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b、弯曲变形是微小,Q、(△)很少一②杆件变形后的曲线长度=弦线长度 例:DA、DB、△提、BAB、O ①②一推论1):尽管杆件产生弯曲变形,但直杆件两端(杆件两端)点之间的沿杆 的轴线方向的距离变形前后仍保持不变。也就是u=Ug:直杆两端的水平位移相等。 推论2):直杆的一端不变动而杆发生弯曲变形时,杆的另一端的线位移⊥杆原 轴线。 或两个不动点,引出两直杆的交点,也是不变动的。也就是u=u=0 c、略去剪切变形对位移的影响,剪切角Y=0 推论3):杆件轴挠曲线上某点之切线的倾角φ(与杆原轴线夹角)便是该点横 截面的转角。p=0+0=0 在力法中也有类似的假定,只不过当时未强调而已。 在超静定梁、刚架的位移系数计算时: 1)不考虑N引起的轴向变形三位移 2)不考虑Q引起的剪力变形一位移 3)小变形假设 由力法对于单跨静定梁,杆端M、Q(内力)是由荷载和(pA、PB、△、BAB 杆端位移所决定的。也就是它们之间存在有确定的关系,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 程。 三、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三种常见形式的单跨超静定梁:由荷载作用、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引起的杆端力可由力 法求得。一般→特殊 1、两端固定的梁: (1)受任意荷载作用(或温度变化): M。、M、Q、Q一一固端弯矩。(可由力法求得):表10-1。 (2)支座移动作用:pA、pB、△、(都假设为正):也可由力法求得 (3)pA、pB、△s和荷载共同作用下:由叠加原理: M=4ip+2ip。-6△4/+M Ma=4i+2i6+M (1) EI1杆件的线刚度。两端固定的单跨超静定梁转角位移方程。 注:也可用于刚架中有轴力的杆件。因为对于小挠度问题(小变形范围)可以不考虑N、 M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轴向变形和弯曲变形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2、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单跨超静定梁 5 5 b、弯曲变形是微小,、(Δ)很少②杆件变形后的曲线长度=弦线长度 例:A、B、ΔAB、AB、 ①②推论 1):尽管杆件产生弯曲变形,但直杆件两端(杆件两端)点之间的沿杆 的轴线方向的距离变形前后仍保持不变。也就是 uA=uB;直杆两端的水平位移相等。 推论 2):直杆的一端不变动而杆发生弯曲变形时,杆的另一端的线位移⊥杆原 轴线。 或两个不动点,引出两直杆的交点,也是不变动的。也就是 uA=uB=0 c、略去剪切变形对位移的影响,剪切角γ=0 推论 3):杆件轴挠曲线上某点之切线的倾角(与杆原轴线夹角)便是该点横 截面的转角。=θ+r=θ 在力法中也有类似的假定,只不过当时未强调而已。 在超静定梁、刚架的位移系数计算时: 1)不考虑 N 引起的轴向变形位移 2)不考虑 Q 引起的剪力变形位移 3)小变形假设 由力法对于单跨静定梁,杆端 M、Q(内力)是由荷载和(A、B、ΔAB、AB 杆端位移所决定的。也就是它们之间存在有确定的关系,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 程。 三、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三种常见形式的单跨超静定梁:由荷载作用、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引起的杆端力可由力 法求得。一般 → 特殊 1、两端固定的梁: (1)受任意荷载作用(或温度变化): f M AB 、 f MBA 、 f QAB 、 f QBA——固端弯矩。(可由力法求得):表 10-1。 (2)支座移动作用: A、B、ΔAB、(都假设为正):也可由力法求得 (3)A、B、ΔAB和荷载共同作用下:由叠加原理: f AB AB A B l M AB i M i i +  = 4  + 2  − 6 f AB BA B A l M BA i M i i +  = 4  + 2  − 6 (1) i=EI/l 杆件的线刚度。两端固定的单跨超静定梁转角位移方程。 注:也可用于刚架中有轴力的杆件。因为对于小挠度问题(小变形范围)可以不考虑 N、 M 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轴向变形和弯曲变形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2、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单跨超静定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