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就越大。所以,切合题旨内容,这既是修辞最低的标准,又是修辞最高的原则。 (三)什么是语境(情境) 《修辞学发凡》解释:情境就是“写说者和读听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即双方共同的经验”,“写 说者的心境和写说者同读听者的亲疏关系、立场关系、经验关系以及其他种种关系。”(第10页)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写说的背景、主客观双方的情况,例如写说的对象、时间、地点、社 会环境、主观心境、写说者和读听者的亲疏关系、阶级立场、社会经验及上下文和语体要求等等。 简单来说,所谓语境是指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环境,也就是进行修辞活动的环境,包括非语言的 (广义语境)和语言的(狭义语境)两种因素。非语言的即广义的语境是指言语内部之外的言语 环境,又叫外部语境。外部语境包括社会历史背景,包括现实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民族、地区 包括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包括地点、场合、对象,还包括使用语言的人物身份、思想、性格、 职业、经历、修养、处境、心情等等。语言的即狭义语境指言语内部环境,包括一句话内的词与 词之间的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段落内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关系,段落内部句群与句子之 间的关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与整篇文章和一席讲话之间、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主题与行文的关系。内部语境就是口头上的前言后语的关系,书面上的前后文的关系。语 境又可分为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 (四)切合语境是修辞研究的纲领 人们为什么要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是因为环境的需要。环境的需要促使人运用语言,促使 人进行修辞。人们根据什么进行修辞,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根据言语环境的要求,按语境的要 求进行修辞,语境规定了说什么写什么,语境提出了该怎么说写的要求。人们根据什么来检验衡 量写说的效果,根据什么来评判修辞的效果?根据语境的要求。符合语境要求就好,不符合语境 要求就不好。符合语境要求就是适切语境。例如曹雪芹在《红棱梦》中写焦大酒后骂人:“.不 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这显然不符合生活逻辑,为什么脂 砚斋反而特别欣赏,认为写出醉奴口吻,塔称传神之笔”呢?因为这是醉汉口中文法”。焦大喝 得酩矿大醉,颠颠倒倒,说出这种话来是十分自然的,也就是说,它符合“醉后狂言”这一特定语 境。一些流行的版本,把它改作“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虽然符合生活逻辑,然而,却失去 了艺术光彩。即与特定语境不相协调。 不过,对某一修辞现象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语境因素都同时起着作用的,通常是某一种或某一两 种语境因素起着作用,或者说,起着主要的作用。例如: ①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 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鲁迅《阿Q正传》) ②周朴园.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侍萍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周朴园我问,他现在在哪儿?(曹禺《雷雨》) ③我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 他骄做地说:“开仙(山)工!”(杜鹏程《夜走灵官峡》〉就越大。所以,切合题旨内容,这既是修辞最低的标准,又是修辞最高的原则。 (三)什么是语境(情境) 《修辞学发凡》解释:情境就是“写说者和读听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即双方共同的经验”,“写 说者的心境和写说者同读听者的亲疏关系、立场关系、经验关系以及其他种种关系。”(第 10 页)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写说的背景、主客观双方的情况,例如写说的对象、时间、地点、社 会环境、主观心境、写说者和读听者的亲疏关系、阶级立场、社会经验及上下文和语体要求等等。 简单来说,所谓语境是指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环境,也就是进行修辞活动的环境,包括非语言的 (广义语境)和语言的(狭义语境)两种因素。非语言的即广义的语境是指言语内部之外的言语 环境,又叫外部语境。外部语境包括社会历史背景,包括现实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民族、地区, 包括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包括地点、场合、对象,还包括使用语言的人物身份、思想、性格、 职业、经历、修养、处境、心情等等。语言的即狭义语境指言语内部环境,包括一句话内的词与 词之间的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段落内句群与句群之间的关系,段落内部句群与句子之 间的关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与整篇文章和一席讲话之间、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关系, 还包括主题与行文的关系。内部语境就是口头上的前言后语的关系,书面上的前后文的关系。语 境又可分为客观语境和主观语境。 (四)切合语境是修辞研究的纲领 人们为什么要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是因为环境的需要。环境的需要促使人运用语言,促使 人进行修辞。人们根据什么进行修辞,把话说好把文章写好?根据言语环境的要求,按语境的要 求进行修辞,语境规定了说什么写什么,语境提出了该怎么说写的要求。人们根据什么来检验衡 量写说的效果,根据什么来评判修辞的效果?根据语境的要求。符合语境要求就好,不符合语境 要求就不好。符合语境要求就是适切语境。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焦大酒后骂人:“.不 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这显然不符合生活逻辑,为什么脂 砚斋反而特别欣赏,认为“写出醉奴口吻,堪称传神之笔”呢?因为这是“醉汉口中文法”。焦大喝 得酩酊大醉,颠颠倒倒,说出这种话来是十分自然的,也就是说,它符合“醉后狂言”这一特定语 境。一些流行的版本,把它改作“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虽然符合生活逻辑,然而,却失去 了艺术光彩。即与特定语境不相协调。 不过,对某一修辞现象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语境因素都同时起着作用的,通常是某一种或某一两 种语境因素起着作用,或者说,起着主要的作用。例如: ①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 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鲁迅《阿 Q 正传》) ②周朴园 .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侍萍 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周朴园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曹禺《雷雨》) ③我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 他骄傲地说:“开仙(山)工!”(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