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政治学研究 述,国家“在以前的研究中或者只是与社会对立、国家的决策者来说,应对抗争政治更需谨慎,而不 面目模糊的东西;或者被视为一个各阶层相互争是简单地一味镇压。一方面,过度压制会危及自 斗的平台……本身并没有被认真地看做是一个独身的统治合法性;另一方面,妥协则有可能产生 立的行为主体”。因此,中国抗争政治的研究发“示范效应”而引发更多类似的抗争行为。因此, 展同样需要引入一种以国家为中心的理论视角。威权国家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暴力压制抗争行动, 三、国家视角的兴起 而须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应对策略。 2.政府应对策略 近年来,海内外学界开始出现“把国家带回 政府应对抗争行动的微观策略成为抗争政治 来”的学术转向。黄冬娅梳理了西方学界对“国中国家视角下的研究热点。邓燕华、欧博文分析 家”在抗争政治中的理论定位,如“稳定的政治结了中国地方政府处置抗争行为的“软方法” 构”(国家性质、国家创建和国家政治制度、“较关系型压制( relational repression),即决策者依赖 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国家渗透力、战略和策略)当地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对抗争者施加压力以达 和“变化的政治背景”(封闭政体的开放、政治联到瓦解抗争行动的目的。李静君和张永宏通过 盟的稳定性、政治支持存在与否、政治精英的分对北京、深圳两地进行田野调査,归纳了国家应对 裂和政府的政策执行力)。②肖唐镖以中国社会的抗争行动的三种基本策略:抗争诉求物质化、科层 维稳政治为切入点,回顾了国家维稳机制与政策制游戏和培育庇护关系( patron-elient)。抗争诉 的变化,并特别强调中国政府处置群体性抗争事求物质化是指基层政权在抗争事件中有意识地与 件的行为、方法及策略应予以充分关注。除了以抗争者讨价还价,其目的是引导抗争行动转化成 上文献综述性成果之外,诸多实证研究开始关注具体的物质性诉求;科层制游戏指地方官员设计 抗争政治中国家政体差异的比较研究、政府应对和实施了一套复杂的受理诉求程序来吸纳参与人 策略的归纳总结及国家代理人的角色分析等群的要求并制造一种程序上“满足”抗争者的假 方面。 象。培育庇护关系是指基层政府积极利用退休干 1.国家政体差异 部、老年团体等社会力量来协助治理社会抗争的 政体类型是政治学中对不同政杈组织形式的方法。这三种策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对抗争政治 基本分类。一般而言,民主政体和威权政体被认的“去政治化”( de-politicize)并消解抗争行动对 为是当今世界中两大基本政体类型。在抗争政治政权的实质威胁。③应星是国内学者中较早研究 中,政体差异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变量,影响着国家国家应对抗争政治微观机制的学者。“国家摆平 对抗争行动的应对策略:民主政体通常倾向于采术”这一术语被用以概括一系列具体的应对策 取妥协方式应对社会抗争者,因为决策者担心暴略拔钉子、“开口子”和“揭盖子”。“拔钉 力镇压会导致民意变化,造成其在之后的选举中子”是指基层政权用故意“找茬”的方法打击抗争 失去选民支持。而威权政体倾向于将一切来自底行动中的组织者或民众领袖“开口子”则是指地 层的抗争行动视为对政权稳定的严重威胁并依靠方政府在抗争政治面临失控或矛盾升级时,用钱 暴力方式予以回应。任何迟疑或是妥协往往预示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揭盖子”是指 着政权的软弱,反而可能招致更多的抗争性将抗争运动中涉及的相关政府负责人或党政干部 挑战 进行快速处理以平息民愤的做法。在高压维稳 政体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解国家应对体制下,基层政权交替地使用这些摆平术以完成 抗争政治的行为逻辑,但却无法解释现实中存在刚性维稳的任务。 的各种反例。例如,民主政体并非总是宽容对待 3.国家代理人 走上街头的抗议民众:2014年美国弗格森小镇发 国家在应对抗争政治的实际过程中必须依靠 生了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年的事件,这引发了当其代理人。国家的代理人包括各种公共权力主 地民众的一系列抗议活动。然而,美国警察最终体,例如,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政府官员、警察 采取强制手段镇压了抗议人群。此外,对于威权等。