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说,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 阴阳里。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始有阴阳也。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 事物而观之,则阴阳函太极,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文公易说》卷一 这是从义理的角度解释《系辞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从实理处说, 从本源上看,易须先有太极这一实理,方始有阴阳,逻辑上本体高于现象,先于 现象而存在。若从现实的禀赋上看,即所谓“自见在事物而观之”,有此气则理 随之而赋予其中,“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阴阳里”。 朱熹的太极观,在理论上超越了汉代以元气为宇宙之初的生成论视阈,将太 极看成是与卦爻象数不可分割,与阴阳五行万物不可分割的本体之理。他说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无先后次序之可言。故曰“《易》 有太极”,则是太极乃在阴阳之中,而非在阴阳之外也。今以大中训之,又以乾坤未判 大衍未分之时论之,恐末安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今论太极而日 其物谓之神,又以天地未分元气合而为一者言之,亦恐未安也。有是理即有是气,气 则无不两者,故《易》日“太极生两仪”。(《文公易说》卷一) 两宋之际的易学家朱震,继承孔颖达和胡瑗等人的太极观,视太极为混沌未分之 元气,提出“四十九因于太极,而太极非无也。一气混沦而未判之时也,天地之 中在焉,故谓之太极。”(《汉上易传·丛说》) 在朱熹看来,此说混淆了太极之理和气的界限,将太极沦为形而下的元气 其实太极是与气与物不可分割的本体之理。“太极生两仪”,不是太极分为两仪, 而是气分为阴阳,太极之理决定了阴阳之气 与此相应,朱熹也不赞成将“太极”之“极”训为“中”。“极”本身为“至 极”之义。“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犹曰举天 下之至极无以加此之耳。”“太极则又初无形象方所之可言,但以此理至极而谓之 极耳。”(《文公易说》卷一)若一定要从“中”的角度理解太极,勉强可以说: “中者,盖以此物之极常在此物之中”,即便这样,“非指‘极’字而训之以中也。” (同上)“中”“极”二字含义之辨,折射出朱熹对于太极作为“至极之理”的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说,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 阴阳里。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始有阴阳也。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 事物而观之,则阴阳函太极,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文公易说》卷一) 这是从义理的角度解释《系辞传》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从实理处说, 从本源上看,易须先有太极这一实理,方始有阴阳,逻辑上本体高于现象,先于 现象而存在。若从现实的禀赋上看,即所谓“自见在事物而观之”,有此气则理 随之而赋予其中,“若论其生则俱生,太极依旧在阴阳里”。 三 朱熹的太极观,在理论上超越了汉代以元气为宇宙之初的生成论视阈,将太 极看成是与卦爻象数不可分割,与阴阳五行万物不可分割的本体之理。他说: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无先后次序之可言。故曰“《易》 有太极”,则是太极乃在阴阳之中,而非在阴阳之外也。今以大中训之,又以乾坤未判、 大衍未分之时论之,恐未安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今论太极而曰 其物谓之神,又以天地未分元气合而为一者言之,亦恐未安也。有是理即有是气,气 则无不两者,故《易》曰“”太极生两仪”。(《文公易说》卷一) 两宋之际的易学家朱震,继承孔颖达和胡瑗等人的太极观,视太极为混沌未分之 元气,提出“四十九因于太极,而太极非无也。一气混沦而未判之时也,天地之 中在焉,故谓之太极。”(《汉上易传·丛说》) 在朱熹看来,此说混淆了太极之理和气的界限,将太极沦为形而下的元气, 其实太极是与气与物不可分割的本体之理。“太极生两仪”,不是太极分为两仪, 而是气分为阴阳,太极之理决定了阴阳之气。 与此相应,朱熹也不赞成将“太极”之“极”训为“中”。“极”本身为“至 极”之义。“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犹曰举天 下之至极无以加此之耳。”“太极则又初无形象方所之可言,但以此理至极而谓之 极耳。”(《文公易说》卷一)若一定要从“中”的角度理解太极,勉强可以说: “中者,盖以此物之极常在此物之中”,即便这样,“非指‘极’字而训之以中也。” (同上)“中”“极”二字含义之辨,折射出朱熹对于太极作为“至极之理”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