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民主改革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西藏豌豆生产与其它作物 生产一样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到1989年全区平均亩产 已达到156.4公斤,比民主改革初期增长了1.41倍:日喀则地区平均亩产已达到180.3 公斤,比1959年增长近2倍。尽管全区种植面积比60年代初期下降了23%,但豌豆总产 量仍然达到了5262.1万公斤,增长了85%,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 但是,由于豌豆的产量不及麦类作物,因此被人们不公正的列为低产作物而被压缩。 因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在农业科技工作中也忽视了对豌豆的研究。特别是从70年代开 始,受河谷农区扩种冬小麦、高寒农区扩种春青稞等高产作物的影响,忽视了豌豆在农业 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综合效益,使豌豆生产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种植面积由 60年代初的15-18%呈逐渐下降趋势,1976年下降到10%,到1980年全区种植面积只有 13万亩,仅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对作物轮作倒茬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不合理地压缩豌豆的种植面积,导致农作物种植比例失调,农田土壤肥力下降, 病虫草危害加剧,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80年代后期,有效地扭转这种被动局 面,农业生产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了豌豆在作物生产中的比例,到1989 年,豌豆种植面积已恢复到33.65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2%,特别是随着豌豆食 品加工的兴起,豌豆生产呈良好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部门恢复了豌豆育种、栽培和病虫 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豌豆的生产与健康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豌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分类与品种 豌豆属于豆科(Leguminosae)豌豆属(Pisum L.)中一个栽培种(P.Sativum)。种 以下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L.根据花色分类有白花豌豆(P.Sativum Var.Sativum又名菜豌豆)茎粗叶大,植 株较柔弱,抗旱抗寒性差,易受霜冻。但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快、千粒重高、品质好、丰产 性好,适合在肥沃湿润地区种植。紫花豌豆(P.Sativam Var,arvense.,又名红花豌豆或 谷豌豆)。茎细、叶小、株高、分枝开始早、多,分枝再生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种子 较小、品质差、产量较低。 2.根据荚型、花色和株型综合分类有软荚豌豆(P.Sativam.macrocarpam sor又名 糖荚豌豆或食荚豌豆)、谷实豌豆(P.Sativum Var.arvense poiret,又名田野豌豆或农 田豌豆)和矮生豌豆(P.SativumVar.humile poivet,又名矮豌豆)。 此外,在栽培学上还可依据荚型、籽粒用途及生育期长短、种子大小、生长习性等进 行分类。豌豆还有各种突变类型,已记录的自然突变和诱变型约有2000左右。如目前的 未叶豌豆(植上仅有正常的托叶和由复叶上全部小叶变成的卷叶)和无叶豌豆(植株上只 有退化的小托叶和由复叶上全部小叶变成的卷须)等。 我国是豌豆主产国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在西藏地区由于复杂多 样的生态环境的驯化下,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据 1981-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西藏农牧科学院共同主持完成的西 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结果表明,西藏的豌豆不同类型的栽培种有53种。从不同生态区域 的豌豆花色看,主要有白花豌豆和紫色豌豆两大类:从籽粒的颜色和形态看,可粗分为白 277277 民主改革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西藏豌豆生产与其它作物 生产一样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到 1989 年全区平均亩产 已达到 156.4 公斤,比民主改革初期增长了 1.41 倍;日喀则地区平均亩产已达到 180.3 公斤,比 1959 年增长近 2 倍。尽管全区种植面积比 60 年代初期下降了 23%,但豌豆总产 量仍然达到了 5262.1 万公斤,增长了 85%,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 但是,由于豌豆的产量不及麦类作物,因此被人们不公正的列为低产作物而被压缩。 因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在农业科技工作中也忽视了对豌豆的研究。特别是从 70 年代开 始,受河谷农区扩种冬小麦、高寒农区扩种春青稞等高产作物的影响,忽视了豌豆在农业 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综合效益,使豌豆生产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种植面积由 60 年代初的 15-18%呈逐渐下降趋势,1976 年下降到 10%,到 1980 年全区种植面积只有 13 万亩,仅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4%,对作物轮作倒茬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不合理地压缩豌豆的种植面积,导致农作物种植比例失调,农田土壤肥力下降, 病虫草危害加剧,单位面积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80 年代后期,有效地扭转这种被动局 面,农业生产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了豌豆在作物生产中的比例,到 1989 年,豌豆种植面积已恢复到 33.65 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12%,特别是随着豌豆食 品加工的兴起,豌豆生产呈良好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部门恢复了豌豆育种、栽培和病虫 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为豌豆的生产与健康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豌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分类与品种 豌豆属于豆科(Leguminosae)豌豆属(Pisum L.)中一个栽培种(P.Sativum)。种 以下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根据花色分类 有白花豌豆(P.Sativum Var.Sativum 又名菜豌豆)茎粗叶大,植 株较柔弱,抗旱抗寒性差,易受霜冻。但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快、千粒重高、品质好、丰产 性好,适合在肥沃湿润地区种植。紫花豌豆(P.Sativam Var.arvense.,又名红花豌豆或 谷豌豆)。茎细、叶小、株高、分枝开始早、多,分枝再生力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种子 较小、品质差、产量较低。 2. 根据荚型、花色和株型综合分类 有软荚豌豆(P.Sativam.macrocarpam sor 又名 糖荚豌豆或食荚豌豆)、谷实豌豆(P.Sativum Var.arvense poiret,又名田野豌豆或农 田豌豆)和矮生豌豆(P.SativumVar.humile poivet,又名矮豌豆)。 此外,在栽培学上还可依据荚型、籽粒用途及生育期长短、种子大小、生长习性等进 行分类。豌豆还有各种突变类型,已记录的自然突变和诱变型约有 2000 左右。如目前的 未叶豌豆(植上仅有正常的托叶和由复叶上全部小叶变成的卷叶)和无叶豌豆(植株上只 有退化的小托叶和由复叶上全部小叶变成的卷须)等。 我国是豌豆主产国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在西藏地区由于复杂多 样的生态环境的驯化下,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据 1981-1984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西藏农牧科学院共同主持完成的西 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结果表明,西藏的豌豆不同类型的栽培种有 53 种。从不同生态区域 的豌豆花色看,主要有白花豌豆和紫色豌豆两大类;从籽粒的颜色和形态看,可粗分为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