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托克维尔在写本书的第1卷时,就已经感觉到了“中庸政府”的危险。 能否从一个由少数人垄断财富和权力的制度和平而有秩序地过渡到一个由人 人分享财富和权力的制度呢?或者说社会的变革非要经过斗争和冲突不可 吗?如果能和平实现平等,那代价又是什么呢?如果非冲突不可,那又有没 有点希望避免暴政呢? 托克维尔在大约用了三年时间写出的第1卷里,相当严格地坚持了只写 美国的作法;而在写完全书之后于1840年出版的第2卷里,他却远远超出美 国的范围(尽管他经常把美国放在眼前作为背景),以期比较全面地概括平 均主义的文明。这部著作的第1卷与第2卷,不管在写作方法上还是在笔调 上,都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在第1卷里,他所用的材料大部分都很具体,而 在援用引文时也很细心,所以基本上反映了他所要写的美国。有的评论家指 出,即使不算某些明显的错误、某些遗漏和某些解释错误,他所作的一些著 名的直观论断和这种论断所依据的实证材料,比起他所承担的进行广泛的概 括的重任来说,也有些不够分量。但我认为这也无妨,因为我们还可以核对 他的观察及其所作结论的正确性。再者,在第1卷里,他虽然赞扬了许多事 情,但从未表现出任何热情,而且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也总是经过反复考虑 才下笔的。他生性持重沉着,作风正派。另外,无论是描写个别现象,还是 描写大量现象,从来不带一点幽默或偏爱,这也是托克维尔的特性。但是, 我们从他所描绘的图景中,却看到了他的观察细致和直接接触素材的写实特 点。 至于第2卷,(没有象第1卷那样成功),恕我直言,不但写得很抽象, 而且笔调也很低沉。在这卷里,美国已退为远景,使人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 而且托克维尔所叙述的,大部分是追求物质财富和当时的平均主义思潮的文 明的一般特点,但这种追求使他更加害怕文明将来真会毁灭。我认为,作如 下的评价既不过分,又不荒诞:在第2卷里我们听到发表议论的,是身为路 易·菲利浦的法国议会议员的托克维尔;是站在以梯也尔和基佐为突出形象 的资产阶级君主制度的前排的托克维尔;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贵族制度的时代 已经结束,但对取代它的资产阶级推行的金融寡头政治又没有信心的托克维 尔;是看到在金融寡头政治下越来越多地进入工厂的群众的悲惨生活,比如 象在1834年的里昂可怕动乱当中表现越来越不满的群众的悲惨生活的托克 维尔。再者,我认为以下的猜测并非没有根据:托克维尔在发表其著作的第 2卷时,他对“中庸政府”治下的法国的作为感到失望,迫使他有意无意地 扮演了珈桑德拉的角色。法国政局的变化,使这位热爱自由的人,使这位认 为提高文化水平是预防平等带来的危险的必要措施的政治哲学家,使这位感 到要想使一个民族不陷入平庸的唯物主义的泥潭、宗教就得拥有广泛而深刻 的驾御作用的半信半疑的宗教信徒,不得不经常忧心忡忡。他的健康不佳, 在竞选众议员时遭到暂时失败(1837年落选后,1839年又当选),以及心情 忧郁,也可能在这方面发生了作用。我们永远不会完全弄清托克维尔的观点, 但我们可以毫不隐讳地指出,他虽然部分地由于他的名声,部分地由于他对 人诚恳而取得了农村选民的善意支持,但政治雄心很大的托克维尔,却没有 一点在以议会辩才为主的制度下取得成功所需的才能。 ①珈桑德拉,希腊神话中的女预言家。在现代语中,咖桑德拉指能预见未来的灾难,但自己却束手无策, 而又不能说服他人去采取预防措施的人。一一译者治理。托克维尔在写本书的第 1 卷时,就已经感觉到了“中庸政府”的危险。 能否从一个由少数人垄断财富和权力的制度和平而有秩序地过渡到一个由人 人分享财富和权力的制度呢?或者说社会的变革非要经过斗争和冲突不可 吗?如果能和平实现平等,那代价又是什么呢?如果非冲突不可,那又有没 有点希望避免暴政呢? 托克维尔在大约用了三年时间写出的第 1 卷里,相当严格地坚持了只写 美国的作法;而在写完全书之后于 1840 年出版的第 2 卷里,他却远远超出美 国的范围(尽管他经常把美国放在眼前作为背景),以期比较全面地概括平 均主义的文明。这部著作的第 1 卷与第 2 卷,不管在写作方法上还是在笔调 上,都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在第 1 卷里,他所用的材料大部分都很具体,而 在援用引文时也很细心,所以基本上反映了他所要写的美国。有的评论家指 出,即使不算某些明显的错误、某些遗漏和某些解释错误,他所作 的一些著 名的直观论断和这种论断所依据的实证材料,比起他所承担的进行广泛的概 括的重任来说,也有些不够分量。但我认为这也无妨,因为我们还可以核对 他的观察及其所作结论的正确性。再者,在第 1 卷里,他虽然赞扬了许多事 情,但从未表现出任何热情,而且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也总是经过反复考虑 才下笔的。他生性持重沉着,作风正派。另外,无论是描写个别现象,还是 描写大量现象,从来不带一点幽默或偏爱,这也是托克维尔的特性。但是, 我们从他所描绘的图景中,却看到了他的观察细致和直接接触素材的写实特 点。 至于第 2 卷,(没有象第 1 卷那样成功),恕我直言,不但写得很抽象, 而且笔调也很低沉。在这卷里,美国已退为远景,使人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 而且托克维尔所叙述的,大部分是追求物质财富和当时的平均主义思潮的文 明的一般特点,但这种追求使他更加害怕文明将来真会毁灭。我认为,作如 下的评价既不过分,又不荒诞:在第 2 卷里我们听到发表议论的,是身为路 易·菲利浦的法国议会议员的托克维尔;是站在以梯也尔和基佐为突出形象 的资产阶级君主制度的前排的托克维尔;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贵族制度的时代 已经结束,但对取代它的资产阶级推行的金融寡头政治又没有信心的托克维 尔;是看到在金融寡头政治下越来越多地进入工厂的群众的悲惨生活,比如 象在 1834 年的里昂可怕动乱当中表现越来越不满的群众的悲惨生活的托克 维尔。再者,我认为以下的猜测并非没有根据:托克维尔在发表其著作的第 2 卷时,他对“中庸政府”治下的法国的作为感到失望,迫使他有意无意地 扮演了珈桑德拉①的角色。法国政局的变化,使这位热爱自由的人,使这位认 为提高文化水平是预防平等带来的危险的必要措施的政治哲学家,使这位感 到要想使一个民族不陷入平庸的唯物主义的泥潭、宗教就得拥有广泛而深刻 的驾御作用的半信半疑的宗教信徒,不得不经常忧心忡忡。他的健康不佳, 在竞选众议员时遭到暂时失败(1837 年落选后,1839 年又当选),以及心情 忧郁,也可能在这方面发生了作用。我们永远不会完全弄清托克维尔的观点, 但我们可以毫不隐讳地指出,他虽然部分地由于他的名声,部分地由于他对 人诚恳而取得了农村选民的善意支持,但政治雄心很大的托克维尔,却没有 一点在以议会辩才为主的制度下取得成功所需的才能。 ① 珈桑德拉,希腊神话中的女预言家。在现代语中,咖桑德拉指能预见未来的灾难,但自己却束手无策, 而又不能说服他人去采取预防措施的人。——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