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易学史土给予其应有的地位。所以我们重视义理,却不以义 理为全是;不重象数,却不以象数为全非 第三,对统易学的认识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现代以前的 易学,基本上属于经学研究的范围,其长在传统意识强,其短在 保守。“五四”以后的现代易学,其长在敢于创立新说,其短在疑古 过勇。而现在人们论《易》,往往只看到疑古派易学家反传统约成 就,对之评价甚高;对于其恃勇逞强过于轻视传统的一面,却大多 认识不足。这“点,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过去关于《易经》的创 制年代,有战国成书说;关于《易传》的成书年代,有秦、汉之际昭、 宣前后之说风行一时,大家以为这是用“新史学”考证出来的结 论,信之惟恐不及。结果,马王堆帛书的出土,证明这些新说还不如 传统的说法可靠当然,这不是说古人说的都对但比较而言,传统 旧说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考验我们没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是不能 轻易地予以否定的。对于易学史的研究,我们更要坚持协史的研究 方法。例如关于《周易》经、传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易传》因《易 经》缘而发,《易经》因有《易传》的解释方可理解。而近人却认为 在《易传》中作为《周易》学的核心而加以閘发“阴阳”和“道”范 薄,在《易经》中是找不到的《易传》对《易经》思想的解释是“郢书 燕说”甚至说凡卦观念不是《易约》有的这种新解,实质是割断 历史。哲学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概念的充分规定极少是第一个 引进该概念的思想家的工作。因为一个哲学的慨念一般说来更多 地是一个问题而不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一而这个问题只要还处 在它最初的潜在状态中时它的全部意义就不可能被理解。为了使 人们理解它的真正的意义,它就必须成为明显的,而这种从潜在状 态到显状态的转变则是未来的工作。《易传》所作的正是这种 从潜在状态到明显状态的转变工作易经》所载的,是来自以往 ①对“现代·词的时解事见后文 ②[]斯神·卡西尔:《人论》上译立出凝社985年版第22~22页 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