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徐庆利等(2013)指出,新的理 论发展赋予了迁移新的含义,产生了迁移研究3大新领域:可迁移性、迁移方向和概念迁 移。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充满了可变性的认知现象(可迁移性);迁移是多语间的相互 影响,具有多向性(迁移方向),可分为正向迁移(学习者一语概念对二语或三语等目标语 学习的影响)、反向迁移(学习者二语或三语等目标语概念对一语的影响)和侧向迁移(学 习者二语对三语、三语对四语等过渡语之间的影响);贯穿于语言社会化过程中的概念发 展是迁移产生的根源(概念迁移)。概念迁移讨论的是一种语言中以语言为媒介的概念 范畴对学习者另一语言的影响。概念迁移假说认为,一种新语言的获得会伴随有概念及 概念化的变化,而这种概念及概念化的变化会影响到新旧语言的使用。概念迁移关注的 是源语和目标语在词汇、语法和语篇等相对应的概念范畴的异同及相互影响( Jarvis&Pav lenko2008)。 Jarvis(2000指出,概念迁移研究致力于探讨底层的非语言(或超语言)概念 表征对学习者或双语者一语和二语使用的影响。 Keeskes&Pap(200认为二语对一语 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具概念性,即反向迁移更多涉及概念迁移。他们还提出双语者的概念 系统包含了其一语和二语中的概念表征,因此双语者产出的一语可能不同于单语者。 虽然目前的迁移研究主要以正向迁移为主,但也有少数反向迁移研究,他们从词汇 学、语义学、形态句法学、语用学等角度考察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二语知识对于其一语的 影响(Cok2009:1),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性到自然主义、群体研究到个案研究、定性的数据分 析到定量的数据分析。例如, Cenoz(2009)对母语为西班牙语的英语流利组和英语不流利 组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受试的西班牙语请求言语行为存在差异,这种差别 由受试英语水平的差异造成。Iiu(2010)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赞扬应答的调查表明,学习 者学习英语时间越长、英语水平越高,英语作为二语对其汉语赞扬应答的影响越强,语言 学习过程中的确存在语用反向迁移。黎娜(200)也以赞扬应答言语行为为切入点,考察 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提出这些英语学习者在语用上也存在英语对其汉语的反向迁移。与 正向迁移研究相比,学界对反向迁移的研究较为有限。 此外,较之于正向迁移研究,反向迁移研究过多集中在词汇和语义层面,语用语篇层 面的研究比较少(徐庆利等2013);概念迁移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和语义层面,语用语篇层 面的研究也比较少( Jarvis& Pavlenko2006。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和日语专业学生所采用的汉语赞扬应答策略的总体特征分别是什 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在对外貌/服饰、性格、能力和财产4种不同的赞扬情景下, 英语专业学生和日语专业学生所采用的汉语赞扬应答策略的特征是什么?是否存在显著 差异?3)哪些因素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和日语专业学生所采用的汉语赞扬应答言语行为 中的反向概念迁移得以发生或未发生? 2.2受试 本研究对象为国内西北地区某理工院校40名三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和40名三年级日 语专业学生,分别来自4个自然班级。之所以选择这两个群体是因为他们母语均为汉语,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 徐庆利等(2013)指出,新的理 论发展赋予了迁移新的含义,产生了迁移研究 3 大新领域:可迁移性、迁移方向和概念迁 移。 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充满了可变性的认知现象(可迁移性);迁移是多语间的相互 影响,具有多向性(迁移方向),可分为正向迁移(学习者一语概念对二语或三语等目标语 学习的影响)、反向迁移(学习者二语或三语等目标语概念对一语的影响)和侧向迁移(学 习者二语对三语、三语对四语等过渡语之间的影响);贯穿于语言社会化过程中的概念发 展是迁移产生的根源(概念迁移)。 概念迁移讨论的是一种语言中以语言为媒介的概念 范畴对学习者另一语言的影响。 概念迁移假说认为,一种新语言的获得会伴随有概念及 概念化的变化,而这种概念及概念化的变化会影响到新旧语言的使用。 概念迁移关注的 是源语和目标语在词汇、语法和语篇等相对应的概念范畴的异同及相互影响( Jarvis & Pav⁃ lenko 2008)。 Jarvis(2000)指出,概念迁移研究致力于探讨底层的非语言(或超语言) 概念 表征对学习者或双语者一语和二语使用的影响。 Kecskes & Papp(2009)认为二语对一语 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具概念性,即反向迁移更多涉及概念迁移。 他们还提出双语者的概念 系统包含了其一语和二语中的概念表征,因此双语者产出的一语可能不同于单语者。 虽然目前的迁移研究主要以正向迁移为主,但也有少数反向迁移研究,他们从词汇 学、语义学、形态句法学、语用学等角度考察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二语知识对于其一语的 影响(Cook 2009:1),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性到自然主义、群体研究到个案研究、定性的数据分 析到定量的数据分析。 例如,Cenoz(2009)对母语为西班牙语的英语流利组和英语不流利 组请求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受试的西班牙语请求言语行为存在差异,这种差别 由受试英语水平的差异造成。 Liu(2010)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赞扬应答的调查表明,学习 者学习英语时间越长、英语水平越高,英语作为二语对其汉语赞扬应答的影响越强,语言 学习过程中的确存在语用反向迁移。 黎娜(2005)也以赞扬应答言语行为为切入点,考察 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提出这些英语学习者在语用上也存在英语对其汉语的反向迁移。 与 正向迁移研究相比,学界对反向迁移的研究较为有限。 此外,较之于正向迁移研究,反向迁移研究过多集中在词汇和语义层面,语用语篇层 面的研究比较少(徐庆利等 2013);概念迁移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和语义层面,语用语篇层 面的研究也比较少(Jarvis & Pavlenko 2008)。 2.研究设计 2􀆰 1 研究问题 1)英语专业学生和日语专业学生所采用的汉语赞扬应答策略的总体特征分别是什 么? 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在对外貌/ 服饰、性格、能力和财产 4 种不同的赞扬情景下, 英语专业学生和日语专业学生所采用的汉语赞扬应答策略的特征是什么? 是否存在显著 差异? 3)哪些因素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和日语专业学生所采用的汉语赞扬应答言语行为 中的反向概念迁移得以发生或未发生? 2􀆰 2 受试 本研究对象为国内西北地区某理工院校 40 名三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和 40 名三年级日 语专业学生,分别来自 4 个自然班级。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群体是因为他们母语均为汉语,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