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聚焦 与民主化的进程。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培育构筑 在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信任关系的商业网络和社会规范。“渐进一制度 国家构建与强化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性。福山认主义”重视政府在转型中的作用,它认为政府在维 为,国家构建“就是在强化现有的国家制度的同时持秩序、保护产权和契约方面不可替代,关键是改 新建一批国家政府制度”。国家构建的内容主革政府使政府利益与市场发展相一致。 要包括:重新划分国家疆域、界定民族特征、定位 “华盛顿共识”主导的经济转型在前苏东国家 新的国际关系导向;创建宪政民主的政治架构、建并未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而实施渐进改革的中 立以理性一法律的科层规范为核心的国家机器;国则保持了经济增长与社会繁荣。两种策略产生 重构国家与经济的关系,建立制度化的市场经济的绩效差异引发了学界的巨大争论。以萨克斯为 体制;改变国家控制社会的方式,建立公民社会的代表的“华盛顿共识”的支持者通常用波兰的转型 制度保障。国家重构并非要单纯削弱政府,而是绩效来证明其战略选择的合理性,并将俄罗斯转 要改变传统的全能主义治理结构,变大而无当、硬型危机与中国转型奇迹归咎为不同的初始条件 而无效的全能型政府为规模适度、制度合理、能力而非“华盛顿共识”之过与“渐进一制度主义”之 充分的有效政府、强政府。提高政府能力需要以功。但是,更多的学者对这种论证方式表示怀疑 下四方面相互支持的制度构建:(1)改进行政系统特别是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学者对“华盛顿共 的组织设计,缓解委托一代理问题,改进信息沟通识”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们认为“华盛顿共识 和交流,建立起理性化的官僚体系;(2)适度权衡在以下方面对转型国家的治理与发展危机负有不 国家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协调民主制度的规范运可推卸的责任:(1)过度关注自由化、稳定化政策, 行,建立法治;(3)通过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交流,提而忽视了市场竞争环境的构建;(2)过度强调政府 高社会对政府的合法性认同;(4)政府治理的有效从经济中退出忽视了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功能; 性取决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能否协调一致,(3)无视制度对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社会 特别是与社会长期形成的规范、价值和文化能否资本、公民信任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4)未能关 相容。 注政治与经济的互动作用包括改革的政治约束 利益集团的阻力。 二、市场治理与策略选择 对转型国家的研究表明,建立一种“增进市场 型治理结构”( Market- Enhancing( vernance)有助于 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一种能够促进社会长促进转型国家的市场治理与经济发展。“市场增 期繁荣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转型与创建市场有进型治理结构”首先要求政府具有足够的能力有 两种策略选择。一是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激效执行政策保障个人权利,限制政客和官僚的掠 进策略。“华盛顿共识”主张以一种社会工程的方夺行为,阻止利益集团的俘获行为。为此,政府需 式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一步到位地将自由化、私要通过持续的改革强化公共部门的能力构建以培 有化和宏观经济稳定全面实施。渐进的、局部的育适宜的治理机能。在政府能力强化的基础上, 改革只能陷入新旧体制并存的无效状态。“华盛必须创建出关键性的经济制度,它们主要包括产 顿共识”主张只要放松政府控制,完善的市场经济权和契约制度,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规则,稳定的货 体制将自发产生。另一种是更为和缓的“渐进一币体系,为克服市场失灵而采取的政府规制政策 制度主义”策略。“渐进一制度主义”认为市场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这些制度安 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动,关键是在特定的政治排并非完全遵循标准的经济理论模式,而是更多 约束下安排好改革的顺序、速度,保持改革的连续地来自于实践中的经验摸索和创新。中国被视为 性。尽管自由化、宏观经济稳定非常重要,但更为“市场增进型治理结构”的典型代表。中国在转型 根本的是创建支持竞争的组织制度。私有化并非之初注重保持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能力,政府 产权改革的唯一方式,新生的私人部门以及对国通过分权化改革对自身权力进行必要限制,中央 有部门的有效重组才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基础。要与地方政府的目标实现了激励相容。尽管在转型 2 0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与民主化的进程。 