格林斯潘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国会在这一年第一次开始 讨论废除《1933 年银行法》的提案。 沃尔夫冈·赖尼克(Wolfgang Reinicke)认为,这 次废除《1933 年银行法》的提议之所以在国会中得到大力支持,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家 提出的理由是———金融监管限制了美国金融机构在吸引国际投资上的竞争力。淤 而 这里“竞争力冶的实际含义就是金融机构为国际投资增值的能力,因为只有能为投资 增值,对投资者来说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由于银行家们在游说时对国际竞争力的强 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美国的两党斗争,因此历次对于废除《1933 年银行法》的讨论 都在不同程度上同时得到两党议员的支持。于 克林顿上台后,继续推行“新自由主义冶 经济政策,并且任命鲁宾为财政部长,让格林斯潘继续留任美联储主席。 鲁宾和格林 斯潘都是放松金融管制的坚定支持者。 因此,到了 1996 年,银行已经可以将岁入的 25% 用于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的投资活动(《1933 年银行法》实际上已经不起作用), 1999 年正式废除《1933 年银行法》,美国进入了所谓“监管放手(hands鄄off regulation)冶 的金融化时代。 如果我们要从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历史制度中发现原因的话,这里的关键点在 于,“光环效应冶所带来的大量资本流入给美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冶,即要为这批投资 持续增值的压力,因此也需要大量从事金融工程和金融服务专业的人才。 而在这一过 程中,随着资本流入量的不断增加,金融从业人员的劳动力价值被人为地“虚高冶了。 唐纳德·托马斯科维克(Donald Tomaskovic鄄Devey)和林庚厚(Ken鄄Hou Lin)借助 “租金冶理论部分说明了这部分“虚高冶的工资是如何通过“人为冶因素获得的。 他们 认为,美国金融从业人员的高额收入不是像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由于金 融行业的高生产率所带来的高额利润所决定的。 相反,美国金融从业人员的高额收入 是通过设置制度性的壁垒获得了远远超过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超额利润冶,盂也即 “租金冶。 由于金融业的高额工资收入的根源不在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利润率 和生产率,而是制度性(垄断和管制)的后果,因此,它也不会随着利润率和生产率的 波动而波动,而是随着制度的变迁而变化,或者更准确地说,其利润率和生产率也是制 度性的后果。 这里所谓的“制度冶实际上指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 ·139·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淤 于 盂 Wolfgang Reinicke, Banking, Politics, and Global Finance: American Commercial Banks and Regulatory Change, 1980-1990, Aldershot: Edward Elgar, 1995. Matthew Sherman, “A Short History of Financial De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冶 pp. 9-10. Donald Tomaskovic鄄Devey and Ken鄄Hou Lin, “Income Dynamics, Economic Rents, and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U. S. Economy,冶 pp. 538-55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