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58 智能系统学报 第11卷 取值下,参数C趋向于取较大值能够保证较高的分 间更短,更适合于在线识别。由于本文提取的特征 类正确率。文献[18]提出的交叉验证网格搜索法 维数低,计算量小,在测试时间方面几乎都为0,无 尽管计算量大,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单方法。 明显差别。在选择合适的参数情况下RVM与SVM 本文采用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来获取SVM的 的分类精度相当。 最佳参数C和y以及RVM的最佳参数y,构造稳健 表1SVM与RVM性能对比 的高性能SVM和RVM分类器。结合文献[17]与 Table 1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SVM and RVM [18]的结论,实验中设置C取值范围为[25,24, 支持向量/相 识别正 特征 分类器训练时间/s …,2°,2],y取值范围为[20,2,…,2,2]。 关向量个数 确率/% 那么,SVM寻找最优参数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散射中心 SVM 0.0780 382 61.00 RVM仅为O(N),RVM通过交叉验证方法获取核 结构特征 RVM 0.1404 9 62.25 函数参数计算量比SVM少的多,效率更高。实验基 能量聚集 SVM 0.0624 218 89.00 于LIBSVM!8]和RVMI9]工具箱在PC机上进行, 区长度特征RVM 0.3588 3 89.50 PC机配置为8G内存,3.6 GHz CPU,算法基于 SVM 0.0780 362 68.75 稳定性特征 MATLAB7.14(R2012a)实现。 RVM0.3120 68.75 3.3实验结果与分析 2)融合识别性能对比 1)SVM和RVM分类性能对比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融合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将 通过交叉验证获取SVM和RVM的最优参数 本文方法与多数投票融合法、加权投票融合法、SVM 后,对SVM和RVM的训练时间、测试时间、稀疏性、 _DS进行比较。加权投票融合法采用文献[2]提出 及分类精度进行实验仿真与比较。表1给出在0~ 的混淆矩阵计算权值矩阵实现加权投票,多数投票 20°角度范围内提取的特征数据集上的对比结果。 法与加权投票法采用的基分类器都是3个SVM。 分析表1可知,RVM的训练时间比SVM长, 在最优参数下设置下,分别对不同方位数据集提取 RVM的相关向量远小于SVM的支持向量,RVM更 的3种特征进行分类实验,表2采用不同融合识别 稀疏,且极大地减少了核函数的计算量,所以测试时 方法的实验结果。 表2最优参数下不同融合识别方法的识别正确率 Table 2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different fusion method with optimal parameters % 多数投票 加权投票 角度范围 特征 SVM RVM SVM DS RVM DS 融合法 融合法 散射中心结构 61.00 62.25 0-20° 能量聚集区长度 89.00 89.50 78.75 89.70 89.50 91.00 稳定性特征 68.75 68.75 散射中心结构 74.75 74.25 30°-50° 能量聚集区长度 88.25 88.75 80.00 87.00 89.25 91.50 稳定性特征 66.00 65.00 散射中心结构 73.00 72.00 60°~80° 能量聚集区长度 59.75 54.50 72.50 73.50 75.55 77.75 稳定性特征 69.25 67.25 散射中心结构 92.00 92.00 90°-110° 能量聚集区长度 94.00 92.50 96.75 96.75 97.75 97.50 稳定性特征 91.75 91.25 散射中心结构 99.75 99.75 120°-140° 能量聚集区长度 95.50 94.75 99.75 99.75 100 100 稳定性特征 95.50 98.75 散射中心结构 96.25 96.75 150°-170° 能量聚集区长度 82.75 83.75 97.00 98.25 98.50 99.75 稳定性特征 93.50 93.00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特征的分类效果不同, 在不同角度范围内对目标的识别能力也不同。两种取值下,参数 C 趋向于取较大值能够保证较高的分 类正确率。 文献[18 ]提出的交叉验证网格搜索法 尽管计算量大,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单方法。 