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利益与动力机制 1、欲望 2、利益:货币利益和非货币利益 3、劳动者效用函数 二、劳动供给中的效用最大化原则: 目标效用最大化:劳动者的效用=闲暇效用+收入效用。 约束条件:时间总量是有限的 劳动供给的效用最大化原则是,劳动者是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来确定劳动供 给量时间和地区职业选择,即工作决策和职业选择。 三、劳动供给的两种形式: 劳动供给总量=就业人口×平均劳动时间×平均劳动强度 1、工时可变的劳动供给; 2、固定工时的劳动供给。 劳动者劳动供给的意愿是外部经济参数的变量 四、工时可变的个人劳动供给决策模型: 1、三个假设前提 (1)劳动者的效用来源于工作和闲暇 (2)劳动者是市场工资率的接受者 (3)劳动者对时间分配具有充分自主权 目标函数:MAXU=F(YR) 3、约束条件:L+R=T 4、个人效用最大化实现的条件: (1)个人无差异曲线(等效用线); (2)预算约束线; (3)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条件 5、劳动供给曲线: (1)闲暇需求函数:闲暇=F〖机会成本,财富,偏好〗 (2)收入效应 (3)替代效应; (4)工资增加的收入和替代效应。 五、个人劳动供给基本模型的局限: 1、个人选择不完全自由 2、一些人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3、存在家庭内生产活动:家庭生产理论 4、家庭内的劳动供给的决策方式与角色的内涵 六、劳动供给弹性: 1、斜率为正的劳动供给曲线 2、无弹性的劳动供给曲线; 3、S型的劳动供给曲线 七、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 1、已婚妇女的劳动参与模式 2、替代效应和一生中何时开始工作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 一、利益与动力机制: 1、欲望; 2、利益:货币利益和非货币利益; 3、劳动者效用函数。 二、劳动供给中的效用最大化原则: 目标效用最大化:劳动者的效用=闲暇效用+收入效用。 约束条件:时间总量是有限的。 劳动供给的效用最大化原则是,劳动者是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来确定劳动供 给量时间和地区职业选择,即工作决策和职业选择。 三、劳动供给的两种形式: 劳动供给总量=就业人口×平均劳动时间×平均劳动强度 1、工时可变的劳动供给; 2、固定工时的劳动供给。 劳动者劳动供给的意愿是外部经济参数的变量。 四、工时可变的个人劳动供给决策模型: 1、三个假设前提: (1)劳动者的效用来源于工作和闲暇; (2)劳动者是市场工资率的接受者; (3)劳动者对时间分配具有充分自主权。 2、目标函数:MAX U=F(Y,R) 3、约束条件:L+R=T 4、个人效用最大化实现的条件: (1)个人无差异曲线(等效用线); (2)预算约束线; (3)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条件。 5、劳动供给曲线: (1)闲暇需求函数:闲暇=F〖机会成本,财富,偏好〗; (2)收入效应; (3)替代效应; (4)工资增加的收入和替代效应。 五、个人劳动供给基本模型的局限: 1、个人选择不完全自由; 2、一些人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3、存在家庭内生产活动:家庭生产理论; 4、家庭内的劳动供给的决策方式与角色的内涵。 六、劳动供给弹性: 1、斜率为正的劳动供给曲线; 2、无弹性的劳动供给曲线; 3、S 型的劳动供给曲线。 七、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 1、已婚妇女的劳动参与模式; 2、替代效应和一生中何时开始工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