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聚焦 初期,法治和私人产权缺乏完善的保障,但一系列资本”成为滋生影子经济、有组织犯罪活动的温 有效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如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床,从而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综合学 企业、财政分权等)促进了经济的强劲增长。伴随界的观点,转型国家公民社会发育薄弱主要是受 着政治进程的制度化、法治的强化以及加入WO以下因素的消极影响私有财产、自由、民主、法治 后的外部影响,中国政府的改革承诺更加可信,这等核心制度长期缺失,使公民社会缺乏历史传统 就使其正在迈向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经济” 的支持;经济衰退使社会中间阶层被削弱,公民社 会失去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传统价值观念瓦解 三、公民社会构建与策略选择 缺乏新的价值观念来化解社会分歧、促进社会团 结;公民社会无法避免官僚主义的侵扰,寡头政治 公民社会是介于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具中形成的精英联盟剥夺社会,削弱公民社会的 有自治性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核心要素包括公民成长 社会组织、社会运动、社会网络等。与政府和市场 在转型国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约束下构建公 相比,公民社会具有自身的优势:公民社会可以与民社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政府、市场与 政府形成互补或竞争的关系,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反复调试与磨合,理性设计 的效率和质量;公民社会能够塑造社会成员的自与自发演化两种力量需要相互配合、协同演进。 治与合作精神,减少社会对政府的过分依赖,规约一方面,政府需要通过完善法治建设保障公民个 政府行为;公民社会孕育出丰厚的社会资本,可以人的权利,为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创造更大的自主 增进信任、克服集体行动中的协调问题、提高资源发展空间,充分激发社会民众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配置效率。因此,公民社会被视为缓解市场矢灵动力,提高社会的自组织秩序治理能力。另一方 和政府失灵的第三种治理机制。 面,政府需要保持对社会的必要控制、指导和规 公民社会在转型国家呈现出特定的发展脉范,将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 络。科尔奈认为,伴随着转型的启动,官僚协调机道;同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与社会政策,消除体 制将退居其次,市场协调机制将居于主导,公民社制变革所造成的社会裂痕,遏制权贵阶层对社会 会也将发挥更大作用。雷恩认为,在转型国家创的掠夺,实现社会利益的有效整合,增进社会 建公民社会不仅具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而且可团结 以为市场经济和民主的巩固提供合法性支持。费 德罗维奇将公民社会看作是一种非正式秩序,公 四、总结与反思 民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刺激作 用,而且影响经济秩序的巩固。公民社会可以缩 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是组成国家治理结构 减寻租空间,使国家的承诺更加可信,改革政策更的三大制度系统,它们各自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 具可预期性。普雷尼斯、曼斯菲尔多娃等学者分规则、组织和治理机制构成,并且共同维系着公共 析了转型国家的公民团体如何在与国家博弈的过秩序,在此基础上协调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 程中影响政策制定。他们认为,将广泛的公民团在促进秩序治理和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市场和公 体整合到决策过程中可以减少协调问题并且减轻民社会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而是互 国家过度规制产生的负担 补与共生的“正和博弈”关系,过度削弱任何一种 与发达国家相比,转型国家的公民社会发育治理手段,无疑会将国家和社会推向混乱与衰退 仍然是不成熟的,它对于新兴市场与民主的协调的边缘。通过对转型国家的治理结构与经济发展 作用比较弱小。霍尔瓦德对东欧公民社会强度进的考察,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 行的测度表明,从公民社会组织的数量类型以及实践价值的结论和启示 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度来看,这些国家的公民 首先,尽管转型需要改变传统的全能主义国 社会依然薄弱。此外,从传统体制承袭而来的一家治理结构,但绝不能以拆散国家制度和削弱政 些非正式制度、关系网络还蜕变为一种“恶性社会府治理能力为代价。