在经历了严重的危机后 ,人们开始重新认识 国家构建与强化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性。福山认 为 ,国家构建“就是在强化现有的国家制度的同时 新建一批国家政府制度” ④ 。国家构建的内容主 要包括 :重新划分国家疆域、界定民族特征、定位 新的国际关系导向 ;创建宪政民主的政治架构、建 立以理性 —法律的科层规范为核心的国家机器 ; 重构国家与经济的关系 ,建立制度化的市场经济 体制 ;改变国家控制社会的方式 ,建立公民社会的 制度保障。 ⑤国家重构并非要单纯削弱政府 ,而是 要改变传统的全能主义治理结构 ,变大而无当、硬 而无效的全能型政府为规模适度、制度合理、能力 充分的有效政府、强政府。提高政府能力需要以 下四方面相互支持的制度构建 : (1) 改进行政系统 的组织设计 ,缓解委托 —代理问题 ,改进信息沟通 和交流 ,建立起理性化的官僚体系 ; (2) 适度权衡 国家权力的集中与分散 ,协调民主制度的规范运 行 ,建立法治 ; (3) 通过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交流 ,提 高社会对政府的合法性认同 ; (4) 政府治理的有效 性取决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能否协调一致 , 特别是与社会长期形成的规范、价值和文化能否 相容。 ⑥ 二、市场治理与策略选择 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建立一种能够促进社会长 期繁荣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转型与创建市场有 两种策略选择。一是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激 进策略。“华盛顿共识”主张以一种社会工程的方 式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 ,一步到位地将自由化、私 有化和宏观经济稳定全面实施。渐进的、局部的 改革只能陷入新旧体制并存的无效状态。“华盛 顿共识”主张只要放松政府控制 ,完善的市场经济 体制将自发产生。另一种是更为和缓的“渐进 — 制度主义”策略。“渐进 —制度主义”认为市场化 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推动 ,关键是在特定的政治 约束下安排好改革的顺序、速度 ,保持改革的连续 性。尽管自由化、宏观经济稳定非常重要 ,但更为 根本的是创建支持竞争的组织制度。私有化并非 产权改革的唯一方式 ,新生的私人部门以及对国 有部门的有效重组才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基础。要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 ,培育构筑 信任关系的商业网络和社会规范。“渐进 —制度 主义”重视政府在转型中的作用 ,它认为政府在维 持秩序、保护产权和契约方面不可替代 ,关键是改 革政府 ,使政府利益与市场发展相一致。 ⑦ “华盛顿共识”主导的经济转型在前苏东国家 并未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 ,而实施渐进改革的中 国则保持了经济增长与社会繁荣。两种策略产生 的绩效差异引发了学界的巨大争论。以萨克斯为 代表的“华盛顿共识”的支持者通常用波兰的转型 绩效来证明其战略选择的合理性 ,并将俄罗斯转 型危机与中国转型奇迹归咎为不同的初始条件 , 而非“华盛顿共识”之过与“渐进 —制度主义”之 功。但是 ,更多的学者对这种论证方式表示怀疑 , 特别是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学者对“华盛顿共 识”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们认为“华盛顿共识” 在以下方面对转型国家的治理与发展危机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 : (1) 过度关注自由化、稳定化政策 , 而忽视了市场竞争环境的构建 ; (2) 过度强调政府 从经济中退出 ,忽视了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功能 ; (3) 无视制度对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是社会 资本、公民信任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 (4) 未能关 注政治与经济的互动作用 ,包括改革的政治约束、 利益集团的阻力。 ⑧ 对转型国家的研究表明 ,建立一种“增进市场 型治理结构”(Market2Enhancing Governance) 有助于 促进转型国家的市场治理与经济发展。“市场增 进型治理结构”首先要求政府具有足够的能力有 效执行政策 ,保障个人权利 ,限制政客和官僚的掠 夺行为 ,阻止利益集团的俘获行为。为此 ,政府需 要通过持续的改革强化公共部门的能力构建以培 育适宜的治理机能。在政府能力强化的基础上 , 必须创建出关键性的经济制度 ,它们主要包括产 权和契约制度 ,市场进入和退出的规则 ,稳定的货 币体系 ,为克服市场失灵而采取的政府规制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体系 ,等等。这些制度安 排并非完全遵循标准的经济理论模式 ,而是更多 地来自于实践中的经验摸索和创新。中国被视为 “市场增进型治理结构”的典型代表。中国在转型 之初注重保持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能力 ,政府 通过分权化改革对自身权力进行必要限制 ,中央 与地方政府的目标实现了激励相容。尽管在转型 — 5 — 本期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