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起源 第八章已经讲过,在先秦时代,公孙龙早已清楚地区分了共相和事物。他坚持 说,即使世界上没有本身是白的物,白(共相)也是白(共相)。看来公孙龙已经有 些柏拉图式的观念,即区分了两个世界:永恒的,和有时间性的;可思的,与可感 的。可是后来的哲学家,没有发展这个观念,名家的哲学也没有成为中国思想的主 流。相反,这个思想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了,过了一千多年,中国哲学家的注意力才 再度转到永恒观念的问题上。这样做的有两个主要的思想家,就是程颢、朱熹 不过程朱哲学并不是名家的继续。他们并没有注意公孙龙,也没有注意第十九 章讲的新道家所讨论的名理。他们直接从“易传”发展出他们的“理”的观念。我 在第十五章已经指出,道家的“道”与“易传”的道存在着区别。道家的“道”是 统一的最初的“”,由它生出宇宙的万物。相反,“易传”的道则是多,它们是 支配宇宙万物每个单独范畴的原则。正是从这个概念,程朱推导出“理”的观念。 当然,直接刺戟了程朱的,还是张载和邵雍。前一章我们看到,张载用气的聚 散,解释具体的特殊事物的生灭。气聚,则万物形成并出现。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 释,为什么事物有不同的种类。假定一朵花和一匹叶都是气之聚,那么,为什么花 是花,叶是叶?我们还是感到茫然。正是在这里,引起了程朱的“理”的观念。程 朱认为,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气的产物,也是理的产物。事物有不同的种类程朱的“理”的观念的起源 第八章已经讲过,在先秦时代,公孙龙早已清楚地区分了共相和事物。他坚持 说,即使世界上没有本身是白的物,白(共相)也是白(共相)。看来公孙龙已经有一 些柏拉图式的观念,即区分了两个世界:永恒的,和有时间性的;可思的,与可感 的。可是后来的哲学家,没有发展这个观念,名家的哲学也没有成为中国思想的主 流。相反,这个思想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了,过了一千多年,中国哲学家的注意力才 再度转到永恒观念的问题上。这样做的有两个主要的思想家,就是程颢、朱熹。 不过程朱哲学并不是名家的继续。他们并没有注意公孙龙,也没有注意第十九 章讲的新道家所讨论的名理。他们直接从“易传”发展出他们的“理”的观念。我 在第十五章已经指出,道家的“道”与“易传”的道存在着区别。道家的“道”是 统一的最初的“一”,由它生出宇宙的万物。相反,“易传”的道则是多,它们是 支配宇宙万物每个单独范畴的原则。正是从这个概念,程朱推导出“理”的观念。 当然,直接刺戟了程朱的,还是张载和邵雍。前一章我们看到,张载用气的聚 散,解释具体的特殊事物的生灭。气聚,则万物形成并出现。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 释,为什么事物有不同的种类。假定一朵花和一匹叶都是气之聚,那么,为什么花 是花,叶是叶?我们还是感到茫然。正是在这里,引起了程朱的“理”的观念。程 朱认为,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气的产物,也是理的产物。事物有不同的种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