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大规模 20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初期 ,法治和私人产权缺乏完善的保障 ,但一系列 有效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如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 企业、财政分权等) 促进了经济的强劲增长。伴随 着政治进程的制度化、法治的强化以及加入 WTO 后的外部影响 ,中国政府的改革承诺更加可信 ,这 就使其正在迈向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经济” ⑨。 三、公民社会构建与策略选择 公民社会是介于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 ,具 有自治性的社会生活领域 ,其核心要素包括公民 社会组织、社会运动、社会网络等。与政府和市场 相比 ,公民社会具有自身的优势 :公民社会可以与 政府形成互补或竞争的关系 ,提高公共物品供给 的效率和质量 ;公民社会能够塑造社会成员的自 治与合作精神 ,减少社会对政府的过分依赖 ,规约 政府行为 ;公民社会孕育出丰厚的社会资本 ,可以 增进信任、克服集体行动中的协调问题、提高资源 配置效率。因此 ,公民社会被视为缓解市场失灵 和政府失灵的第三种治理机制。 ⑩ 公民社会在转型国家呈现出特定的发展脉 络。科尔奈认为 ,伴随着转型的启动 ,官僚协调机 制将退居其次 ,市场协调机制将居于主导 ,公民社 会也将发挥更大作用。雷恩认为 ,在转型国家创 建公民社会不仅具有意识形态整合功能 ,而且可 以为市场经济和民主的巩固提供合法性支持。费 德罗维奇将公民社会看作是一种非正式秩序 ,公 民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刺激作 用 ,而且影响经济秩序的巩固。公民社会可以缩 减寻租空间 ,使国家的承诺更加可信 ,改革政策更 具可预期性。普雷尼斯、曼斯菲尔多娃等学者分 析了转型国家的公民团体如何在与国家博弈的过 程中影响政策制定。他们认为 ,将广泛的公民团 体整合到决策过程中可以减少协调问题并且减轻 国家过度规制产生的负担。 与发达国家相比 ,转型国家的公民社会发育 仍然是不成熟的 ,它对于新兴市场与民主的协调 作用比较弱小。霍尔瓦德对东欧公民社会强度进 行的测度表明 ,从公民社会组织的数量、类型以及 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度来看 ,这些国家的公民 社会依然薄弱。此外 ,从传统体制承袭而来的一 些非正式制度、关系网络还蜕变为一种“恶性社会 资本”,成为滋生影子经济、有组织犯罪活动的温 床 ,从而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综合学 界的观点 ,转型国家公民社会发育薄弱主要是受 以下因素的消极影响 :私有财产、自由、民主、法治 等核心制度长期缺失 ,使公民社会缺乏历史传统 的支持 ;经济衰退使社会中间阶层被削弱 ,公民社 会失去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 ;传统价值观念瓦解 , 缺乏新的价值观念来化解社会分歧、促进社会团 结 ;公民社会无法避免官僚主义的侵扰 ,寡头政治 中形成的精英联盟剥夺社会 ,削弱公民社会的 成长。 在转型国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约束下构建公 民社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 ,政府、市场与 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反复调试与磨合 ,理性设计 与自发演化两种力量需要相互配合、协同演进。 一方面 ,政府需要通过完善法治建设保障公民个 人的权利 ,为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创造更大的自主 发展空间 ,充分激发社会民众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动力 ,提高社会的自组织秩序治理能力。另一方 面 ,政府需要保持对社会的必要控制、指导和规 范 ,将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 道 ;同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与社会政策 ,消除体 制变革所造成的社会裂痕 ,遏制权贵阶层对社会 的掠夺 ,实现社会利益的有效整合 ,增进社会 团结。 四、总结与反思 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是组成国家治理结构 的三大制度系统 ,它们各自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 规则、组织和治理机制构成 ,并且共同维系着公共 秩序 ,在此基础上协调资源配置 ,推动经济发展。 在促进秩序治理和经济发展方面 ,政府、市场和公 民社会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 ,而是互 补与共生的“正和博弈”关系 ,过度削弱任何一种 治理手段 ,无疑会将国家和社会推向混乱与衰退 的边缘。通过对转型国家的治理结构与经济发展 的考察 ,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 实践价值的结论和启示 : 首先 ,尽管转型需要改变传统的全能主义国 家治理结构 ,但绝不能以拆散国家制度和削弱政 府治理能力为代价。转型是一个系统性的大规模 — 6 — 本期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