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 middot;依法不依人 & middot;依义不依语 & middot;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 middot;依智不依识 记住,真正的老师是传布真理的人,是慈悲智慧的显现。佛陀、上师和先知都是真理 的化身,示现无数方便法门和慈悲法相,引导我们以其法义,回归我们的真性。 首先,寻找真理的追随者比寻找上师更重要,因为通过追示真理,你会发现自己与上 师连结在一起。 1.24 在我的传承教派中,我们尊敬上师更甚于佛陀。虽然佛陀时常示现法力和慈悲,但我 们的昏暗无明使我们无法亲近佛陀,而我们却可以亲近上师;上师就在这里,生活、呼吸 讲话、行动,用尽各种办法示现佛陀的教法:解脱之道 就像我,我的上师是真理的化身,是觉悟显现于此身、此世、世间,甚至此时此地的 确切象征;在我的修行、工作、生活及觉悟之道上,赐给我无上的启示。我的上师担负着预 示觉悟的神圣任务,直至我真正觉悟。 我知道,只有等到我觉悟时,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本质和无尽的宽容、爱和智慧。 1.25 怀抱着大慈悲祈求开悟,以利益一切众生即是菩提心(梵文 Bodhicitta)。 Bodhi与觉悟 的本体有关;citt是"心"的意思,所以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要"。 菩提心的开展和觉醒就使我们佛性种子的日渐成熟,这佛性的种子就是,当我们的慈 悲达到圆满的状态,此种子就会开花结果而成佛。 因此,菩提心是整个修行之路的泉源和根。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要如此迫切祈祷的原因 祈愿未生珍贵菩提心者, 能够生起; 祈愿已生菩提心者, 持续不灭,且日益增进 1.26 观照死亡的目的,是要打从内心深处产生真正的改变。这通常需要一段时间静修和深 刻的观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开眼睛,看清楚自己如何看待生命 观照死亡会产生一种深刻的"出离心" (renunciation),藏文称为ng& eacute;jung。 ng& eacute:的意思是"确实的"或"必然的";jung则是"出现"、"浮现"或"出生"之意。 时常深刻地观照死亡,可以让你对旧习产生恶感而离弃它。你会发现自己慢慢能够放 下它们,最后能够解脱习气,就像上师们说的:"就像从乳酪中挑出头发"一样简单 1.27 中阴教法源自于古老的大圆满密续,其中提到有一只神话中的金翅鸟,出生就已发育 完全。这个影像象征我们的本性原自圆满具足。金翅鸟的幼雏在蛋中便已羽毛丰满,但在孵 化前还无法飞。只有等到它破壳而出时,才能一飞冲天。 同样的,上师告诉我们,佛性被身体隐蔽住了,当身体破败后,它就会显现出来。 佛教至今仍具有革命性的智慧是:生与死就在心中,别无它处 心是一切经验的共同基础-它创造了快乐;创造了痛苦;也是创造了我们所谓的 与"死 1.29· 依法不依人 · 依义不依语 ·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 依智不依识 记住,真正的老师是传布真理的人,是慈悲智慧的显现。佛陀、上师和先知都是真理 的化身,示现无数方便法门和慈悲法相,引导我们以其法义,回归我们的真性。 首先,寻找真理的追随者比寻找上师更重要,因为通过追示真理,你会发现自己与上 师连结在一起。 1.24 在我的传承教派中,我们尊敬上师更甚于佛陀。虽然佛陀时常示现法力和慈悲,但我 们的昏暗无明使我们无法亲近佛陀,而我们却可以亲近上师;上师就在这里,生活、呼吸、 讲话、行动,用尽各种办法示现佛陀的教法:解脱之道。 就像我,我的上师是真理的化身,是觉悟显现于此身、此世、世间,甚至此时此地的 确切象征;在我的修行、工作、生活及觉悟之道上,赐给我无上的启示。我的上师担负着预 示觉悟的神圣任务,直至我真正觉悟。 我知道,只有等到我觉悟时,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本质和无尽的宽容、爱和智慧。 1.25 怀抱着大慈悲祈求开悟,以利益一切众生即是菩提心(梵文 Bodhicitta)。Bodhi 与觉悟 的本体有关;citta 是"心"的意思,所以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要"。 菩提心的开展和觉醒就使我们佛性种子的日渐成熟,这佛性的种子就是,当我们的慈 悲达到圆满的状态,此种子就会开花结果而成佛。 因此,菩提心是整个修行之路的泉源和根。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要如此迫切祈祷的原因 了: 祈愿未生珍贵菩提心者, 能够生起; 祈愿已生菩提心者, 持续不灭,且日益增进。 1.26 观照死亡的目的,是要打从内心深处产生真正的改变。这通常需要一段时间静修和深 刻的观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开眼睛,看清楚自己如何看待生命。 观照死亡会产生一种深刻的"出离心"(renunciation),藏文称为 ngé jung。 ngé的意思是"确实的"或"必然的";jung 则是"出现"、"浮现"或"出生"之意。 时常深刻地观照死亡,可以让你对旧习产生恶感而离弃它。你会发现自己慢慢能够放 下它们,最后能够解脱习气,就像上师们说的:"就像从乳酪中挑出头发"一样简单。 1.27 中阴教法源自于古老的大圆满密续,其中提到有一只神话中的金翅鸟,出生就已发育 完全。这个影像象征我们的本性原自圆满具足。金翅鸟的幼雏在蛋中便已羽毛丰满,但在孵 化前还无法飞。只有等到它破壳而出时,才能一飞冲天。 同样的,上师告诉我们,佛性被身体隐蔽住了,当身体破败后,它就会显现出来。 1.28 佛教至今仍具有革命性的智慧是:生与死就在心中,别无它处。 心是一切经验的共同基础--它创造了快乐;创造了痛苦;也是创造了我们所谓的"生" 与"死"。 1.2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