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城市经济 灵等: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与经验借鉴 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储能、高效节电、电力电子及电力软件等六大产业 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测试和应用领域均处于国际园区,加快建设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国家新能源和 领先地位 能源设备制造基地。 (1)政府财政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试验和 2)完善“中国电谷”建设的土地、融资和人才 推广应用。北威州政府启动“合理能源利用、能源保障体系。对保定高新区进行土地调整以保障“中 再生和节约能源规划”推动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市场国电谷”建设空间,并与中国国电电力公司、国家开 流通,组建新能源机构、成立北威州能源局,并给予发银行河北省分行以及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 财政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签署“中国电谷”战略合作协议,完善“中国电谷”建 (2)依托产业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太阳能、风设的融资和人才保障,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天威 能、地热能以及电动汽车。北威州依托产业基础在英利、中航惠腾等龙头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同时 (3)依托亚洲风能大会、世界可再生能源大会 依托德国汽车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及能源行业技等高端峰会树立城市品牌。依托亚洲风能大会、世 术优势,实施“电动汽车行动计划”,建设德国乃至界可再生能源大会等高端峰会以及香港投资洽谈 洲电动汽车样板区。 会等重要平台宣传推介“保定·中国电谷”,并利用 (3)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可再生能源及新央视、风凰卫视等主流媒体提升保定产业形象、树 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北威州依托丰富的科教资立城市发展品牌 源强化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促使 (4)以聘请技术顾问、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推 北威州始终处于新能源尖端硏发的最前沿,并依托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聘请15位院士担任“保 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产学研合定·中国电谷”技术顾问,每年召开新能源发展研 作平台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讨会进行新能源产业技术攻关,并建立国家级、省 2国内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 级和市级技术研发中心突破新能源关键性技术。 2.2山东德州:中国太阳城、中国太阳谷 2.1河北保定:中国电谷 德州太阳能产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初, 令2002年,保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开始兴1995年皇明太阳能集团的创立开启了德州的“太阳 2003年4月,保定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能战车”。2005年初,德州实施“中国太阳城”战 计划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2006年11月,略,并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保定被科技部和商务部列入国家首批18家“国家科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 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新能源)”。2008年1月,保定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命名为“中国太阳 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城”。2006年,德州启动建设“中国太阳谷”,并于 市”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并与上海共同2009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产业 列入“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同年基地”,目前正努力建设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应用技 2月,保定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术集散地、国内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城市以及 新技术产业基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保定享有国际声誉的太阳能应用型低碳城市。 支柱产业步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1)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推进太阳能产业 (1)实施“保定·中国电谷”战略,支撑产业跨越发展。2005年初,德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中国太阳 发展。2006年,保定市委、市政府提出“保定·中国城”战略,成立“中国太阳城”战略推进委员会,制定 电谷”战略决策,先后出台《关于鼓励投资“中国电“中国太阳城”发展规划、“中国太阳谷”园区规划和 谷”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推进保定“中国电《德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实 谷”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施“中国太阳城”战略的意见》、《关于推进建筑领域 业作为战略支撑进行培育并被列为河北省“十一应用太阳能的实施意见》等,全面推进太阳能产业 五”重点发展产业。同时,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快速发展。