本文采用 5 折交叉验证的方法来获取 SVM 的 最佳参数 C 和 γ 以及 RVM 的最佳参数 γ ,构造稳健 的高性能 SVM 和 RVM 分类器。 结合文献[17] 与 [18]的结论,实验中设置 C 取值范围为 [2 -5 ,2 -4 , …,2 9 ,2 10 ] , γ 取值范围为 [2 -10 ,2 -9 ,…,2 4 ,2 5 ] 。 那么,SVM 寻找最优参数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2 ) , RVM 仅为 O(N) ,RVM 通过交叉验证方法获取核 函数参数计算量比 SVM 少的多,效率更高。 实验基 于 LIBSVM [ 1 8 ]和 RVM [ 19 ] 工具箱在 PC 机上进行, PC 机配置为 8 G 内存,3. 6 GHz CPU,算法基于 MATLAB7.14(R2012a)实现。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SVM 和 RVM 分类性能对比 通过交叉验证获取 SVM 和 RVM 的最优参数 后,对 SVM 和 RVM 的训练时间、测试时间、稀疏性、 及分类精度进行实验仿真与比较。 表 1 给出在 0 ~ 20° 角度范围内提取的特征数据集上的对比结果。 分析表 1 可知,RVM 的训练时间比 SVM 长, RVM 的相关向量远小于 SVM 的支持向量,RVM 更 稀疏,且极大地减少了核函数的计算量,所以测试时 间更短,更适合于在线识别。 由于本文提取的特征 维数低,计算量小,在测试时间方面几乎都为 0,无 明显差别。 在选择合适的参数情况下 RVM 与 SVM 的分类精度相当。 表 1 SVM 与 RVM 性能对比 Table 1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SVM and RVM 特征 分类器 训练时间/ s 支持向量/ 相 关向量个数 识别正 确率/ % 散射中心 结构特征 SVM 0.078 0 382 61.00 RVM 0.140 4 9 62.25 能量聚集 区长度特征 SVM 0.062 4 218 89.00 RVM 0.358 8 3 89.50 稳定性特征 SVM 0.078 0 362 68.75 RVM 0.312 0 8 68.75 2)融合识别性能对比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融合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将 本文方法与多数投票融合法、加权投票融合法、SVM _DS 进行比较。 加权投票融合法采用文献[2]提出 的混淆矩阵计算权值矩阵实现加权投票,多数投票 法与加权投票法采用的基分类器都是 3 个 SVM。 在最优参数下设置下,分别对不同方位数据集提取 的 3 种特征进行分类实验,表 2 采用不同融合识别 方法的实验结果。 表 2 最优参数下不同融合识别方法的识别正确率 Table 2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different fusion method with optimal parameters % 角度范围 特征 SVM RVM 多数投票 融合法 加权投票 融合法 SVM_DS RVM_DS 0 ~ 20° 散射中心结构 61.00 62.25 能量聚集区长度 89.00 89.50 稳定性特征 68.75 68.75 78.75 89.70 89.50 91.00 30° ~ 50° 散射中心结构 74.75 74.25 能量聚集区长度 88.25 88.75 稳定性特征 66.00 65.00 80.00 87.00 89.25 91.50 60° ~ 80° 散射中心结构 73.00 72.00 能量聚集区长度 59.75 54.50 稳定性特征 69.25 67.25 72.50 73.50 75.55 77.75 90° ~ 110° 散射中心结构 92.00 92.00 能量聚集区长度 94.00 92.50 稳定性特征 91.75 91.25 96.75 96.75 97.75 97.50 120° ~ 140° 散射中心结构 99.75 99.75 能量聚集区长度 95.50 94.75 稳定性特征 95.50 98.75 99.75 99.75 100 100 150° ~ 170° 散射中心结构 96.25 96.75 能量聚集区长度 82.75 83.75 稳定性特征 93.50 93.00 97.00 98.25 98.50 99.75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不同特征的分类效果不同, 在不同角度范围内对目标的识别能力也不同。 两种 ·558·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11 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