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4卷 在l890年引入的麦金莱关税(McKinley Tariff)就对英国的马口铁以及钢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 击。®因此,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 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 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⑧国际制度的缺失使大英帝国无法约束新兴大国,也难以维系一 个开放的国际市场。 五、海外市场的萎缩与创新乏力的英国企业家 在帝国体系内,英国的制度难以将殖民地的臣民吸纳为公民;在世界政治中,英国又缺乏国 际制度来约束新兴大国,也难以将其吸纳为战略伙伴。因此,当欧洲与北美的贸易保护以及殖 民地的相继独立,英国的海外市场逐步萎缩,其发展模式变得难以为继。需求方面的限制严重 削弱了英国企业家的市场激励,从而削弱了英国企业家进行技术革新的意愿,同样的市场激励 还影响了英国的金融家。 首先,英国企业家不愿意在生产中采用新技术。19世纪末出现了几个引领未来技术潮流的 新兴产业:电气工程、化工以及汽车制造,但是英国企业家却没有意愿投资于这些新兴产业,而 是停留在传统行业中。 需求增长乏力使英国企业家不愿舍弃现有的机器设备。由于英国工厂现有的生产效率足 以供给有限的海外市场需求,英国的企业家无须采用新兴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绩效。他们依然停 留在传统的产业,如工业引擎、橡胶、煤炭、造船、肥皂、纺织品等。相比之下,德国与美国投入了 更多的资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如化学制品、制药、照明、无线电、电气等。在1907 年,这些新兴产业仅占英国制造业就业和产出的10%。@在一战爆发前夕,纺织品、钢铁与煤炭 制品占据了英国出口总收入的三分之二。然而,这些出口导向型产业的技术却仍停留在第一次 工业革命时的水平,这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最大的弱点。 其次,英国企业家不愿意扩大公司规模和资本密集度。19世纪末,大型企业开始出现。这 些企业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迅速占领国际与国内市场。@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 间,美国经济开始朝大公司和寡头垄断方向发展。到1909年,美国的产业集中度要远远高于英 国。德国统一之后,德国企业也迅速扩大了企业规模并加强了市场集中度。相比之下,英国的 大企业则非常少见,而小型的家庭企业仍是英国最主要的企业形式。 与企业家类似,面对有限的市场激励,英国的金融家也倾向于将资金投向海外而不是 国内。 英国的对外投资从19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开始增长,到1870年至1914年间,每年的净 投资额能达到该时期英国年储蓄的0%。®巨大的资本输出是英国工业衰退的结果而不是原 因。由于英国的海外市场逐渐萎缩,英国的投资者认识到国内工业的资金需求与投资回报率正 Sidney Pollard.Britain's Prime and Britain's Decline:The British Economy,1870-1914,London:Edward Arnold,1989,p.53. Ian Drummond,"Britain and the World Economy:1900-1945."in Roderick Floud and Donald MeCloskey, eds..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Vol.2:1860 to the 1970s.1981.p.291. Gary Magee,"Manufacturing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in Roderick Floud and Paul Johnson.eds..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Vol.2:Economic Maturity,1860-1939,pp.78-91. Alfred Chandler.Scale and Scope: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 pitali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Roderick Floud and Paul Johnson.eds..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Britain,Vol.2: Economic Maturity,1860-1939,p.191. ?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4卷 在1890年引入的麦金莱关税(McKinleyTariff)就对英国的马口铁以及钢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 击。瑐瑨 因此,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 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 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瑐瑩 国际 制度的 缺 失使 大英 帝国 无 法约 束新 兴 大国,也难 以维系一 个开放的国际市场。 五、海外市场的萎缩与创新乏力的英国企业家 在帝国体系内,英国的制度难以将殖民地的臣民吸纳为公民;在世界政治中,英国又缺乏国 际制度来约束新兴大国,也难以将其 吸 纳 为战 略 伙伴。因此,当 欧 洲 与 北 美的贸易保 护以及殖 民地的相继独立,英国的海外市场逐步萎 缩,其发展模式变得难以为继。需 求方面 的限 制严重 削弱了英国企业家的市场激励,从而削弱了英 国 企业 家进 行 技术 革新 的意 愿,同样的 市场激励 还影响了英国的金融家。 首先,英国企业家不愿意在生产中采用新技术。19世纪末出现了几个引领未来技术潮流的 新兴产业:电气工程、化工以及汽车制 造,但 是 英国 企业 家却 没 有意 愿投 资 于这些新兴 产业,而 是停留在传统行业中。 需求增长乏力使英国企业家不愿舍弃现有的机器设备。由 于 英 国 工 厂现有的生 产效率足 以供给有限的海外市场需求,英国的企业家无须采用新兴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绩效。他们依然停 留在传统的产业,如工业引擎、橡胶、煤炭、造船、肥皂、纺织品等。相比之下,德国与美国投入了 更多的资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如化学制品、制药、照明、无线电、电气等。在1907 年,这些新兴产业仅占英国制造业就业和产出的10%。瑑瑠 在一战爆发前夕,纺织品、钢铁与煤炭 制品占据了英国出口总收入的三分之二。然而,这些出口导向型产业的技术却仍停留在第一次 工业革命时的水平,这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最大的弱点。 其次,英国企业家不愿意扩大公司规模和资本密集度。19世纪末,大型企业开始 出现。这 些企业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迅速占领国际与国内市场。瑑瑡 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 间,美国经济开始朝大公司和寡头垄断方向发展。到1909年,美国的产业集中度要远远高于英 国。德国统一之后,德国企业也迅速扩大 了 企业 规 模 并加 强 了市 场 集中 度。相 比之 下,英国 的 大企业则非常少见,而小型的家庭企业仍是英国最主要的企业形式。 与 企 业 家 类 似,面 对 有 限 的 市 场 激 励,英国的金融家也倾向于将资金投向海外而不是 国 内。 英国的对外投资从19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开始增长,到1870年至1914年间,每年的净 投资额能达到该时期英国年储蓄的30%。瑑瑢 巨 大的资本输出是英国工业衰退的结果而不是原 因。由于英国的海外市场逐渐萎缩,英国的投资者认识到国内工业的资金需求与投资回报率正 56 瑐瑨 瑐瑩 瑑瑠 瑑瑡 瑑瑢 SidneyPollard,Britain’sPrimeandBritain’sDecline:TheBritishEconomy,1870-1914,London:Edward Arnold,1989,p.53. IanDrummond,“Britainandthe WorldEconomy:1900-1945,”inRoderickFloudandDonald McCloskey, eds.,TheEconomicHistoryofBritainsince1700,Vol.2:1860tothe1970s,1981,p.291. GaryMagee,“Manufacturingand TechnologicalChange,”in Roderick Floudand PaulJohnson,eds.,The CambridgeEconomicHistoryofModernBritain,Vol.2:EconomicMaturity,1860-1939,pp.78-91. AlfredChandler,ScaleandScope:TheDynamicsofIndustrialCapitalis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90. RoderickFloudand PaulJohnson,eds.,The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of Modern Britain,Vol.2: EconomicMaturity,1860-1939,p.19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