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传》美学一文学思想的若干问题 55 进一步论“乾始”这样做了,却“不言所利”,即并不标榜它的“美利”之功。此《老子》所谓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在《易传》作者看来是一种至德,所以他的“美利”也就“大 矣哉”。对此,近人马振彪《周易学说》阐发较为透彻 彪谨案:《老子》云无名天地之始,又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此即乾始之义。 又云有名万物之母。此即美利利天下之义。又云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 若夷搏之不得名曰微。即不言所利之义。《中庸》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亦此意也。乾纯阳而能动,动则变,变则化。能利者变化之始也,所利者变化之 成也。利天下而不知其所利,且并不自知其能利,其为物也不二,则其生物不测 则亦无所之非能矣,尚何言哉 马氏用《老子》、《中庸》释义与《易传》本义诚然有合,但是,《论语货》“子曰:天何言 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数语以及《庄子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论 应当更能说明“乾始”之“美利”的特征。当然,《易传》言“乾始”之“美利”,还并不就是美学 意义上的“美”。但是,其既称“美利”,意义之中就不免包含对“美”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也就是说其必然具有一定美学思想的内涵。这既是合乎逻辑的,又是具体可指的。具体 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天·即自然为最高的美。《易传悦卦》曰“乾为天”,所以,上引《易传》“乾始”之 美利”,即“天”之“美利”。《易传》中“天”字屡见,虽然在“天垂象,见吉凶”(《序卦传》等 个别语句中“天”的观念略有“意志之天”或“主宰之天”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在多数情况 下,如“天尊地卑”、“在天成象”“天地设位”、“乃统天”、“乃顺承天”“承天而时行”“天地 感而生万物”等语中的“天”字,都是指“自然之天”,体现了《易传》基本的唯物主义倾向 因此“乾始”之“美利”即“自然之天”为“万物资始”的“美利”。换言之,在《易传》作者看 来,“天”即“自然”是“美”,而且是能“利天下”的“大美”。这也就是说,美在自然,自然之美 是最高的美。这虽然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往往而有的一种朴素的审美意识,但是,在我国先 秦典籍中,《易传》对这一意识的表达较早并最为具体。 《易传》美在自然的思想实际是说自然为美,而美源于自然。这后一个意思就包括了 切“人文”之美都是“天”即自然的摹本①的思想。这就合乎逻辑地包含了自然之美高于 艺术之美的认识,从而通于后世艺文师法自然之说,如董其昌论画云:“画家以古人为师 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②但是,《易传》以来长时期中,以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观 念似没有得到发扬,如董其昌虽主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师法自然,但在自然与艺术的优 ①如《系辞下传》说八卦的创制就是一个代表:“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 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②《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 c1994-2010Ch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rightsreservedhp://www.cnki.ner进一步论“乾始”这样做了 ,却“不言所利”,即并不标榜它的“美利”之功。此《老子》所谓 “功成、名遂、身退 ,天之道”。这在《易传》作者看来是一种至德 ,所以他的“美利”也就“大 矣哉”。对此 ,近人马振彪《周易学说》阐发较为透彻 : 彪谨案《: 老子》云无名天地之始 ,又云有物浑成 ,先天地生 ,此即乾始之义。 又云有名万物之母。此即美利利天下之义。又云视之不见名曰希 ,听之不闻名 若夷 ,搏之不得名曰微。即不言所利之义。《中庸》言上天之载 ,无声无臭 ,至矣。 亦此意也。乾纯阳而能动 ,动则变 ,变则化。能利者变化之始也 ,所利者变化之 成也。利天下而不知其所利 ,且并不自知其能利 ,其为物也不二 ,则其生物不测 , 则亦无所之非能矣 ,尚何言哉。 马氏用《老子》《、中庸》释义与《易传》本义诚然有合 ,但是《, 论语·阳货》“子曰 :天何言 哉 ?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数语以及《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论 , 应当更能说明“乾始”之“美利”的特征。当然《, 易传》言“乾始”之“美利”,还并不就是美学 意义上的“美”。但是 ,其既称“美利”,意义之中就不免包含对“美”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 也就是说其必然具有一定美学思想的内涵。这既是合乎逻辑的 ,又是具体可指的。具体 而言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天”即自然为最高的美。《易传·说卦》曰“乾为天”,所以 ,上引《易传》“乾始”之 “美利”,即“天”之“美利”。《易传》中“天”字屡见 ,虽然在“天垂象 ,见吉凶”《( 序卦传》) 等 个别语句中“, 天”的观念略有“意志之天”或“主宰之天”的唯心主义色彩 ,但在多数情况 下 ,如“天尊地卑”“、在天成象”“、天地设位”“、乃统天”“、乃顺承天”“、承天而时行”“、天地 感而生万物”等语中的“天”字 ,都是指“自然之天”,体现了《易传》基本的唯物主义倾向。 因此“, 乾始”之“美利”即“自然之天”为“万物资始”的“美利”。换言之 ,在《易传》作者看 来“, 天”即“自然”是“美”,而且是能“利天下”的“大美”。这也就是说 ,美在自然 ,自然之美 是最高的美。这虽然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往往而有的一种朴素的审美意识 ,但是 ,在我国先 秦典籍中《, 易传》对这一意识的表达较早并最为具体。 《易传》美在自然的思想实际是说自然为美 ,而美源于自然。这后一个意思就包括了 一切“人文”之美都是“天”即自然的摹本 ①的思想。这就合乎逻辑地包含了自然之美高于 艺术之美的认识 ,从而通于后世艺文师法自然之说 ,如董其昌论画云“: 画家以古人为师 , 已自上乘 ,进此当以天地为师。”② 但是《, 易传》以来长时期中 ,以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观 念似没有得到发扬 ,如董其昌虽主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师法自然 ,但在自然与艺术的优 关于《易传》美学 —文学思想的若干问题 55 ① ② 《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 如《系辞下传》说八卦的创制就是一个代表“: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 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