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中国,公元前5000一3000年仰韶文化时代,陕西半坡村已有石斧、石镰、石刀、 粟、稻、白菜、芥菜、猪、狗。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公元前4900一3100年)已有 大量的稻谷、猪、些麻布。原始农业的特点是:刀耕火种、迁移农业、逐水草而居、以 石器为主要工具、生产力极其低下。 三、古近代农业时期 古近代农业时期指的是传统农业时期。铁犁牛耕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欧洲古代农业 前后经历了1千多年。中国的古代农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早于欧洲,经过漫长的两 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近代,当今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农业总 体上仍未脱离传统农业的范畴。 与原始农业相比,这一时期农业己获得长足的进步。士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有了显著 的提高,学会了使用铁制农具、役畜、有机肥料、灌溉、饲养畜禽等,创造了人类灿烂 的农业文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生产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 17一18世纪以后,近代欧洲产生了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开始试验使用马拉农机 具、化肥,二圃制(谷物→休闲)向三圃制(谷物→谷物一→休闲)、四圃制(谷物→块 根块茎类一谷物一三叶草)过渡,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过渡,从而使传统农业开始 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现代农业时期 20世纪开始,发达国家开始建设并进入现代农业时期。1940年美国首先在世界上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年代,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进入现 代农业时期。 此期,尚处在传统农业阶段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开展了以技术革新为 中心的“绿色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局部地区已开始进入或准备进 入现代农业时期。 现代农业的发展,满足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奠定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其主要标志是:以机械电力代替人畜力;普及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优良品种、 化肥、农药、灌溉;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规模扩大、自给性生产转变 为商品性专业化生产、农民与农村富裕化:资源环境良化(在现代农业前期忽视对保护 资源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农业的内容与功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