同时,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和“百村浴 倍增计划,全力打造光电、风电、输变电设备、新型室”工程,推进太阳能产品推广利用 城市发展研究18卷2011年12期 Urban Studies Vol.18No.122011 9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城市经济 邱 灵等: 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与经验借鉴 76 城市发展研究 18 卷 2011 年 12 期 Urban Studies Vol. 18 No. 12 2011 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 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测试和应用领域均处于国际 领先地位。 ( 1) 政府财 政 支 持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研 究、试 验 和 推广应用。北 威 州 政 府 启 动“合 理 能 源 利 用、能 源 再生和节约能源规划”推动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市场 流通,组建新能源机构、成立北威州能源局,并给予 财政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 ( 2) 依托产 业 和 技 术 优 势 重 点 发 展 太 阳 能、风 能、地热能以及电动汽车。北威州依托产业基础在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同时, 依托德国汽车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及能源行业技 术优势,实施“电动汽车行动计划”,建 设 德 国 乃 至 欧洲电动汽车样板区。 ( 3)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可再生能源及新 能源汽车 研 发 和 应 用。北威州依托丰富的科教资 源强化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促使 北威州始终处于新能源尖端研发的最前沿,并依托 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产学研合 作平台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 国内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实践模式 2. 1 河北保定: 中国电谷 2002 年,保 定 新 能 源 与 节 能 环 保 产 业 开 始 兴 起[7]。2003 年 4 月,保定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 计划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2006 年 11 月, 保定被科技部和商务部列入国家首批 18 家“国家科 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 新能源) ”。2008 年 1 月,保定 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 市”和“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并与上海共同 列入“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同年 2 月,保定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 新技术产业基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保定 支柱产业步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 1) 实施“保定·中国电谷”战略,支撑产业跨越 发展。2006 年,保定市委、市政府提出“保定·中 国 电谷”战略决策,先 后 出 台《关 于 鼓 励 投 资“中 国 电 谷”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推进保定“中国电 谷”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 业作为 战 略 支 撑 进 行 培 育 并 被 列 为 河 北 省“十 一 五”重点 发 展 产 业。同 时,制 定 新 能 源 产 业 发 展 的 倍增计划,全 力 打 造 光 电、风 电、输 变 电 设 备、新 型 储能、高效节 电、电 力 电 子 及 电 力 软 件 等 六 大 产 业 园区,加快建设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国家新能源和 能源设备制造基地。 ( 2) 完善“中国电谷”建设 的 土 地、融 资 和 人 才 保障体系。对保定高新区进行土地调整以保障“中 国电谷”建设空间,并与中国国电电力公司、国家开 发银行河北省分行以及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 签署“中国电谷”战略合作协议,完善“中国电谷”建 设的融资和人才保障,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天威 英利、中航惠腾等龙头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 3) 依托亚 洲 风 能 大 会、世 界 可 再 生 能 源 大 会 等高端峰会树立城市品牌。依托亚洲风能大会、世 界可再生能源大会等高端峰会以及香港投资洽谈 会等重要平台宣传推介“保定·中国电谷”,并利用 央视、凤凰卫 视 等 主 流 媒 体 提 升 保 定 产 业 形 象、树 立城市发展品牌。 ( 4) 以聘请 技 术 顾 问、建 立 研 发 中 心 等 方 式 推 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聘 请 15 位 院 士 担 任“保 定·中国电 谷”技 术 顾 问,每 年 召 开 新 能 源 发 展 研 讨会进行新 能 源 产 业 技 术 攻 关,并 建 立 国 家 级、省 级和市级技术研发中心突破新能源关键性技术。 2. 2 山东德州: 中国太阳城、中国太阳谷 德州 太 阳 能 产 业 萌 芽 于 20 世 纪 90 年 代 初, 1995 年皇明太阳能集团的创立开启了德州的“太阳 能战车”[8]。2005 年初,德州实施“中国太阳城”战 略,并被中国 可 再 生 能 源 学 会、中 国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 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联合命名为“中国太阳 城”。2006 年,德 州 启 动 建 设“中 国 太 阳 谷”,并 于 2009 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产业 基地”,目前 正 努 力 建 设 全 球 最 大 的 太 阳 能 应 用 技 术集散地、国内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城市以及 享有国际声誉的太阳能应用型低碳城市。 ( 1) 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推进太阳能产业 发展。2005 年初,德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中国太阳 城”战略,成立“中国太阳城”战略推进委员会,制定 “中国太阳城”发展规划、“中国太阳谷”园区规划和 《德州市新能源产 业 发 展 规 划》,出 台《关 于 加 快 实 施“中国太阳城”战略的意见》、《关于推进建筑领域 应用太阳能 的 实 施 意 见》等,全 面 推 进 太 阳 能 产 业 快速发展。同时,实 施“百 万 屋 顶”计 划 和“百 村 浴 室”工程,推进太阳能产品推广利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