在西方,抗争政治的主要应对主体是警察部 155一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述,国家“在以前的研究中或者只是与社会对立、 面目模糊的东西; 或者被视为一个各阶层相互争 斗的平台……本身并没有被认真地看做是一个独 立的行为主体”瑐瑡。因此,中国抗争政治的研究发 展同样需要引入一种以国家为中心的理论视角。 三、国家视角的兴起 近年来,海内外学界开始出现“把国家带回 来”的学术转向。黄冬娅梳理了西方学界对“国 家”在抗争政治中的理论定位,如“稳定的政治结 构”( 国家性质、国家创建和国家政治制度) 、“较 为稳定的政治环境”( 国家渗透力、战略和策略) 和“变化的政治背景”( 封闭政体的开放、政治联 盟的稳定性、政治支持存在与否、政治精英的分 裂和政府的政策执行力) 。瑐瑢 肖唐镖以中国社会的 维稳政治为切入点,回顾了国家维稳机制与政策 的变化,并特别强调中国政府处置群体性抗争事 件的行为、方法及策略应予以充分关注。瑐瑣 除了以 上文献综述性成果之外,诸多实证研究开始关注 抗争政治中国家政体差异的比较研究、政府应对 策略的归纳总结及国家代理人的角色分析等 方面。 1. 国家政体差异 政体类型是政治学中对不同政权组织形式的 基本分类。一般而言,民主政体和威权政体被认 为是当今世界中两大基本政体类型。在抗争政治 中,政体差异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变量,影响着国家 对抗争行动的应对策略: 民主政体通常倾向于采 取妥协方式应对社会抗争者,因为决策者担心暴 力镇压会导致民意变化,造成其在之后的选举中 失去选民支持。而威权政体倾向于将一切来自底 层的抗争行动视为对政权稳定的严重威胁并依靠 暴力方式予以回应。任何迟疑或是妥协往往预示 着政权 的 软 弱,反而可能招致更多的抗争性 挑战。瑐瑤 政体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解国家应对 抗争政治的行为逻辑,但却无法解释现实中存在 的各种反例。例如,民主政体并非总是宽容对待 走上街头的抗议民众: 2014 年美国弗格森小镇发 生了白人警察枪杀黑人青年的事件,这引发了当 地民众的一系列抗议活动。然而,美国警察最终 采取强制手段镇压了抗议人群。此外,对于威权 国家的决策者来说,应对抗争政治更需谨慎,而不 是简单地一味镇压。一方面,过度压制会危及自 身的统治合法性; 另一方面,妥协则有可能产生 “示范效应”而引发更多类似的抗争行为。因此, 威权国家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暴力压制抗争行动, 而须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应对策略。 2. 政府应对策略 政府应对抗争行动的微观策略成为抗争政治 中国家视角下的研究热点。邓燕华、欧博文分析 了中国地方政府处置抗争行为的“软方法”——— 关系型压制( relational repression) ,即决策者依赖 当地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对抗争者施加压力以达 到瓦解抗争行动的目的。瑐瑥 李静君和张永宏通过 对北京、深圳两地进行田野调查,归纳了国家应对 抗争行动的三种基本策略: 抗争诉求物质化、科层 制游戏和培育庇护关系( patron-client) 。抗争诉 求物质化是指基层政权在抗争事件中有意识地与 抗争者讨价还价,其目的是引导抗争行动转化成 具体的物质性诉求; 科层制游戏指地方官员设计 和实施了一套复杂的受理诉求程序来吸纳参与人 群的要求并制造一种程序上“满足”抗争者的假 象。培育庇护关系是指基层政府积极利用退休干 部、老年团体等社会力量来协助治理社会抗争的 方法。这三种策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对抗争政治 的“去政治化”( de-politicize) 并消解抗争行动对 政权的实质威胁。瑐瑦 应星是国内学者中较早研究 国家应对抗争政治微观机制的学者。“国家摆平 术”这一术语被用以概括一系列具体的应对策 略———“拔钉子”、“开口子”和“揭盖子”。“拔钉 子”是指基层政权用故意“找茬”的方法打击抗争 行动中的组织者或民众领袖; “开口子”则是指地 方政府在抗争政治面临失控或矛盾升级时,用钱 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而“揭盖子”是指 将抗争运动中涉及的相关政府负责人或党政干部 进行快速处理以平息民愤的做法。瑐瑧 在高压维稳 体制下,基层政权交替地使用这些摆平术以完成 刚性维稳的任务。 3. 国家代理人 国家在应对抗争政治的实际过程中必须依靠 其代理人。国家的代理人包括各种公共权力主 体,例如,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政府官员、警察 等。在西方,抗争政治的主要应对主体是警察部 — 155 — 政治学研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