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矣,何不濟之有?且以辰出而以參入,皆晉祥也。而天之大紀也。濟且秉成, 必霸諸侯。子孫賴之,君無懼矣。” 韋昭《注》 乾下坤上,《泰》。遇《泰》無動爻,無為侯也。《泰》三至五震為侯。 陰爻不動,其數皆八,故得《泰》之八,與“貞《屯》悔《豫》皆八”義同。∞ “遇《泰》無動爻”,是說內卦乾三三爻都是七,外卦坤三爻都是八。因其外 卦坤三三爻“其數皆八”,所以稱之為“《泰》之八”。這種“無動爻”的說法, 影響很大。如錢大昕(1728-1804)就說: 六爻不變,亦以彖辭,“《泰》之八”是也。以爻辭占稱九、六:以彖 辭占,稱八。3 尚秉和(1870-1950)以其為“靜爻”之例,也當是本於韋《注》。 不過,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清儒江永(1681-1762)就直言: 此說未是。假令《泰》卦無動爻,當言“筮得《泰》”,不得云“《泰》 之八 李道平(1818年舉人)也說 此筮若如韋《注》,凡不動之卦有陰爻者,皆可名八。獨不思此卦陰陽 爻皆有,何以必言少陰八,而不言少陽七乎? 這就是說,《泰》卦如果確“無動爻”,則《泰》卦內卦三陽爻的筮數,都應該 是“七”。筮卦以內卦為主,董因為何不說“得《泰》之七”,而偏偏說“得《泰》 之八”呢?這些批評很有點道理。不過,其前提是認定《泰》卦內卦三陽爻都是 “動爻”。因此,江永又說: “《泰》之八”者,《泰》之《坤》,内三陽爻變,外三陰爻不變也。3 李道平也說 今據彖辭觀之,知此筮用八,決為《泰》之《坤》。惟《泰》之《坤》, 則是三陰不動,故曰“《泰》之八”。 無”,《四部叢刊》本(明金李刊本)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皆作“筮”。尚秉和《周易古筮考》卷 引也作“筮” 徐元誥:《國語集解》(修訂本),第345頁,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四,《嘉定錢大昕全集》第9册,第55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1尚秉和:《周易古筮考》卷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3江永:《群經補義》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五經總義類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第756頁,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江永:《群經補義》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五經總義類。 3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第756頁,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8 矣,何不濟之有﹖且以辰出而以參入,皆晉祥也。而天之大紀也。濟且秉成, 必霸諸侯。子孫賴之,君無懼矣。” 韋昭《注》: 乾下坤上,《泰》。遇《泰》無動爻,無為侯也。 29《泰》三至五震為侯。 陰爻不動,其數皆八,故得《泰》之八,與“貞《屯》悔《豫》皆八”義同。30 “遇《泰》無動爻”,是說內卦乾 三爻都是七,外卦坤 三爻都是八。因其外 卦坤 三爻“其數皆八”,所以稱之為“《泰》之八”。這種“無動爻”的說法, 影響很大。如錢大昕(1728-1804)就說: 六爻不變,亦以彖辭,“《泰》之八”是也。以爻辭占稱九、六;以彖 辭占,稱八。31 尚秉和(1870-1950)以其為“靜爻”之例,也當是本於韋《注》。32 不過,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清儒江永(1681-1762)就直言: 此説未是。假令《泰》卦無動爻,當言“筮得《泰》”,不得云“《泰》 之八”。33 李道平(1818 年舉人)也說: 此筮若如韋《注》,凡不動之卦有陰爻者,皆可名八。獨不思此卦陰陽 爻皆有,何以必言少陰八,而不言少陽七乎? 34 這就是說,《泰》卦如果確“無動爻”,則《泰》卦內卦三陽爻的筮數,都應該 是“七”。筮卦以內卦為主,董因為何不說“得《泰》之七”,而偏偏說“得《泰》 之八”呢?這些批評很有點道理。不過,其前提是認定《泰》卦內卦三陽爻都是 “動爻”。因此,江永又說: “《泰》之八”者,《泰》之《坤》,内三陽爻變,外三隂爻不變也。35 李道平也說: 今據彖辭觀之,知此筮用八,決為《泰》之《坤》。惟《泰》之《坤》, 則是三陰不動,故曰“《泰》之八”。36 29 “無”,《四部叢刊》本(明金李刊本)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皆作“筮”。尚秉和《周易古筮考》卷二 引也作“筮”。 30 徐元誥:《國語集解》(修訂本),第 345 頁,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6 月。 31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四,《嘉定錢大昕全集》第 9 册,第 55 頁,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 32 尚秉和:《周易古筮考》卷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年。 33 江永:《群經補義》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五經總義類。 34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第 756 頁,北京:中華書局,1994 年 3 月。 35 江永:《群經補義》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五經總義類。 36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第 756 頁,北京:中華書局,1994 年 3 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