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 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显然将《周易》之卦辞,作为立命行身的“四德”标 尺,来衡量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左传·成十六年》记载了穆姜和宣伯侨如私通, 欲去季孟公室,谋立宣伯的丑行。她被贬黜于东宫,鲁襄公九年薨。 5、陈文子 即陈须无。《史记·田齐世家》:“陈完生樨孟夷,樨孟夷生愍孟庄,愍孟庄 生文子。”陈文子是陈完曾孙。陈完奔齐,齐国开始有陈氏,陈氏自齐桓子得政, 家族始大。文子曾参与陈、鲍两族逐栾、髙两族的政治斗争:鲁襄公二十八年, 参与齐人灭庆氏的斗争。作为陈氏家族文化学识很高的成员,《左传》中时时见 到他对时人的评论。如对崔武子的评价:“谓君甚,而又过之,不得其死。过君 以义,犹自抑也,况以恶乎?”在外交方面,陈文子的政治主张也是积极有效的 如鲁襄公二十五年,主张齐国参与宋向戌主持的弥兵会盟。《左传·襄公二十五 年》崔武子占娶妻,“史皆曰吉”,陈文子用异于史官的另一套取象系统,且据 爻辞断为凶,在占断语中加入了理性判断 6、王子伯廖 梁玉绳《古今人表考》:“伯廖莫知何王之子,杜《谱》在杂人,《襄八年传》 郑又有王子伯骈,高氏《春秋姓名考》以为伯廖之子,未知何据。”伯廖可能是 周王之庶子,但事迹不彰。《左传·宣公六年》伯廖借用《周易》《丰》上六爻辞 对郑公子曼满的结局预测。以“丰其屋,部其家”,象征曼满的贪婪;以“窥其 户,阒其无人”象征曼满之无德;以“三岁不觌,凶”比附曼满不过三年,必有 灾凶。 7、知庄子 梁玉绳《古今人表考》“案语”引《竹书》:“晋曲沃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 黯,是为荀叔。”《通志·氏族略》三“荀氏晋之公族”,“荀首别食智邑,又为智 氏”。《世本》云,知氏与荀氏同祖逝遨。知庄子,字知季。晋荀林父之弟 即荀首。宣公十二年,晋楚邺之战时,荀林父掌中军,荀首为下军大夫,知庄子 预测晋三军军心不齐,出师不守军律,引《周易》《师》卦爻辞“师出以律,否 臧凶”预言晋军失败的结局 8、子大叔 即郑游吉,是继子产之后的郑国执政。子大叔气质美秀,文采斐然,擅长外 交应对。王子朝之乱,子大叔随郑伯到晋国,提醒晋卿范献子,晋国应为安宁王 室出力:“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子大叔一言几定王室。襄公二十八年,郑伯 ①梁玉绳:《古今人表考》,394页。 ②以上《竹书》、《通志》、《世本》均见于梁玉绳:《古今人表考》引文,参王利器《汉书古 今人表疏证》第179页6 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 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显然将《周易》之卦辞,作为立命行身的“四德”标 尺,来衡量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左传·成十六年》记载了穆姜和宣伯侨如私通, 欲去季孟公室,谋立宣伯的丑行。她被贬黜于东宫,鲁襄公九年薨。 5、陈文子 即陈须无。《史记·田齐世家》:“陈完生穉孟夷,穉孟夷生愍孟庄,愍孟庄 生文子。”陈文子是陈完曾孙。陈完奔齐,齐国开始有陈氏,陈氏自齐桓子得政, 家族始大。文子曾参与陈、鲍两族逐栾、高两族的政治斗争;鲁襄公二十八年, 参与齐人灭庆氏的斗争。作为陈氏家族文化学识很高的成员,《左传》中时时见 到他对时人的评论。如对崔武子的评价:“谓君甚,而又过之,不得其死。过君 以义,犹自抑也,况以恶乎?”在外交方面,陈文子的政治主张也是积极有效的。 如鲁襄公二十五年,主张齐国参与宋向戌主持的弥兵会盟。《左传·襄公二十五 年》崔武子占娶妻,“史皆曰吉”,陈文子用异于史官的另一套取象系统,且据 爻辞断为凶,在占断语中加入了理性判断。 6、王子伯廖 梁玉绳《古今人表考》:“伯廖莫知何王之子,杜《谱》在杂人,《襄八年传》 郑又有王子伯骈,高氏《春秋姓名考》以为伯廖之子,未知何据。”①伯廖可能是 周王之庶子,但事迹不彰。《左传·宣公六年》伯廖借用《周易》《丰》上六爻辞 对郑公子曼满的结局预测。以“丰其屋,蔀其家”,象征曼满的贪婪;以“窥其 户,阒其无人”象征曼满之无德;以“三岁不觌,凶”比附曼满不过三年,必有 灾凶。 7、知庄子 梁玉绳《古今人表考》“案语”引《竹书》:“晋曲沃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 黯,是为荀叔。”《通志·氏族略》三“荀氏晋之公族”,“荀首别食智邑,又为智 氏”。 《世本》云,知氏与荀氏同祖逝遨。②知庄子,字知季。晋荀林父之弟, 即荀首。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时,荀林父掌中军,荀首为下军大夫,知庄子 预测晋三军军心不齐,出师不守军律,引《周易》《师》卦爻辞“师出以律,否 臧凶”预言晋军失败的结局。 8、子大叔 即郑游吉,是继子产之后的郑国执政。子大叔气质美秀,文采斐然,擅长外 交应对。王子朝之乱,子大叔随郑伯到晋国,提醒晋卿范献子,晋国应为安宁王 室出力:“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子大叔一言几定王室。襄公二十八年,郑伯 ① 梁玉绳:《古今人表考》,394 页。 ② 以上《竹书》、《通志》、《世本》均见于梁玉绳:《古今人表考》引文,参王利器《汉书古 今人表疏证》第 179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